簡報時代背景:2005年5月AMD雙核K8剛上市,公司氣勢蒸蒸日上,而Intel還在陣腳大亂。
很久以前,筆者曾總結了人生、職場與社會的觀察心得,歸納出「水球5定律」,其中有一條是:
「豪洨會造成無謂的犧牲。」
最能夠體現這句話的,莫過於AMD在2005年微軟WinHEC(Windows Hardware Engineering Conference,研討內容主要是微軟Windows作業系統相容硬體的研發與設計技術),這場鼓吹「x86 Everywhere(x86無所不在)」的議程了。其內容有如義和團出征前必喝的摻藥神符水,讓x86相容處理器廠商們內部的「x86義和團」,深信只要有了x86指令集和摩爾定律的庇蔭,就從此神功附體,刀槍不入,橫掃千軍,一統江湖,征服天底下所有需要CPU的市場。
可笑的是,在2001年底,AMD正式宣佈將x86指令集64位元化的時候,登高一呼「x86神教之登山寶訓」的是AMD技術長Fred Weber,但人家只是嘴上講講,結果帶頭第一個頭戴紅巾帶著刀劍叉矛衝出家門「剿匪」者,卻是長期最大競爭對手Intel,竟然還把手上的ARM處理器XScale賣給了Marvell,其虔誠信仰之堅定,不禁讓人為之動容。
無役不與的Intel Atom
Intel從2008年推出Atom核心後,從小桌機、小筆電、超級行動電腦(UMPC)、行動聯網裝置(MID)、平板電腦、家庭伺服器、高效能運算、智慧型手機、甚至一路進軍到大多數科科可能從未聽聞的機上盒(Set-Top-Box)與纜線數據機(Cable Modem)等市場,重現昔日義和團單挑八國聯軍的大無畏氣魄,Intel Inside的原子小金剛,通通無役不與,處處無所不在,但幾乎無往而不失敗。如果不是Intel家大業大,換成其他公司這樣胡搞一通(光手機就補貼廠商上百億美元),早就倒閉破產不知道多少次了。
所以「『簡報王』和他們的產地」系列的首篇,就簡單介紹這讓Intel原子小金剛屍橫遍野的歷史性簡報,瞧瞧人家怎麼打嘴砲,讓敵人自己跑去自爆。
首先,因為太多不同的歐洲貨幣同時存在,導致更高的交易成本,這是歐元告訴我們的教訓。
處理器也一樣,移植軟體到不同的指令集並持續維護,是耗費資源、緩慢又所費不貲的苦差事。
然後各位也請別忘了,半導體製程技術仍在快速演進中。各位科科可以好好比較一下那時AMD預期中的進展與現實的可悲差距(Intel在2005年公開的版本也很歡樂)。
加上處理器持續高性能化,像更深的管線、更大的快取記憶體、更寬的指令平行化等等,都幾乎和指令集架構無關(這其實是騙不了人的謊話)。
也因此,即使x86指令集很複雜很難搞,但指令集架構會佔有的成本比例只會越來越低。
結論就是只要有CPU的地方,就應該通通x86,謝謝大家,請記得繼續捧場AMD的產品。
最好笑的是,帶頭部隊晚點名呼口號的AMD,因2007年併購ATI,產品線備多力分,內部資源不足,導致產品開發執行力不彰,原本在2007年Computex(台北國際電腦展)披露的山貓(Bobcat)小核心,拖到2011年初才應用到實際的產品,卻也因禍得福,山貓的後代同時得到Sony和微軟的青睞,成為總銷售量超過1.5億台家用遊戲主機的心臟,起碼撈到一票,反觀Intel原子小金剛的戰果就讓人極度無言了。一般公司這樣亂搞,早就倒掉不知多少次了。
Intel內部長達10年的x86義和團之亂,則隨著2018年終止Xeon Phi產品線,而暫時劃下句點。PlayStation 5和Xbox Series X則回歸AMD集中資源開發的Zen家族,AMD的貓科動物小核心,也將無以為繼。各位科科敬請熱烈期待假以時日x86義和團再度起乩... 呃,起義吧。
1 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