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dai經典遊戲機模型Sony PlayStation 、 Sega Saturn開箱組裝

2020.03.31 05:54PM
照片中包含了遊戲控制器、電子遊戲機、遊戲桿、遊戲控制器、家用遊戲機配件

隨著近幾年遊戲業也吹起一股懷舊風,包括 SIE 、 Sega 、 SNK 、任天堂等都推出採用單板電腦為主體的迷你遊戲機,不過作為日本模型大品牌、以鋼彈模型廣為玩家所知的 Bandai Spirits ,最近推出一個特殊的組裝模型產品線,名為 BEST HIT CHRONICLE ,而最新的產品即是以 2/5 比例的 PlayStation 與 Sega Saturn 。

以真實主機進行縮尺的全內構模型

照片中提到了SECAATURN、PlayStation、OPEN,跟的PlayStation有關,包含了電子遊戲機、電子遊戲機、產品設計、家用遊戲機配件、產品

▲比迷你遊戲機更重視真實還原的 2/5 縮尺模型

PlayStation 與 Sega Saturn 都是屬於第五世代、步入 3D 繪圖的 32 位元遊戲機,當年的競爭者還有一款稍縱即逝的 3DO ,雖然筆者當年並未擁有,不過會跑到當時家境較富裕的同學家中"觀摩",雖然有看過這次作為模型藍本的 SCPH-1001 初期型 PlayStation ,不過筆者同學家中所購買的 Sega Saturn 已經是白色的HST-3220 型而非灰色的 HST-3200。

照片中提到了SEBA HGAATUN、MODEL NO. HST-2n、TEGA Enterpries.LM.,包含了電子產品、磁帶機、電腦硬件、產品設計、電子配件

▲後方端子介面的大小也是 2/5

先前提到幾款由原廠推出所謂的復刻迷你遊戲機,雖然在產品的外觀與可執行的遊戲確實還原了當年的主機,但畢竟遷就單板電腦的大小與設計,實際上只是有著類似當年遊戲機外型與功能的現代化版本,並未真正重現當時遊戲機的機構與比例,而 BEST HIT CHRONICLE 的 PlayStation 與 Sega Saturn ,則是不考慮遊戲功能的前提下的"縮尺模型"。

照片中提到了SEGAATURN.、POWER、ACCE,包含了電子配件、電子遊戲機、產品設計、電子配件、設計

▲所有的一切尺寸都是實機的 2/5

所謂的縮尺模型,就是把實際存在的物體(或是具有完整設定資料的物體)以等比的方式微縮,而這兩款遊戲機的 2/5 比例,即是代表完成後的大小與產品的各項細節都要盡可能是原本 PlayStation 與 Sega Saturn 的 2/5 ,畢竟縮尺模型還要考慮到機構設計因素,故有些細節與結構勢必會有所折衷,但這兩款遊戲機模型不僅有著外觀,就連內部也做出來了。

建議售價相同、但好像 Saturn 比較划算?

照片中提到了BEST HIT CHRONICLE、PLASTIC MODEL KIT、ESTHIT CHRONIC tion

▲封面盒繪採用當初遊戲機的包裝

BEST HIT CHRONICLE 雖然仍使用了 Bandai Spirits 標準的亮面模型紙盒,不過盒繪則以當初遊戲機的包裝為藍本,雖然兩款模型的訂價相同,不過單純就內部的零件數與零件大小, Sega Saturn 似乎比起 PlayStation 划算一些(笑),不過畢竟當年實機尺寸確實 Saturn 較 PlayStation 來的複雜許多。

照片中提到了BEST HIT CHRONICLE、OSBGASATURN.、thew ae,跟世嘉土星有關,包含了PS2、的PlayStation 2、電腦硬件、的PlayStation

▲ Saturn 的零件似乎放得比較滿...

無論是 PlayStation 或是 SegaSaturn ,兩款模型內部均有一塊大零件是採用 Bandai Spirits 的四色多色成形射出,雖然定價高達 2,500 日幣,不過從零件的數量大概是日幣 1,500 左右的鋼彈模型等即,考慮到這畢竟是授權商品,應該有一部分的成本是與 SIE 、 SEGA 的授權上。

照片中提到了I,包含了電子產品、電子零件、電子產品、電氣網絡、電子工程

▲ PlayStation 的零件

照片中提到了2/5 SEGASATURI、H B.....、SERA,包含了電子產品、電子零件、電子產品、比例模型、字形

▲ Sega Saturn 的零件

兩組遊戲機模型皆包括主機主體、光碟片與單一支遊戲控制器,其中 PlayStation 的光碟僅有提供標準的無封面黑光碟,而 Sega Saturn 則提供櫻花大戰 2 、 VR 快打、飛天幽夢三款遊戲的封面供選擇,光碟片的貼紙是亮面貼紙,其它的貼紙則是俗稱撕撕貼的透明貼紙,由於貼紙大小相當小,建議以筆刀勾起貼紙後再以手指輔助黏貼比較方面。

2/5 PlayStation

照片中包含了金屬、產品設計、金屬、設計、產品

▲成形色與當時主機相近

照片中提到了2/5

▲電源板,除了電容與元件以外也重現與主板連接的排線

照片中提到了BAN BANDA/ SPIRITS、HADE IN JAPAN 2020、layStation (COPH-IC00,包含了金屬、產品設計、字形、金屬、設計

▲光碟片與讀取頭零件

照片中包含了鐵、角度、線

▲搖桿的按鍵

照片中提到了Stickers- BEST HIT CHRONICLE 2/5

▲光碟貼紙僅有黑光碟一種

照片中提到了.............、ELL、Jま,包含了電子工程、電氣網絡、電子零件、電子產品、中央處理器

▲ PlayStation 採單張主機板

照片中包含了硬件、音響器材、產品設計、電子產品、設計

▲光碟機上蓋有連動開關

照片中跟卡拉科爾電視台有關,包含了硬件、產品設計、槍、角度、字形

▲ PlayStation 的光碟機模組,讀取頭採透明件

PlaySttaion 的結構具備三個按鍵,光碟機上蓋開啟鍵雖然不像真正遊戲機具有彈簧機構,但仍有把光碟機微微打開的槓桿,底部的機底將主機板與電源板分裝於左右側,電源板有做出包括電容、變壓器等等的細節,若加以上色的像真度應該很高;主板之上則蓋上乘載光碟機的檔板,雖然讀取頭不可移動,不過讀取頭採用透明零件,光碟機的軸心亦可轉動。

照片中包含了電子配件、手機、產品設計、電子配件、便攜式媒體播放器

▲就連當初主機底下螺絲鎖點的指示也重現

照片中包含了電子產品、電子配件、電子零件、電子產品、電氣網絡

▲有著豐富 IO 的第一版 PlayStation

照片中包含了電子產品、電子零件、電子產品、電腦硬件、電子配件

▲主機板與電源板分離,右下角的黑色撥桿為光碟機上蓋的連動

照片中提到了SCPH-1000、BEST HIT CHRONICLE 2/5

▲很惡搞的把底下的貼紙註記是塑膠模型

照片中提到了PlayStation、MEMORY CARD、TANY,包含了電子產品、產品設計、電子產品、字形、微軟Azure

▲可插拔的 PlayStation 記憶卡

照片中提到了このメモリーカ、5プロックです,包含了電子產品、電子配件、產品設計、字形、電子產品

▲記憶卡背面重現貼紙

同時, PlayStation 模型也重現初期型豐富的 I/O 端子,另外就連多功能擴充槽的端子與端子蓋也有做出來,同時前端連接埠也重現 PlayStation 重要特色的記憶卡槽與護蓋,護蓋是真的有滑動結構,可將記憶卡模型插入與取出,記憶卡與控制器的連接器也盡可能維持當年的形狀。

照片中包含了硬件、產品設計、塑料、設計、綠松石

▲控制器的 PCB

照片中包含了金屬、產品設計、電子配件、角度、字形

▲縮尺之後的 PlayStation 控制器線長約 20 公分

照片中包含了遊戲控制器、PlayStation 3配件、遊戲桿、遊戲控制器、產品設計

▲近似真正搖桿的拆件

照片中包含了遊戲控制器、AirPods、蘋果、蘋果、iPhone XS

▲控制器的鎖點位置與大小也是 2/5

照片中包含了電子產品、電子配件、產品設計、電子產品、小工具

▲與真實第一版主機一樣保有後方右側的擴充孔

照片中提到了AMEMORY CAS、CE O OIG,包含了電子產品、電子配件、產品設計、產品、電子產品

▲重現記憶卡槽護蓋

照片中包含了遊戲控制器、家用遊戲機配件、遊戲桿、電子遊戲機、遊戲控制器

▲完成後的 PlayStation

PlayStation 的控制器也是成為當前玩家耳熟能詳的 DualShock 控制器的原型,如當時為了迴避專利的分離式方向鍵,頂部的四個板機鍵,還有開始與選擇鈕等,且連控制器也有電路板設計,值得注意的是,說明書上還強調要把附贈的連接線剪短到約 20 公分,使其能符合原始遊戲機長約 50 公分的控制線。

2/5 Sega Saturn

照片中提到了DES,跟玻色公司有關,包含了金屬、產品設計、電子產品、金屬、設計

▲成形色也與日規初版 Saturn 相近

照片中提到了131 2,包含了鐵、產品設計、汽車、角度、字形

▲燻黑的光碟機上蓋飾板與按鍵飾板

照片中提到了E1 2/5 t-0NST-200),包含了金屬、比例模型、金屬、角度、字形

▲搖桿的按鍵與連接器零件

照片中包含了產品設計、設計、產品

▲ Saturn 的電源板

照片中提到了EGA A 2/5 c->/0ST-7、तर,包含了電子產品、電氣網絡、電腦硬件、電子零件、電子產品

▲ Saturn 的主機板實為兩塊,不過模型為了拆件合併為一片

照片中提到了SEGASATURN、SECASATURN、Fighien,跟阿羅哈航空有關,包含了電子產品、壓縮碟片、電子產品、電腦硬件、電子樂器

▲可選擇櫻花大戰 2 、 VR 快打或是飛天幽夢

相較外型設計比較像家電的 PlayStation , Sega Saturn 的外型就前衛許多光碟機的上蓋與按鍵有一塊燻黑色的飾板,同時 Sega Saturn 的尺寸相對巨大不少,也使得包裝內的空間被大片的外殼零件所占滿,同時光碟機開關也有槓桿設計,能夠頂開光碟機上蓋,不過光碟機後方的卡匣槽由於缺乏彈簧機構,故僅能再組裝前決定採取打開或是關閉。

照片中提到了SEGA、SECAATURN,跟世嘉有關,包含了老鼠、電腦鼠標、產品設計、產品、字形

▲光碟機蓋右側的透明件

照片中包含了金屬、產品設計、汽車、角度、金屬

▲上蓋與開關亦有連動

照片中包含了電子產品、電子配件、產品設計、電子產品、金屬

▲卡匣槽只能選擇打開或關閉

照片中跟紐約巴尼有關,包含了電子產品、快閃記憶體、電子零件、電腦硬件、硬件程序員

▲底部由四片零件組成,散熱孔皆有鑿開

照片中包含了棕櫚中心、棕櫚中心、電腦硬件、電子配件、Verizon無線

▲透出綠色的 PCB

拜體積較厚所賜, Sega Saturn 的內部機構顯然空間充裕不少,這也使得 Sega Saturn 模型的底部外殼是由一塊底板搭配左、右與後方三片零件構成,底板也有鑿開散熱孔,裝上 PCB 零件後可從底部看到綠色主板。

照片中包含了電子產品、電子產品、電子零件、電子配件、樂高積木

▲電源版是固定在光碟機的底座上

照片中包含了塑料、電子零件、電子產品、綠色、塑料

▲PCB 明顯較 PlayStation 大了不少

照片中包含了電子產品、電子零件、電腦硬件、電子產品、電氣網絡

▲整個底部由電路板占滿

照片中包含了電子產品、中央處理器、電腦硬件、電子產品、母板

▲蓋上光碟機與電源模組

照片中提到了10 00000 00000、AOMP、SEGA SEGASATURN V 95-5183 SEIYO D.,包含了電子產品、電子配件、產品設計、多媒體、電子產品

▲後方端子是貼紙

照片中提到了SEGA SEGASATURN 795-5183、AC 100V 506、15W,包含了電子配件、磁帶機、電子產品、電子零件、電子配件

▲可看到裡面的"偽"水銀電池

供電的電路板是固定在光碟機的底板上,同時光碟機結構也有可旋轉的軸心與使用透明鍵的讀取頭設計,而底部的 PCB 面積相當大,原始的設計應是拆為兩片綠色的 PCB 主機板,在拆件則把兩塊 PCB 合併為一片零件,不過稍微可惜的是後方的輸出端子並非刻印在零件上,需使用貼紙呈現,但令人莞爾一笑的是模型還刻意把水銀電池分件。

照片中包含了小工具、產品設計、電子產品、電子配件、電子樂器

▲前方的控制器連接埠

照片中包含了遊戲控制器、遊戲控制器、遊戲桿、家用遊戲機配件、產品設計

▲控制器內部也有 PCB

照片中跟西部數據有關,包含了硬件、電腦鼠標、輸入設備、產品設計、電子配件

▲重現控制器背面的曲線

照片中提到了VODS,包含了遊戲控制器、遊戲控制器、遊戲桿、產品設計、產品

▲正面 6 鍵、頂部兩鍵是 Saturn 控制器的特色

照片中提到了SECATURN、POWER,包含了遊戲控制器、遊戲控制器、遊戲桿、電子遊戲機、產品設計

▲完成後的 Saturn

初代日規 Sega Saturn 的控制器採用正面 6 按鍵、頂部左右板機的設計,同時以上排藍色、下排灰色的排列,控制器也呈現內部的 PCB 設計,值得注意的是或許受到當時 Sega Saturn 的主要目標市場鎖定在北美,線材的長度相當長,即便已是 2/5 也需要使用 34 公分,等於原始線材長達 85 公分,或許與北美客廳空間較大有關。

從 2/5 大小的模型緬懷開創 3D 時代的第五代遊戲機

照片中提到了STATURN,包含了電子產品、電腦硬件、電子產品、電子零件、中央處理器

▲ Saturn 方正偏高, PlayStation 狹長扁平

照片中提到了3535 ९555 १,包含了電子配件、電子配件、電子零件、電子產品、電腦

▲ PCB 面積差異不小

照片中包含了電子產品、電子零件、電子產品、產品設計、塑料

▲兩者電路分布

照片中包含了鈕扣、產品設計、巴恩斯與貴族、設計、產品

▲ Saturn 的光碟背面是一般光碟片, PlayStation 採用號稱具防拷的黑光碟

照片中提到了আ、స్ూు、స్ర్,包含了遊戲控制器、遊戲控制器、遊戲桿、所有Xbox配件、家用遊戲機配件

▲兩者的控制器皆相當有特色

照片中包含了電纜、酒吧椅子、薩法維耶、糞便、家具類

▲當年還在私有連接器介面的時代,但已有控制器可分離更換的概念

照片中提到了PlayStation,跟德斯丁集團有關,包含了電子產品、產品設計、電子配件、電腦、電子產品

▲見證遊戲機自 2D 逐漸邁向 3D 化的兩款第五世代遊戲機

這兩款遊戲機上市至今已經超過 25 年,當年主機的擁有者應該都是看著遊戲從 2D 轉向 3D 的歷史見證者,雖然這兩款 BEST HIT CHRONICLE 並不像 SIE 或是 Saga 推出的迷你遊戲機真的可遊玩,然而與實際主機從尺寸、內部主機板到螺絲孔位置等皆以 2/5 縮尺比例還原,對遊戲機迷也不失為值得收藏的精品。(是說結帳的時候不知道是這兩款模型的報價跟鋼彈不太一樣或版權授權較高,日幣換算的方式似乎比先前高了一些...)

3 則回應

  • 樹莓派你的外殼來囉
    2020-04-01
  • 比較怕,發售後就有人改出真的可以跑遊戲的主機模型
    2020-03-31
  • 比較怕,發售後就有人改出真的可以跑遊戲的主機模型
    2020-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