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漢肺炎造成全球疫情爆發的今天,Google Doodle紀念匈牙利醫生Ignaz Semmelweis(伊格納茲.塞麥爾維斯)博士。1818年,Ignaz Semmelweis出生於匈牙利布達佩斯,後來維也納大學醫學院畢業,選擇了婦產科做為執業項目。而因為發現洗手與婦產科死亡率之間的關係,Ignaz Semmelweis也被稱為「母親們的救星」,他是現代消毒洗手的倡導先驅,可惜他的言論直到死後才被後人重視。
醫生把災難與死亡帶給了產婦
Ignatius Semmelweis進入婦產科的時候,疾病「產褥熱」讓分娩後的產婦們死亡率高居不下。然而特別的是,產婦在醫院的感染死亡率比在家分娩的死亡率要高上許多,造成許多臨盆的產婦不願意進入醫院生產。Ignaz Semmelweis發現了這種情況,有一天,Ignaz Semmelweis的朋友在解剖產褥熱屍體時不小心割傷,不久後引發敗血症而死,死亡狀況與產褥熱死者非常相似,於是Ignaz Semmelweis便把產褥熱與解剖屍體連結在一起。
▲Ignaz Semmelweis。正確洗手能夠降低病毒從口鼻入侵的機率,而在醫院裡,消毒清潔觀念直到Ignaz Semmelweis死後才為人所重視。
事實上,在當時歐洲的醫院裡,洗手與消毒的觀念並不盛行,然而當時又很流行解剖學,因此許多助產士在解剖完屍體之後,沒有進行任何消毒與清潔措施,便去幫產婦們接生。Ignaz Semmelweis醫生發現了這點,透過實施洗手消毒的實驗,順利降低了院區的產婦死亡率,也同時證明醫院婦產科的高死亡率,是由於接生人員的手或器械受到屍體污染,傳染給產婦,引起敗血症造成產婦死亡。
論點受到醫院攻擊 在精神病院因敗血症逝世
Ignaz Semmelweis論點在當時的醫院看來,等同是宣告醫院不周導致產婦的死亡。醫院並不接受Ignaz Semmelweis的想法,也覺得接生前要洗手只是徒增麻煩。因此Ignaz Semmelweis被大力抨擊,受到同行迫害,進入了精神病院。
最後,在精神病院裡,Ignaz Semmelweis試圖逃跑,結果被衛兵抓住毒打,沒多久就因為傷口感染引發敗血病逝世,享年47歲。Ignaz Semmelweis的死並不被當時醫界在乎,直到後世對「細菌」的研究越來越多,Ignaz Semmelweis的想法才被世人接受。
▲Google提供的洗手步驟圖卡。
正確洗手五步驟:濕、搓、沖、捧、擦
直到現在,洗手一直是醫院和日常生活裡對抗病毒最簡單、也最有效的方法。Ignaz Semmelweis犧牲自己,反抗體制,給後世的消毒清潔帶來紮實的基礎,也遏止了傳染病更大的擴散。今日,武漢肺炎成為全球疫情,正確洗手、減少觸摸口鼻,維持健康生活作息,便是保護自己與他人的最好方式。
1 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