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天堂SWITCH大作《集合啦!動物森友會》終於發售了,打從2001年在Nintendo 64(簡稱N64)首次發表《動物之森》遊戲之後,相關系列作就陸續在任天堂自家遊戲機上推出許多種版本,像是GameCube、NDS、Wii、3DS直至現在的SWITCH,幾乎每隔幾年就推出動物之森相關新作,算是長壽型的系列作品。《集合啦!動物森友會》結合過往的特色,可獨立經營或是與4至8位朋友一起建設無人島,另外四季變化、家具製作、人物互動都是這遊戲的賣點。目前已經在台灣上市,且有中文版可購買。
▲《集合啦!動物森友會》是今年SWITCH的重要作品,延續先前的玩法,並首度採用中文化介面。
從零開始的慢熱養成型遊戲
《集合啦!動物森友會》在一開始會讓玩家搬到無人島上,只給玩家極為簡陋的帳篷當家,你會和夥伴(狸吉)一起,砍樹、收集果子或是抓蟲、釣魚。並打造必要的物件像是錘子、斧頭等等,再透過販售物件換取金錢,就可以購買更難取得的物品。慢慢地把帳篷改建成屋子,將周邊美化成一個村落。除了收集物品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和村民互動,互動可以獲得友情或寶物,在遊戲過程中對玩家的遊戲推進會更有幫助。
這次推出的《集合啦!動物森友會》最大的賣點還是自由度和集結系列前作於大成,在前作玩家可以將收集到的昆蟲、挖到的化石、向商人買的畫作捐給博物館讓館長自由展示,家中的家具也可以自由擺放,透過特殊的擺放方式獲得稀有寶物等等,推測在本作應該也會延續之前所有動物之森的遊戲模式,讓老玩家回味,新玩家則可以感受到完整的遊戲體驗。
▲最一開始玩家就是不停的收集。
▲把材料作成各式各樣的道具和家具。
▲第一個夥伴狸吉會鼓勵你。
▲自己種的花也可以不斷重複收集。
▲挖地面有時會挖到化石。
時間、晝夜、季節都和現實同步
在本款遊戲中,時間設定和現實生活同步,晝夜也會和現實一樣,玩家在遊戲中經歷黑夜也等於現實中從白天玩到黑夜,隨著玩家所在的地理位置,也會根據南半球和北半球同步相同的季節,再根據季節就會出現特殊的生物讓玩家捕捉。而最有趣的就是在關閉遊戲之後,時間並不會停止,概念比較像是暫時離開視線,所以下次打開遊戲時,就有可能會發生鄰居已經搬走之類的事件,讓玩家會有種每次玩遊戲都有生存在當下的強列感受。
現實時間同步也包含了節日同步,在以往的前作中於日本地區販售的版本有不少是日本當地才有的節日,後來推出的美版則刪減了不少日本節日,新增歐美節日,SWITCH版的《集合啦!動物森友會》應該會綜合所有前作曾經置入的節日活動,讓玩家會不同國家的節日都可以進行收集當天才會出現的材料,生物,也可以在節日當天贈送朋友禮物,與好友連線一同慶祝。
▲晚上會出現夜間生物。
▲風大時樹木也會挲挲作響。
▲風景會隨時間改變。
▲夏季可能會出現螢火蟲。
▲秋天會出現秋季生物。
▲冬天也有專屬的生物可以捕捉。
遊戲核心是與村民和朋友互動
與村民互動是此款遊戲最重要的部分,利用互動會延伸出不同的事件,增加遊戲深度,每一次互動都會增加與村民的感情,釣到魚、製作厲害物件時與玩家比較友好的村民甚至會在旁邊幫你拍手,除了在單機模式中有滿滿的動物朋友可以互動,如果想和家人同樂,同一台SWITCH可以讓4個人同時遊玩,透過網路連線最多則可以8人遊玩,但除了島主本人之外,其他的玩家無法擁有收集到的材料,不管是邊緣人或是交際花都可以在這款遊戲中獲得滿滿的互動。
在《集合啦!動物森友會》中,最一開始狸吉會給玩家1支手機,手機裡會給予玩家任務,完成任務就能獲得遊戲貨幣,有了錢就能購買旅行憑證,使用旅行憑證玩家可以探訪不同的島嶼,在陌生島嶼上收集新的素材,甚至建構這座造訪的島嶼、與島上的居民互動。將收集的材料,或另外寫的信贈送給村民或好友也會獲得意料外的收穫,而每一次與村民互動都會改變村民下一次的反應,不同的反應會觸發不同的事件。
▲和村民變朋友可以一起慶祝活動。
▲單機最多可以4個人一起玩。
▲連線最多可以8個人一起玩。
佛系或爆肝經營都會有樂趣
《集合啦!動物森友會》的遊戲中雖然會給予不少任務,但是不會要求玩家在時限內要完成,所以沒有時間壓力,玩家在遊玩的時候可以讓遊戲完全配合自己的遊戲步調,佛系玩法的玩家或是爆肝系的玩家都可以在這款遊戲中獲得相同的成就感,遊戲主角的鄰居們好感度不會直接顯示,會藉由互動的行為才能加以判斷,具有和真實生活幾乎相同的人係關係設計。
SWITCH的大作包含《超級瑪利歐奧德賽》、《薩爾達:曠野之息》、《前進!奇諾比奧隊長》、《任天堂明星大亂鬥特別版》等等,遊戲主要目的都是以戰鬥、勝利為主,但是《集合啦!動物森友會》的玩法完全相反,以收集材料為主,慢慢地打造出自己想要的物件,販售物件或是將物件送給朋友,用緩慢的遊戲節奏讓玩家和遊戲角色逐漸培養具有深度的感情,是喜歡穩定、溫馨風格、節奏緩慢和喜歡無結局的玩家心中的神作。
▲將空間佈置成喜歡的風格。
▲日式裝潢也可以。
▲知名角色西施惠。
▲可以在公所遇到她。
18 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