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 在本週以線上直播的形式發表新一代旗艦機 Xperia 1II ( Xperia 1 Mark II ),不過畢竟發表活動把大量的資訊進行壓縮,也未能完整介紹 Xperia 1II 的細部資訊,在與台灣 Sony Mobile 詢問下,就當前可公開的資訊提供更詳盡的 Xperia 1II 機能與特色介紹。
在重新調整 Sony Mobile 的 Xperia 手機產品策略後,自去年開始的 Xperia 1 進一步強化集結 Sony 多媒體娛樂技術於掌中的定位, Xperia 1II 當然也接續這樣的產品理念,而在相機的部分,再次選擇以"速度"與"宛若掌中的 Alpha 可換鏡頭相機"作為課題。
▲此次許多新功能如 20fps 的測光與追焦、全時眼部追蹤對焦需在 Photo Pro 功能搭配 24mm 像機才能實現
此次 Xperia 1II 雖依舊採用三 12MP 主鏡頭設計,但自感光元件、光學到機能面皆與 Xperia 1 完全不同, Xperia 1II 的焦段調整為 16mm 、 24mm 與 70mm ,並貫徹宛若三顆定焦鏡頭的操作感,在夜拍與長焦部分仍不像競品透過像素合併或是雙元件同步演算方式,每個鏡頭與元件的運作方式就如同獨立的三鏡頭。
針對拍照部分, Sony 將專業功能獨立成 Photo Pro 功能 (或是在標準拍照的擴充機能中選擇), Photo Pro 如同 Cinema Pro 的拍照翻版,以近似 Alpha 像機的介面提供專業攝影者習慣的操作感與細部設定,也僅在此功能中對應新功能,如 Realtime Eye AF ,每秒 60 次的連續測光與持續對焦,以及 20fps 連續拍照,這些功能都僅限搭配 24mm 鏡頭才能實現。
▲三顆鏡頭的焦段重新設定,其中 24mm 與 16mm 採用雙光電二極體對焦, 24mm 與 70mm 的光學具備防手振
此次最重要的就是作為 24mm 廣角鏡頭的主要元件,這張 12MP 元件使用 1/1.7 吋的大尺寸元件,使其在夜拍時可藉由較大的畫素受光面機提升夜拍品質,並且在畫面中心 70% 範圍導入稱為雙光電二極體的對焦技術,其原理與雙像素對焦類似,是在像素當中添加用於測距的畫素,大幅提升中央區塊的對焦速度,不過在範圍之外亦具備 PDAF 。
用於 24mm 主拍攝鏡頭的這張 12MP 元件可說是專為 Xperia 1II 所開發設計,且這次介紹的許多重點功能都僅可透過 24mm 鏡頭實現,也是由於這張元件具備更進階的技術,筆者推測應該是用上如層積式技術與嵌入高速 SRAM 等;而這次另一個大升級的則是 16mm 的超廣角元件,除了終於支援自動對焦外,亦採用雙光電二極體對焦技術。
雖然先前傳出 Sony Mobile 可能會在新機使用高畫素鏡頭(至少 33MP 以上),藉此迎合日本相機業界的 8K 趨勢,但 Sony Mobile 設定 Xperia 1II 是一款要以包括拍照、對焦與影像處理速度皆追求速度的旗艦機,最終仍維持使用技術成熟的 12MP 元件設定,但採用全新的技術與更大尺寸的元件面積兼顧畫質與夜間拍攝表現。
▲三個鏡頭皆強調有蔡司光學與 T* 鍍膜
同時, Sony 此次亦與蔡司 ZEISS 攜手,為 Xperia 1II 的三鏡頭帶來更好的表現,包括獲得蔡司認證的光學設計與採用 T* 鍍膜等,且此次在主鏡頭還搭載 3D iToF 系統,這項 3D iToF 系統採用多重雷射構成的面型測距,相較單點式的 ToF 更能判讀對焦物的形體,且三個鏡頭皆可使用,不像部分測距鏡頭僅可搭配主鏡頭,並能在錄影時奏效。
▲收音風切降噪可在錄影與錄音功能使用
錄影部分,針對專業使用者的 Cinema Pro 也加入更多的功能,包括可支援 4K 60P (還有歐規的 4K 25P ),並可設定在自動對焦之下進行觸控對焦,另外提供測光表,可在一定範圍內透過 ISO 自動調整避免曝光不足或過曝,此外還提供錄音的風切降噪功能,透過 Sony 的風切消除技術降低錄音時的雜音,且不僅可在錄影中使用,亦可在錄音程式啟用。
▲ 3.5mm 耳機孔與音效由 Sony Music 協助調音
Xperia 1II 在影音視覺除了延續 Xperia 1 的 21:9 4K HDR 螢幕規格之外,還具備 90Hz 模擬模式,可實現宛若 90Hz 的順暢畫面,不過其原理是透過演算法,故可套用在所有應用;另外 Xperia 1II 也再度配置 3.5mm 耳機孔,強調相較 Xperia 1 的 USB Type-C 轉 3.5mm 大幅減少串音,並且不僅達 Hi-Res 規格,同時也由 Sony Music 協助調校音色。
同時此次 Xperia 1II 也搭配全新的音訊升頻機制 DSEE Ultimate ,與先前的 DSEE HX 技術最大的不同點是透過 AI 機器學習技術進行補插,相較原本的音訊升頻號稱在中高頻部分能夠更接近無損格式的表現,並且連聆聽串流音樂也可進行升頻,不過 Sony 的 Walkman 自 NW-A50 起也具備加入 AI 技術的 DSEE-HX ,兩者之間的差異還不得而知。
▲確定台灣版本將會搭載 8GB RAM 與 256GB 儲存,支援三選二雙 SIM 卡槽
雖然台灣正式上市的時間還要待到台灣 5G 開台,就當已經可公開的資訊部分,台灣版本將會是搭配 8GB RAM 與 256GB 儲存的三選二卡槽雙 SIM 卡版本,支援性則將以台灣 5G 服務正式開通後另行宣布,另外支援 USB PD 快速充電規格,盒裝則是搭配 18W 的 UCH32C ,至於重新採用的 Qi 無線充電,目前仍未公布功率。
不過要注意的是,目前這些資訊是當前新機發表的當下的全球官方資訊,雖然多數的核心功能應該是不會變動,不過部分細部功能是否會增減或是在日後才透過軟體更新實現,還得等到台灣正式宣布引進之後才有辦法確認。
4 則回應
不然綠色蠻好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