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提要。前陣子,同為大和實驗室之旅「刁民團」的多年固定班底,職場生涯曾經歷山寨筆電之亂(公司高層計畫大幹一票的「大計」還上了某時報的頭條)的筆者,才跟某位曾在某知名系統代工廠擔任筆電產品高階主管的友人碰頭,一談到消磨人生最精華時光的職場歲月時,不得不感慨。
當時說到:「以前我們看到外國人如何的有理想、如何的持之以恆把產品的細節作到無懈可擊,也『有為者亦若是』地希望可以在產品開發中融入自己的堅持和想法,但你就會一直頂撞『花了一堆功夫搞這個,是會增加多少成本,又能帶來多少業績』的群體,更不用講台灣更多的是只想隨便做出看起來好像可以賣的產品,然後不惜犧牲毛利,只是想盡快用這些電子垃圾換取白花花的鈔票。」
筆者又不得不想起當年在公司會議中提到ThinkPad的鍵盤是花了多大的功夫打造出來的成果(即使深惡痛絕的六列豆腐鍵,在筆電業界,也是罕見敵手),直接被某位業務當面怒嗆「聽你在唬爛,筆電的鍵盤哪有這麼偉大」「增加成本讓我們很難賣,業績不好難道你要負責嗎」,然後筆者還記得這位業務還長期抱怨公司的筆電不好用,這種人在產業界有如過江之鯽,但出來工作就是最少可以養家活口,進而追求功名利祿,你不能說這種心態完全是不對的。只是這年頭啊,太多人連一款產品的成功底限「最起碼讓參與到的人自己都想要」這點都做不到。
追求獲利與商業面的考量
同理可證,經營企業就是要追求獲利,就是得面對商業層面的現實,說到七列鍵盤,憑什麼讓聯想的業務行銷系統相信「今天改回傳統七列鍵盤,ThinkPad銷售量就會增加」?或著退一萬步講:「不改回來,難道ThinkPad的總體銷售量就會減少」?
就算2012年開始全面六列豆腐鍵,ThinkPad還是在2015年銷售量突破一億台大關,連2012年才加入ThinkPad研發生產的聯寶科技,短短幾年也可以出貨5000萬台,ThinkPad從1992年問世,至少歷經了15年的時間才累積出貨5000萬台,銷售速度根本加倍,在商業考量上,全面恢復七列鍵盤的正當性和合理性是幾乎不存在的。也許有,但是可能也只有聯想內部才能知悉。可是,聯寶科技的工程團隊,一定有人一開始壓根兒都不知道「古老」七列鍵盤的存在,信不信?
延伸閱讀:
2018年冬季ThinkPad臺北研發中心(LCFC)參訪心得
LCFC(聯寶科技)歡慶ThinkPad出貨5000萬台活動紀實
大環境改變 鍵盤手感重視度低
除非假以時日,聯想的競爭對手開始把腦袋動到「鍵盤手感」並視為「可刺激銷售和利潤的重大產品優勢」,七列鍵盤回歸正統ThinkPad產品線才有一絲一毫的可能性。但很不幸的,這個世界上的筆電使用者,對鍵盤的品味,這些年來已經被某間在2019年股價有如脫韁野馬般翻倍、市值超越微軟重返全球第一的公司,「下修」到歷史的新低點。
更何況,所謂的「筆電使用者體驗」,並不是只有鍵盤而已,是諸多因素交錯而成的結果,更會因為使用習慣的演進和周遭環境的改變,持續不同的進化著,所謂「不能用明朝的劍砍清朝的官」大概就是這麼一回事。
續篇:硬科技:政治不正確的ThinkPad大和實驗室回憶錄(下) 沒比較就沒有不滿
如果你對於硬體世界充滿好奇,想多了解這些別的地方看不到的觀點,不妨追蹤我們的最新訊息,填上email看看免費文章不吃虧。
5 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