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式鍵盤仍是當前最熱門的遊戲用鍵盤結構,不過不同的機械軸結構也有截然不同的手感,對於挑剔的玩家或許會有在特定的按鍵區域有偏好的手感,但一般的機械式鍵盤要更換機械軸並不容易...至少對一般人來說要動到烙鐵並不方便,而羅技 Logitech 推出一款具備創新可更換機械軸結構的全新鍵盤 Pro X ,讓玩家可針對喜好打造個人化的機械軸配置。
▲ Pro X 採用 85% 無數字區配置
Logitech Pro X 是一把 85% 配置的無數字區配置的鍵盤,結構仍採用典型的滿框設計,並未使用較為花俏但防護性相對較差的無框設計,不同於磨砂面處理的正面,側邊採用鏡面處理,不過筆者有點擔心後續可能發生刮傷;上方的邊框較一般文書型鍵盤厚一些,左上方是象徵羅技電競產品的發光 G 標誌,右上方兩鍵分別是遊戲模式開關以及光效開關。
▲底部設計有斜紋點綴
▲立架第一段
▲立起第一段後的角度
▲第二段立架
▲立起第二段立架角度
▲採用 microUSB
▲原廠線材具備防呆設計
▲連接後除防呆亦有穩定的作用
Logitech Pro X 在機構部分採用兩段式立架設計,可調整包括平放等三段鍵盤角度,背面雖然有橡膠墊的止滑設計,不過似乎是為了造型還在底部加上斜紋。線材採用分離設計,雖然是可靠性較差且將慢慢淘汰的 microUSB ,不過原廠的線材在端子兩邊加上有防呆與防拉扯的扣具,不過若忘記攜帶原廠線仍是可使用一般的 microUSB 使用。
▲鍵帽為塗層處理,相容標準 MX 型鍵帽
▲預設可透過 Fn 搭配右上方七鍵提供多媒體快捷
Logitech Pro X 的鍵帽採用塗裝處理而非二色成形,注音與英文字體可透光,雖然這種鍵帽久了難免會有漆層磨損問題,不過 Logitech 採用的 GX 機械軸仍為相容 Cherry MX 軸的機構,未來若磨耗嚴重,仍可選擇其它 MX 軸的鍵帽搭配使用。而鍵帽配置雖採無獨立多媒體鍵的設計,不過可藉由右方的 Fn 搭配右上排的七鍵進行組合,進而提供多媒體控制。
▲水平方向用於拆除鍵帽
▲機械軸在垂直方向有卡榫,須以上下夾住才能卸除
而 Logitech Pro X 主打的就是能夠輕鬆替換 GX 機械軸的快取機構,雖然先前在滑鼠業界,華碩已經率先在 Gladius 電競滑鼠實現可免烙鐵抽換的微動開關設計,不過在鍵盤業界要更換機械軸仍得動用烙鐵; Logitech Pro X 實現免烙鐵更換機械軸的機構說穿了也很簡單,就是多了機械軸的插座結構。
▲台灣版本一併有注音刻字
利用盒裝的多功能拆卸器,先從水平方向移除鍵帽,接著就可從垂直方向先扣住 GX 軸上下端點的固定機構並取下 GX 軸,此時就可看到其底部的針腳安裝點的插座設計,雖然乍看下概念並不難,好像也只要把軸放上去並壓僅就好,不過若從生產裝配的角度,這樣的結構反而比起傳統焊接在 PCB 更麻煩。
▲藉由母座設計使 GX 軸可以進行免烙鐵的裝配
因為多了插拔機構不僅只是多了元件,等於過往只要把機械軸輕放在 PCB 的孔位、以機械焊接的模式,變成要先將插座焊接完後,再把機械軸精準的壓進插座;直接焊接與裝配在插座最大的差別是對於機械軸與安裝位置的容錯。連帶一提的是,拆下鍵帽後,即可在機械軸上蓋看到 Kailh 的字樣,確認 GX 軸是由凱華代工,基於凱華貼片軸體的外框。
▲ GX 軸結構設計沿用代工廠凱華的貼片式 RGB 發光軸設計
一般鍵盤組裝的過程中,由於 PCB 的開孔會較機械軸的針腳大一些,這意味只要把機械軸對著模板放上去,焊接之後開孔與針腳的間隙自然會被焊錫填補;但 Logitch Pro X 為了能夠插拔與導通,其插座設計安裝需要施加壓力才能裝緊,而筆者實際在換裝時也碰到機械軸接點的結構材料在安裝產生的問題,導致裝配時若不稍微用心就可能發生無法觸發。
▲雖然底部設計與 Cherry MX 軸類似,不過由於固定於鐵板的扣具設計略有不同,無法保證可使用 MX 軸替代
談到安裝失敗的問題前需要先回到羅技 GX 軸的結構設計,雖然凱華代工的 GX 軸大致可相容 Cherry MX 軸,不過也僅有鎖點與針腳位置,乍看插拔機構應該可直接換裝 Cherry MX 軸,但考慮外殼與 Cherry MX 軸仍有一定程度的差異,考慮到固定在底版用的上下卡榫點形狀與標準 Cherry MX 不同,不確定在插上 Cherry MX 軸後能否以同樣的方式卸除。
▲下方大面積的透明區塊使得貼片 RGB LED 可透光
此外,其透光結構是在軸的下方有大面積的透光開孔,使 PCB 上的貼片式 RGB LED 能夠穿透,上下蓋的拆卸式透過側面的扣具結構,但扣具設計也與 Cherry 不同,較 Cherry MX 軸扣具更寬、且底座的扣點採用兩點而非 Cherry 的單點,可直接使用指甲打開拆解分解,內部的結構大致上符合凱華軸的機構。
▲原廠有販售整組的 MX 軸
不過由於 GX 軸流用凱華軸的外殼體設計,理論上若僅有局部幾顆機械軸的維護或是更換手感需求,應該是可直接購買凱華的 RGB 軸取代,如此一來也進一步提升機械軸的種類選擇,不一定要購買一整包的 GX 青、茶與紅軸,但切記要選擇針對貼片式 RGB 的版本,否則安裝後就失去發光作用。
▲此次提供的是預載青軸的鍵盤與茶軸機械軸包
目前 Logitech Pro X 擁有三種可交換的官方 GX 機械軸組合,包括青、茶與紅,此次除了鍵盤本身搭配的 GX 青軸以外,羅技也提供 GX 茶軸供此次測試替換;從官方提供的規格,與凱華同色的貼片式機械軸的設定有微妙的差異,由於未實際比較,無法確認羅技的 GX 軸是否有向凱華要求自訂規格。
▲三種 GX 軸的官方數據與凱華官網有些許不同...
羅技選擇預載 GX 青軸是相當聰明的,畢竟青軸是許多人對機械式鍵盤的刻板認知,輕脆的聲響與明確敲擊感的手感,是多數重視手感的消費者會喜歡的特質;不過由於筆者是在傳統開放式辦公室使用,也不得不考慮到鄰近其它同事,故將主要區塊的機械軸改為較寧靜但同樣非線性的 GX 茶軸,不過若能夠選擇,筆者應該會更習慣強調線性的 GX 紅軸。
▲ GX 軸體本身仍是以相容 MX 軸設計為基礎,並未特別針對插拔重新設計
由於 GX 機械軸結構沿用針對 PCB 焊接安裝設計,故會產生筆者先前提到 Logitech Pro X 插拔需要稍加注意的情況,因為插針是片狀而非針狀,然而若在插拔時的施力位置稍有傾斜,則有可能使插針歪曲,導致插針並未正確插入插座,並且插針上會產生凹折痕,筆者自己承認在一口氣把鍵帽更換成茶軸時,就有把一顆機械軸插針插歪的情形。
▲青軸與茶軸的拆解
可理解的是羅技為成本與通用,選擇以底座遷就繼存插針而非重新設計插針結構,但也等同結構特性只考慮直接固定在 PCB 的情境,當然只要注意一點是可避免弄歪插針,只是若一口氣更換大量機械軸也難免因重複作業感失去耐性而失手,但也幸好通常完成客製化配置後,也僅可能在軸體故障時才會再度拆裝更換。
▲貼片式 RGB LED 焊接在 PCB 上
以當前羅技旗下的機械式電競鍵盤來說, Logitch Pro X 比起全尺寸、同樣使用 GX 青軸的 G512 RGB 機械式鍵盤價格高出不少,不過其分離式線材、 85% 無數字區配置,則增添隊有攜帶外出使用需求的便利性,同時也由於縮減數字區帶來更緊湊的寬度,對桌面空間有限、但又不希望鍵位配置受影響的消費者使用。
▲管理軟體提供 RGB 光效設定
▲可自訂快捷、巨集
▲能夠設定遊戲模式啟動後禁用的按鍵
參照筆者的鍵盤使用習慣, Logitech Pro X 的可更換機械軸的是在鍵盤長時間使用後有較便利的維護性,畢竟對如筆者這一類雖然會有偏好觸發手感,但沒有手感分區需求的使用者,應該會在購買前就先決定好鍵盤搭配的機械軸,但即便機械鍵盤的理論耐用度再高,仍有可能因為特定因素在使用一兩年後有局部按鍵故障,此時就相對一般鍵盤容易維護。
▲創新的免烙鐵可換軸設計是 Pro X 的賣點
對一些特別要求鍵盤敲擊特性的玩家, Logitech Pro X 能夠自行更換每個機械軸的特色,也意味著他們能夠針對自己操作時的按鍵觸發需求去自定義每個鍵的觸發特質,先前市場上也曾有幾家品牌推出在不同區塊配置不同軸體的特殊鍵盤或是 DIY 鍵盤套組,然而當前也只有 Logitch Pro X 能不須使用烙鐵並完全依照個人喜好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