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科技:Intel Xe到底葫蘆裡賣什麼藥?Intel史上3次獨立顯卡戰役

2020.02.17 10:00AM
照片中提到了INTRODUCING、(intel)、"PONTE VECCHIO",跟英特爾有關,包含了韋奇奧橋、英特爾Xe、顯卡、圖形處理單元

這篇歷史回顧文沒有什麼技術成份,請各位科科安心服用。各位科科是否還記得Intel首次進軍獨立顯示卡是什麼時候的往事?答案是1998年的i740,距今已經22年。有趣的是,隔了一年,「GPU」一詞隨著NVIDIA GeForce 256而誕生。

照片中提到了TC2 CI A1 R2 C2 BC3、TCT、TC,包含了英特爾i740、顯卡、英特爾、英特爾740、圖形處理單元

延伸閱讀:

Intel第二次、第三次獨顯戰役

那各位科科是否還記得,Intel打算第二次進軍獨立顯示卡市場,又是何時發生的好事?答案是2006年意外曝光的Larrabee,堪稱「x86義和團之亂」的象徵,後來功虧一簣,而後來「轉進」高效能運算市場與人生智慧的Xeon Phi家族,歷經掙扎,也在2018年的夏天,被Intel正式宣佈拋棄,連進軍數位貨幣挖礦機謀求生存空間的機會都沒有。

照片中提到了Audio CONN、BSI、BSI,包含了拉拉比gpu、顯卡、圖形處理單元、拉拉比、英特爾

延伸閱讀:

那各位科科是否還記得,Intel確定第三次進軍獨立顯示卡市場,又是何年何月的良辰吉時?答案是2017年11月初發生的72小時肥皂劇:11月6日Intel公佈整合AMD Vega繪圖核心的Kaby Lake-G,11月7日領導AMD繪圖技術發展的資深副總裁兼架構長Raja Koduri宣佈離開AMD,11月8月「吳鳳接鬼」加入Intel並擔任頭銜幾乎相同的職務,Intel也於2018年在昔日ATi研發基地、現今AMD繪圖技術大本營加拿大多倫多設立研發中心,擺明挖角搶人。

這些舉動確立了Intel徹底放棄Larrabee體系,一步一腳印重頭打造真正的專業GPU,並以此為基礎走向高效能運算與人工智慧應用,講的白話一點就是「重新踏上NVIDIA和AMD曾經走過的道路」。

延伸閱讀:

接著,隨著與美國能源合作的超級電腦計畫,Intel在2019年3月公佈了其GPU架構的稱呼「Xe」和一個讓人摸不著頭緒的「軟體堆疊」OneAPI。2019年5月發表整合Xe架構GPU、2020年上市的Tiger Lake。2019年11月的SC19則進一步宣佈用於高效能運算與人工智慧的「Ponte Vecchio」Xe架構GPU,並公開了「充滿Intel先進技術名詞含量」又讓人第一時間直接聯想到NVIDIA DGX-2的系統架構示意圖。

照片中提到了Building the Foundation for Exascale Computing、INTEL XEON SCALABLE PROCESSORS、LEADERSHIP PERFORMANCE,跟克雷、阿貢國家實驗室有關,包含了韋奇奧橋、英特爾Xe、英特爾、圖形處理單元、藍寶石急流

2020年CES,Intel展示獨立GPU DG1驗證板與Tiger Lake,這張簡報則講明了最簡單的目標:「從內顯到獨顯到高效能運算深度學習都是統一的Xe架構」。

照片中提到了EXASCALE FOR EVERYONE、HPC / Exascale、qe,跟英特爾有關,包含了英特爾dg1、顯卡、英特爾Xe、圖形處理單元

延伸閱讀:

2035年獨立顯示卡的樣貌

筆者對Intel這些舉動唯一的評論是:藉由「強迫推銷」的內顯與CPU的市場優勢,Intel總算想起來「自己才是繪圖市場市占率最高的廠商」,應該直接以此作為栽培「類GPGPU」應用的土壤。

但問題也很明顯:來得及嗎?當年NVIDIA很早就投入GPU的泛用化,並從2006年的G80 (Tesla 1.0微架構) 和CUDA平行編程模型開始,一步一腳印走了近20年,才達成今日Top500滿滿NVIDIA GPU的成就,市場和競爭對手還會留給Intel足夠的時間嗎?看在現有市場情勢的份上,很可能連AMD「振作」的速度都比較快。

別跟我高談闊論扯啥「不要拿專屬規格去比較開放規範」,有殺手級應用先搶下市場,比什麼偉大的理想還重要。在去年的Computex,Intel辦了一場「2035年獨立顯示卡的樣貌」,不過Intel真的有這個耐心奮戰到2035年?誰能保證15年後還會有獨立顯卡這種東西嗎?

照片中提到了te Graphicr、(intel、ПП,跟英特爾有關,包含了英特爾顯卡、顯卡、英特爾Xe、圖形處理單元

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假若當年Intel不是「基於x86 CPU本位主義硬衝Larrabee」而是用正面態度發展貨真價實的GPU(雖然目前還看不出來Xe架構的獨到之處),並像NVIDIA一樣,軟體框架的定義跟開發工作,起碼提早硬體開發1年以上,搞不好筆者的這10年來的獨立顯示卡早就都是Intel Inside了。

延伸閱讀:

硬科技:淺談GPU到底是什麼(下):走向泛用化的GPGPU
硬科技:從地球模擬器到Summit:被GPU顛覆的超級電腦賽豬公

最後,筆者對一切狀況未明的Xe架構,還抱有什麼期待嗎?我是不是又不小心忘記OneAPI了嗎?什麼是DPC++?難道「又」是一個未來前景無限的「開放規格」?AMD從Navi開始「因為從GCN轉向RDNA」拿掉Fluid Motion這個看動畫的補禎好物了,這個天上掉下來的大好機會,Intel要不要先考慮看看?

如果你對於硬體世界充滿好奇,想多了解這些別的地方看不到的觀點,不妨追蹤我們的最新訊息,填上email看看文章不吃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