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laxy S20 全系列動眼看, 率先支援 8K 與更洗鍊的外觀設計

2020.02.12 07:55AM

在三星 Unpack 會後的活動展區,也有些許時間能夠實際把玩全新一代的Galaxy S20 系列幾種,接下來也快速的就一些短時間操作的體驗分享,而軟體層由於現場提供的系統版本與屆時上市應該還會有一些差異,故僅供參考。

外型與選色比起 Galaxy S10 更為沉穩,螢幕邊緣弧度大減

▲由左至右分別為 Galaxy S20 Ultra 、 S20+ 與 S20

三星自去年 Galaxy S10 起,機身的選色搭配較以往有相當大幅度的改變,不過筆者個人認為下半年的 Note 10 的設計風格較過往四個邊角較大的圓角縮減,搭配更沉穩的色系之後,才更接近筆者心中“好看”的設計。

▲要說 Galaxy S20 筆者認為較可惜的地方大概就屬取消耳機孔

▲相機模組的位置與外框設計顯然不同

而 Galaxy S20 系列的風格大致上延續 Galaxy Note 10 之後更簡約的風格,然而鏡頭位置的調整與外框自長條橫把改為長方型,也使前後世代的設計風格又有更顯著的改變,不過新一代的家族設計也已經在今年 CES 發表的兩款 Lite 版旗艦曝光,新鮮感就沒那麼強烈。

▲相較左方 Galaxy S10+ 雙曲面螢幕的邊角, Galaxy S20+ 明顯角度沒那麼大

▲ Galaxy S20 系列的 Infinity O 螢幕開孔位於中軸,且盡可能使開孔大小與相機鏡頭接近

然而從正面對比 Galaxy S10 , Galaxy S20 最明顯的改變莫過於螢幕設計,除了將自拍相機的開孔挪到與 Galaxy Note 10 相同的中軸線,三星識別性的雙曲面螢幕的弧度也較 Galaxy S10 趨緩不少,幾乎是從 3D 變成只有修飾邊緣角度的 2.5D 。

照片中提到了14:44、2月10日,週一,包含了功能手機、功能手機、手機、蜂窩網絡、字形

▲ 指紋辨識器沿用 Galaxy Note 10 的同級超音波辨識器

另一個與螢幕相關的是螢幕指紋辨識,有點可惜的是三星此次並未如先前傳聞使用高通新一代的大面積螢幕下超音波指紋辨識器,仍是維持與 Galaxy Note10相同的硬體,不過位置重新依照握持位置微調位置。

▲ Galaxy S20 Ultra

▲ Galaxy S20+

▲ Galaxy S20

至於三款機型的實際握持尺寸比較,筆者則利用相同的鏡頭焦段,並將左手拉伸到最長距離,分別握持三款 S20 作為比較,若以筆者當下的感覺,似乎 Galaxy S20+ 對筆者來說單手仍可接受,而同樣使用單手握持的情況之下, Galaxy S20 Ultra 就有點偏大。

配色各有千秋,然 Galaxy S20 Ultra 的兩款顏色略微保守

▲星空灰是唯一在三款機種都有的配色

以配色選擇來說,此次的星空灰勢必是相當引人注目的配色,偏向灰藍色的光澤,與時下汽車產業的性能車款的主打色有異曲同工之妙,當前如德國保時捷,美國雪佛蘭旗下 Charger ,以及日本本田 Civic 等強調運動性的車款皆有提供這樣的顏色,這也是唯一一個貫串三個 S20 系列機型的配色。

不過筆者認為單純就顏色選擇而言,可能還是 Galaxy S20 提供的三款配色相對年輕化,除了星空灰之外,晴空藍與晴空粉都相當活潑,而 Galaxy S20 Ultra 就相對大打保守牌,僅提供星空灰與較缺乏特色的星空黑。

▲奧運限定版 Galaxy S20+ 的金色機身在會場光源顯得有點奇怪...

▲除了手機本身,奧運版還有採用同樣金色的 Galaxy Buds+

至於東京奧運紀念款 Galaxy S20+ 就有點微妙,雖然是採用金色配色,但表面玻璃的反射光澤相對閃耀的 Galaxy Z Flip 的 Mirror Gold 比較不明顯,反而較像更早之前 Galaxy S 系列採用的半光澤金色,不過由於會場機器是擺設在玻璃櫃中,或許在自然光線之下的質感又會有所不同。

Galaxy S20 與 Galaxy S20+ 感想

照片中提到了20、19、O San Francisco,跟玩、玩有關,包含了功能手機、功能手機、手機、手機配件、蜂窩網絡

▲兩款 Galaxy S20 除了尺寸、電池大小以外的規格相當接近

Galaxy S20 與 Galaxy S20+ 作為此次主流定位幾種,相較 Galaxy S10e 與 Galaxy S10 主要的差異在於即便是較入門定位的 Galaxy S20 也已經是 Dynamic AMOLED 螢幕,同時螢幕解析度與支援 HDR10+ 規範等特色也等同提升 Galaxy S20 系列整體的定位,推測與先前 Galaxy S10e 產品定價與規格對消費者吸引力不足,索性使全系列產品的規格更為類似。

照片中提到了SAMSUNG、SAMSUNG、115539,包含了手機、手機、功能手機、手機配件、產品設計

▲ Galaxy S20 與 Galaxy S20+ 的相機模組僅差在 Galaxy S20+ 多了測距相機

這兩款幾種的相機規格與原本 Galaxy S10 系列較為類似,超廣角與廣角相機都為 12MP ,不過在長焦段使用 64MP 高畫素元件,這可視為高畫素元件有利進行混合變焦時,在長焦段能夠維持較高畫素的基礎,有利提供更多細節資訊供 AI 進行處理。

然而也因為 Galaxy S20 系列強調支援 8K ,由於基礎畫素需求的關係,反而 Galaxy S20 與 Galaxy S20+ 需要使用 64MP 長焦鏡頭才能提供 8K 所需的 33MP ,這也會使 Galaxy S20 與 Galaxy S20+ 拍攝 8K 的題材只能以長焦拍攝,構圖與題材有較多限制。

Galaxy S20 Ultra 感想

▲ S20 Ultra 的尺寸筆者覺得有點難以一手掌握

作為此次特別強調頂級拍照機能的主打機型, Galaxy S20 Ultra 可說是個大塊頭,兩百克左右的重量與更為複雜的鏡頭設計,亦使 Galaxy S20 Ultra 顯得份量十足,不過加大的電池容量也有助於提升待機續航力。

▲切換到長焦段之後,右上角會出現較為廣焦的小視窗作為確認取景範圍的參考

由於在會場環境昏暗,也無法讀出拍攝的照片,較無法一探 Galaxy S20 Ultra 108MP 主相機的魅力, 100 倍的 Space Zoom 長焦也在超過 10 倍之後難以確認拍攝的題材,但在超過 10 倍焦段後,會在右上角出現較廣範圍的畫面縮圖,幫助使用者確認當前對準的拍攝區域大致在哪個範圍。

▲在會場昏暗的環境高倍焦段就顯得不實用...

不過以筆者的使用習慣來說,高倍變焦的吸引力是相對比較低的,畢竟原本高倍變焦就容易產生晃動,而手機相對握持的穩定性又更差了一些,多半僅在天氣晴朗時才能以高倍變焦產生良好的照片,同時縱使在 AI 加持下擴充到 100 倍,不過筆者從現場的預覽推估,大概 30 倍之後的影像品質就有比較明顯的下滑。

▲一鍵拍錄可將按下啟動鍵到再度按下結束之間的畫面產生最多四段不同風格的短片

此次主打的一鍵拍錄相當有趣,筆者試著啟動後,按下拍攝鈕並拿著手機約 30 秒,手機自動以 AI 產生 3 段 10 秒短片,並以不同的風格如慢動作、加速等呈現,對於拍攝不確定以甚麼手法比較適合的動態主題時,能夠利用手機 AI 功能將同一題材以不同的風貌呈現。

▲雖然 Galaxy S20 Ultra 使用 108MP 元件錄製 8K ,不過似乎並非使用元件完整範圍(左為 Galaxy S20+ 的 8K 取景畫面)

而啟動 8K 攝影後,筆者當前還無法釐清 Galaxy S20 Ultra 是以怎樣的條件進行 8K 錄影,雖可確認 Galaxy S20 Ultra 是以 108MP 元件進行 8K 錄影,不過從取景的視野來看,似乎與使用長焦鏡頭的 Galaxy S20+ 相似,筆者推測在 8K 下可能僅使用 108MP 的中央範圍進行取樣,而非使用完整的感光元件範圍,但此部分仍須與三星官方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