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稍早在舊金山 Unpacked 大會宣布新一代 Galaxy S20 系列,三星採用 Galaxy S20 的原因是想要傳遞 Galaxy S 將自 Galaxy S10 之後邁向下一個 10 年。此次 Galaxy S20 有三款機種,其中 Galaxy S20 與 Galaxy S20+ 以滿足多數消費者影音需求為目的,而 Galaxy S20 Ultra 將以 108MP 主相機與 100 倍 Space Zoom 技術挑戰手機相機的新巔峰。 Galaxy S20 系列將自 999 美金起跳,其中 Galaxy S20+ 將與東京奧運合作推出奧運限定版本。
▲ Galaxy S20 系列將自 999 美金起, Galaxy S10 則將調降售價
▲因應東京奧運推廣 8K 將合作推出 Galaxy S20+ 東京奧運特別版
▲ Galaxy S20 系列規格表
▲全系列官方保護套
Galaxy S20 將推出星空灰,晴空藍與晴空粉三色,提供 8GB RAM 或是 12GB RAM 搭配 128GB 儲存,Galaxy S20+ 則推出星空灰、星空黑與晴空藍三色,提供 8GB RAM 搭配 128GB 儲存或 12GB RAM 搭配 256GB 儲存, Galaxy S20 Ultra 提供星空灰與星空黑,提供 12GB RAM 或是 16GB RAM 搭配 128GB 、 256GB 或 512GB 儲存。
▲ Galaxy S20 提供星空灰,晴空藍與晴空粉
▲ Galaxy S20 + 提供晴空藍、星空灰與星空黑
▲ Galaxy S20 Ultra 提供星空灰與星空黑
Galaxy S20 將在 3 月 6 日陸續於全球上市;全系列將針對不同市場提供三星 Exynos 990 或是高通 Snapdragon 865 兩種平台, RAM 皆為更低功耗、傳輸性能更高的 LPDDR5 , 同時三款機種皆因應市場需求提供 4G LTE 或是 5G 版本。台灣正式上市時間、規格版本,配色等細節還待台灣三星公布。
Galaxy S20 系列以提供 5G 版本與強化相機功能作為訴求
▲三款 S20 家族成員
▲ 三款皆提供因應市場需求的 5G 版本是 Galaxy S20 系列的一大重點
在三星的市場策略當中,此次 Galaxy S20 系列產品規劃依循兩大策略,其一是因應 2020 年 5G 市場爆發提供 5G 機種,其二是滿足消費者對於手機拍攝照片或是影片的進一步需求,故此次 Galaxy S20 三款機種皆提供 5G 版本,其次是在相機設計也進一步導入高畫素、 AI 應用與更強勢的夜間拍攝能力。
▲雖然螢幕尺寸不同,不過皆為支援 120Hz Dynamic AMOLED 2X 技術的 Infinity O 螢幕
雖然此次 Galaxy S20 系列仍提供三種等級的機種,不過即便是最入門的 Galaxy S20 也是使用 QHD 等級的 Dynamc AMOLED 2X ,不像先前 Galaxy S10e 為 LCD 螢幕,僅在尺寸、記憶體配置與少了測距相機等特質,至於 Galaxy S20 Ultra 定位雖類似 Galaxy S10 5G ,但顯然藉由 Space Zoom 與高畫素等相機特性,進一步與另外兩款 S20 有更多差異化,不過要注意的是 Galaxy S20 也是三款當中 5G 版本唯一一款不支援 mmWave 高頻段的機型。
▲ Galaxy S20 系列共提供四種顏色, Galaxy S20 與 Galaxy S20+ 提供三種、 Galaxy S20 Ultra 為兩種配色
在外型設計上, Galaxy S20 系列的基本設計風格已經在今年初的 Galaxt S10 Lite 與 Galaxy Note 10 Lite 率先曝光,相機模組改為位於機背左側的長方形外框包覆,與 Galaxy S10 、 Galaxy Note 10 相機模組以長條型分布在機背的造型截然不同。
▲ 120Hz 更新率須手動開啟、且要配合應用程式
Galaxy S20 系列皆採雙曲面 Infinity O QHD Dynamic OLED 2X 螢幕,不僅邊框更窄、前相機開孔更小,且都通過 HDR10+ 認證與支援 120Hz 更新率,不過能否達 120Hz 則需視應用程式,此外為了強化遊戲體驗,也都提供 240Hz 觸控感測;至於螢幕下指紋辨識模組據稱與 Galaxy Note 10 硬體相同,但針對握感調整位置。
Galaxy S20 與 S20+ 滿足多數人對手機拍攝需求、 Galaxy S20 Ultra 挑戰手機相機極限
▲雖然 Galaxy S20 與 Galaxy S20+ 相機模組看似相似,不過左邊的 Galaxy S20+ 明顯多了測距相機
先從此次主打的相機部分介紹起, Galaxy S20 與 Galaxy S20+ 的基本配置相似,採用 12MP 超廣角與 12MP 標準相機,另有 64MP 的 3 倍混合式遠攝鏡頭,可透過 AI 技術達到 30 倍焦段,而 Galaxy S20+ 的模組進一步還多了搭配主相機的測距相機,提供更精確快速的人像散景與短距對焦。
▲受到潛望鏡頭機構影響,左方的 Galaxy S20 Ultra 比起 Galaxy S20 、 Galaxy S20+ 的鏡頭模組更突出
而作為此次把相機作為主打的 Galaxy S20 Ultra ,則是配有驚人的 108MP 主鏡頭,搭配 12MP 超廣角鏡頭與採用潛望機構的 48MP 高倍望遠鏡頭;雖然去年末三星就已經為幾家中國手機品牌提供 108MP 元件,不過三星 Galaxy S20 Ultra 使用的 108MP 元件仍不盡相同,可見三星仍為自家旗艦提供差異化的技術。
Galaxy S20 Ultra 搭載 9 合 1 畫素 108MP 元件與潛望長焦鏡頭
▲ Galaxy S20 Ultra 的賣點就是 108MP 主相機與採用 Space Zoom 技術的 100 倍鏡頭
三星 Galaxy S20 Ultra 的 108MP 元件雖也具備畫素合併技術,但採用的是 Nona-binming 與 Re-moasic 技術併用的兩項技術;這張元件的 RGB 陣列配置是採用鄰近 3 x 3 的 9 個 0.8um 畫素作為同一顏色區域,在需要高感光時以 Nona-binming 合併成為 2.4um 面積 ,並在 108MP 使用 Re-moasic 透過演算法將 9 個同色畫素訊號打散,與附近的 36 個畫素重新排列成類似常規的 2x2 RGB 陣列。
▲ Galaxy S20 Ultra 的 108MP 元件低光採用 Nona-binming 9 合 1 像素合併,全畫素會將畫素陣列進行 Re-moasic
這也意味著在低光源下, Galaxy S20 Ultra 透過像素合併後,將不是如另外幾款 108MP 機種為 27MP ,而是以 12MP 進行拍攝,雖然畫素看似較低,不過這意味著利用 9 合 1 畫素合併之後的 Galaxy S20 Ultra 能夠使感光面積較使用 4 合 1 畫素的相同總畫素元件更高,有助低光拍攝的品質。
▲ Galaxy S20 Ultra 的 Space Zoom 建立在光學、混合變焦與 AI 增強三大條件上
▲ Galaxy S20 Ultra 的長焦採反射式結構
至於 Galaxy S20 Ultra 在宣傳上的 100 倍長焦,是建立在多個複雜的機制之上的,其 48MP 望遠相機採用潛望式/反射式鏡片,使其具備 4 倍的基本光學變焦,在 4 倍到 10 倍之間則是協同 108MP 相機進行混合變焦, 10 倍後到 100 倍的焦段則進一步配合 AI 增強技術提升影像品質。
Galaxy S20 全系列支援 8K 錄影、但支援 8K 的焦段鏡頭不盡相同
▲ 8K 攝影是 Galaxy S20 系列的重點之一
▲ Galaxy S20 與 Galaxy S20+ 的 8K 是使用長焦鏡頭拍攝
Galaxy S20 系列也全面對應 8K 30P 影片拍攝與短片中的 8K 快照( 8K 無法啟動進階特效),三款相機的 8K 影片使用的拍攝元件有點不同,因為 8K 的實際畫素為 33MP ,故 Galaxy S20 與 Galaxy S20+ 是使用 64MP 的望遠鏡頭拍攝 8K 短片, Galaxy S20 Ultra 則是 108MP 主相機;另外 Galaxy S20 Ultra 在拍攝 108MP 照片後,可透過雙指縮放進行 8K 照片裁切。
▲ Galaxy S20 Ultra 的 8K 採用 108MP 元件拍攝
在錄影部分的強化功能, Galaxy S20 系列則提供強化型的超穩定動態與夜間縮時兩項特色,前者透過超廣角鏡頭作為基礎,搭配手機上的感測器作為動態偵測,進一步在裝置晃動時提供穩定的影像,較過往 20 度校正提高到 60 度;而夜間縮時則是針對夜景拍攝,利用基於多張定時影像拍攝的縮時攝影技術產生美麗的光軌。
▲一鍵拍錄功能
▲一鍵拍錄啟動後會同步啟動廣角、超廣角鏡頭拍攝,並以 AI 選出最多 4 段 10 秒短片與 10 張關鍵照片
另外 Galaxy S20 系列在相機功能除了延續先前 AI 技術以外,也提供一項名為一鍵拍錄的 AI 應用技術,啟動後可同步啟動超廣角與標準雙鏡頭與預拍技術,利用短時間的自動拍攝後以 AI 挑出最佳時刻,在拍攝動態主題時可從雙鏡頭的內容自動產生至少兩部 Full HD 10 秒短片或最多 4 部 10 秒短片與 10 張照片,並可自動為短片加入合適的音樂。
Galaxy S20 攜手 Google 原生整合 Google Duo
▲ Google Duo 將整合到 Galaxy S20 系列與 Galaxy Z Flip 系統層
而先前 Google 預告將在三星 Unpack 活動的合作,則是 Google Duo 視訊通話軟體的深度整合,現在在 Galaxy S20 系列的撥號介面將可看到 Duo 的按鍵(需綁定門號),能夠快速啟動 Duo 通話功能,此外也針對 Galaxy S20 的 10MP 前相機進行深度強化,可提供針對單人視訊的高畫質視訊,或是可容納多人的超廣角視訊兩大項。
▲ Forza Street 將針對 Galaxy S20 最佳化
其它特色部分, Galaxy S20 系列在遊戲強化功能部分除了一開始就提到的 120Hz 畫面更新與 240Hz 觸控感測外,也具備基於 AI 的遊戲效能強化器與 5 款遊戲快速啟動等特色,同時也與微軟針對微軟的 Forza Street 進行深度合作,將成為 Forsa Street 在 Android 平台的首發裝置與最佳化,並提供與 PC 版本的對戰,同時也宣稱將持續與微軟 Xbox 團隊合作導入更多遊戲內容最佳化。
Galaxy S20 也強調與朋友分享的功能,當分享照片檔案時,可透過 Quick Share 功能最多同時傳送給 10 位同樣使用 Android 10 的 Galaxy 裝置的使用者檔案;另外音樂分享功能也是相當有趣的,其它設備只要使用 Wi-Fi Direct 或是 Wi-Fi Aware 模式,即可將 Galaxy S20 作為中繼設備傳遞歌單,若是 Galaxy S20 已經連上藍牙音響系統,就可在不中斷 Galaxy S20 與藍牙音響的前提之下播放來自其它裝置的音樂清單。同時三星也與 Spotify 合作,與 Bixby Routines 整合,可偵測情境提供合適的推薦歌單。
Galaxy Bud+ 採雙單體、三麥克風並具 13 小時續航力
▲ Galaxy Buds+ 外殼採亮面處理
▲造型與現行 Galaxy Buds 相近,不過升級雙動圈單體與達 11 小時續航力
三星也藉發表 Galaxy S20 系列之際宣布全新的 Galaxy Bud+ ,雖然外型大致承襲 Galaxy Bud ,不過內在則進一步強化,改為高頻搭配中低頻雙動圈單體與三麥克風設計,同時續航力一舉提升到 11 小時,不過三麥克風主要是針對通話收音,並未提供環境降噪功能。外觀除了顏色改為鋼琴亮面外,耳機外殼的斜上方多了第三組麥克風開孔
▲充電盒的左右耳收納指示改為橡膠銘板
▲耳機收音麥克風採 3 麥克風,但不具備環境降噪
▲ Galaxy Buds+ 將以 149 美金定價推出
而充電盒因應耳機也改為亮面,內部左右耳放置的指示改為橡膠製的銘板而非原本的刻字,內部電池提供額外 11 小時(等同一次充電)的電力,可支援 USB Type-C 有線充電或 Qi 無線充電,藍牙音訊基於藍牙 5.0 ,提供 SBC 、 AAC 與三星自有高音質格式,另外此次也將提供 iOS 版的管理 app ,使 iOS 用戶使用 Galaxy Bud+ 可進行自定義的設定。 Galaxy Buds+ 建議售價 149 美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