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頂尖 1080P 極緻體驗的領航者, AMD RX 5600 XT 動手玩

2020.01.21 10:00PM
照片中提到了PU SE,包含了電腦散熱、汽車、音響器材、汽車設計、電腦散熱

AMD 在公布基於 7nm 與 RDNA 架構的 Navi 系列 GPU 後,陸續推出取代 Polaris 架構的新產品,而在當前的產品布局, AMD 仍在鎖定 1440P 遊戲的 RX 5700 系列與進階 Full HD 遊戲體驗的 RX 5500 XT 之間有個缺口,在今年 CES , AMD 也發表一款用於極緻 Full HD 遊戲體驗的新產品 RX 5600 XT ,而 RX 5600XT 在稍早也正式宣布解禁,北美建議售價 279 美金起。

照片中提到了GDDR6 Game Clock' (MHz) Boost Clock2 (MHZ) Memory Interface、Model、Compute Units Stream Processors TFLOPS,跟N型有關,包含了數、產品設計、角度、屏幕截圖、線

▲ RX 5600 XT 實際上市後的時脈與 CES 公布不太相同

如果從官方的規格來看, RX 5600 XT 與 RX 5700 相當類似,都是採用 36 個 CU 、共 2,304 個流處理器、 144 個 紋理單元構成,唯獨在時脈設定與搭配的 VRAM 大小有所不同,搭載 6GB GDDR6 的 RX 5600 XT 注定在需要更多更大量材質緩衝空間的 1440P 遊戲略顯不足,但反過來說若僅有 Full HD 需求, 8GB 的 RX 5700 則也顯過剩。

照片中提到了S PPHIRE、SE、BIOS SWITOH,包含了電子產品、電子零件、電子產品、電子配件、比例模型

▲金屬強化背板設計

在官方的時脈設定上, RX 5600 XT 預設值是低於 RX 5700 的,不過 AMD 官方目前提供兩種不同的 BIOS ,一是接近原本預設值的" Silent BIOS ",另一則是略高於 RX 5700 的" Performance BIOS ",而這兩者與此次用於測試的藍寶石 SAPPHIER 官方版本 BIOS 設定可能有所不同,是由 AMD 統一提供的。

照片中包含了產品、產品設計、設計

▲採用 2.3 Slot 厚度

以藍寶石 SAPPHIRE 官網的資訊,該張顯卡預設偏向是 Performance BIOS 版的高時脈設定,但或許會有些許品牌考慮到散熱設計與寧靜等因素,使用省電、較安靜的 Silent Bios 設定,不過依照台灣消費者的偏好而言,台灣市場可能較難看到非超頻的 Silent BIOS 版的產品。

照片中提到了RE,跟躲閃有關,包含了保險槓、保險槓、汽車、汽車設計、電子產品

▲單一 8 Pin PCIe 供電

兩種 BIOS 不光只是在時脈有所差異,最高時脈 1,620MHz 的 Silent BIOS 的記憶體傳輸速度為 12GBps , TGP 僅 135W ,最高時脈為 1,750MHz 的 Performance BIOS 記憶體傳輸速度達 14GBps , TGP 達到 160W ,但仍低於 RX 5700 的 180W TGP ;剛好藍寶石這張隸屬 PULSE 系列的 GPU 具備雙 BIOS 切換,也就把兩個 BIOS 刷成不同版本。

照片中提到了S PPHIRE、BIOS SWITCH、PU,包含了汽車、電腦硬件、汽車、電子產品、電子配件

▲具備雙 BIOS 切換

藍寶石 SAPPHIRE 的 PULSE 版 Radeon RX 5600 XT 採用名為 Dual-X 的雙風扇設計,也具備強化鋁背板減少散熱片與風扇導致 PCB 變形的機率,並具備風扇快拆功能,側面 SAPHHIRE 字樣在通電時會發出紅光。卡的長度為 25.4 公分,整體厚度略高於 2 Slot ,達到 2.3 Slot 高的 46.5 公分,寬度就遠高於 PCIe 背板,為 13.5 公分。

照片中提到了AMDA、2HERTSR、ACZCKIG,包含了電腦散熱、硬盤驅動器、電腦硬件、電腦散熱、中央處理器

▲此次搭配的核心平台為華碩 ROG Strix X570-I Gaming

可看到設計上採用單一 8Pin 的 PCIe 供電設計,若是搭配 AMD 自家 8 核心的平台,應該可使用穩定的 450W 電源供應器順利驅動,不過由於此次搭配的 PERFORMANCE BIOS 的 TGP 更高,官方建議搭配搭配 500W 電源供應器更為保險。此次使用的平台為華碩 ROG Strix X570-I Gaming ,搭配 AMD Ryzen 9-3900X ,芝奇幻光戟,技嘉 AORUS PCIe 4 SSD ,以聯力 PC-TU150 裝機。

照片中提到了10 PCMark 10 Professional Edition、PCMARK10、RESULTS,包含了筆記本電腦、中央處理器、15.6英寸、電腦、華碩

照片中提到了10 PCMark 10 Professional Edition、PCMARK10、BENCHMARKS,包含了筆記本電腦、顯卡、Surface筆記型電腦、微軟、電腦

照片中提到了10 PCMark 10 Professional Edition、PCMARK10、НОМЕ,包含了3DMark、顯卡、3DMark、PCMark、筆記本電腦

照片中提到了3DMark Professional Edition、3DMARK、STRESS TESTS,包含了1080 ti時間間諜得分、NVIDIA GeForce GTX 1080 Ti、NVIDIA GeForce GTX 1080、超頻、3DMark

照片中提到了3DMark Professional Edition、3DMARK、STRESS TESTS,包含了rtx 2060時間間諜、NVIDIA GeForce RTX 2060、NVIDIA GeForce RTX 2060超級、3DMark、超頻

照片中提到了3DMark Professional Edition、3DMARK、RESULTS,包含了gtx 1070罷工、GeForce 10系列、3DMark、GeForce、英偉達

照片中提到了3DMark Professional Edition、3DMARK、RESULTS,包含了3DMark RX 5700 XT、AMD Vega、訊景Radeon RX 5700 XT、AMD Radeon Navi RX5700、AMD Radeon RX 5700 XT

照片中提到了基準測試結果、LIMEX、幀數得分,包含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基準測試結果、二次世界大戰、基準測試、世界大戰、武爾坎

 

照片中提到了基準測試結果、LIMEX、幀數得分,包含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基準測試結果、二次世界大戰、基準測試、殭屍、世界大戰

照片中提到了效能測試結果解析度:、1920 x 1080、10.0.42233316433111121 12預設配置:,包含了幽靈行動荒野基準、湯姆克蘭西的幽靈行動荒野、湯姆克蘭西的幽靈行動斷點、湯姆克蘭西的幽靈行動、基準測試

照片中提到了山頂:60.00 FPS Imin: 56.07, max: 63.86)、敘利亞:60.00 FPS (min: 38.73, max: 95.93]、地熱山谷:60.00 FPS (min: 57.33, max: 62.25],包含了黑暗、產品設計、屏幕截圖、牆紙、牌

照片中提到了基準測試摘要、硬體設定、摘要,包含了齒輪5基準、齒輪5、Advanced Micro Devices公司、Xbox One、Radeon

照片中提到了OCINEBENCH R15、by MAXON、OpenGL,跟高加索大學有關,包含了cinebench rx480、Cinebench、顯卡、中央處理器、基準測試

照片中提到了FINAL FANTASY XV WINDOWS EDITION BENCHMARK ver 1.2、English、FINALEANTASY. XV,跟Square Enix公司有關,包含了最終幻想7、最終幻想十五、顯卡、基準測試、個人電腦

照片中提到了FINAL FANTASY XV WINDOWS EDITION BENCHMARK ver 1.2、English、FINALEANTASY. XV,跟Square Enix公司有關,包含了最終幻想7、最終幻想十五、顯卡、基準測試、圖形處理單元

▲搭配 Silent BIOS 的表現

在測試成績部分,可先看到採用 Silent BIOS 版本的表現,由於體質架構的關係,即便預設時脈低於 RX 5500 XT , RX 5600 XT 仍在較低的 BIOS 之下有更好的表現,顯見 CU 、劉處理器的數量明顯帶來效果的正成長,同時,若玩家多數以 Full HD 遊戲為主,也就不用擔心 6GB RAM 對於 3A 等級遊戲遇到大量材質而導致 VRAM 不足的情況。

照片中提到了10 PCMark 10 Professional Edition、PCMARK10、RESULTS,包含了筆記本電腦、華碩、玩家共和國、中央處理器、台式電腦

照片中提到了10 PCMark 10 Professional Edition、PCMARK10、НОМЕ,包含了筆記本電腦、顯卡、筆記本電腦、Advanced Micro Devices公司、玩家共和國

照片中提到了10 PCMark 10 Professional Edition、PCMARK10、RESULTS,包含了筆記本電腦、玩家共和國、華碩、遊戲機、中央處理器

照片中提到了3DMark Professional Edition、3DMARK、BENCHMARKS,包含了1080 ti時間間諜得分、NVIDIA GeForce GTX 1080 Ti、NVIDIA GeForce GTX 1080、超頻、3DMark

照片中提到了3DMark Professional Edition、3DMARK、BENCHMARKS,包含了rtx 2060時間間諜、NVIDIA GeForce RTX 2060、NVIDIA GeForce RTX 2060超級、NVIDIA GeForce RTX 2080、3DMark

照片中提到了3DMark Professional Edition、3DMARK、RESULTS,包含了gtx 1080罷工、GeForce 10系列、NVIDIA GeForce GTX 1080、3DMark、英偉達

照片中提到了3DMark Professional Edition、3DMARK、RESULTS,包含了rx 5700罷工、訊景Radeon RX 5700 XT、AMD Radeon RX 5700 XT、AMD Radeon Navi RX5700、3DMark

照片中提到了基準測試結果、LIMEX、幀數得分,包含了5700xt벤치、訊景Radeon RX 5700 XT、基準測試、Advanced Micro Devices公司、AMD Radeon RX 5700 XT

照片中提到了基準測試結果、LIMEX、幀數得分,包含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基準測試結果、二次世界大戰、武爾坎、殭屍、基準測試

照片中提到了山頂:60.00 FPS Imin: 50.21, max: 74.48)、敘利亞:60.01 FPS (min: 41.97, max: 74.79]、地熱山谷:60.00 FPS (min: 57.50, max: 62.04),包含了黑暗、AMD銳龍5 1600X、黑白-M、寶麗、產品設計

照片中提到了效能測試結果解析度:、1920 x 1080、10.0.4223331643311112112預設配置:,包含了幽靈行動荒野基準、湯姆克蘭西的幽靈行動荒野、湯姆克蘭西的幽靈行動斷點、湯姆克蘭西的幽靈行動、基準測試

照片中提到了基準測試摘要、硬體設定、摘要,包含了기어즈5벤치、齒輪5、基準測試、雷岑、GeForce

照片中提到了OCINEBENCH R15、by MAXON、173.94 fps Run,跟瓦錫蘭有關,包含了e5 2695v3電影院、中央處理器、Advanced Micro Devices公司、英特爾酷睿i7、英特爾

照片中提到了FINAL FANTASY XV WINDOWS EDITION BENCHMARK ver 1.2、English、FINALEANTASY. XV,跟Square Enix公司有關,包含了最終幻想7、最終幻想十五、顯卡、基準測試、個人電腦

照片中提到了FINAL FANTASY XV WINDOWS EDITION BENCHMARK ver 1.2、English、FINALEANTASY. XV,跟Square Enix公司有關,包含了最終幻想7、最終幻想十五、顯卡、最終幻想十四、基準測試

▲ RX 5600 XT 搭配 Performance BIOS 測試表現

切換到 PERFORMANE BIOS ,則可看到性能有顯著的增長,且整體表現並不遜於定位更高一些的 RX 5700 ,筆者推測若核心體質夠好,應該有機會藉由超頻達到 RX 5700 的性能水準,不過 2GB 的 VRAM 容量差距就是先天無法彌補的特色,但還是回到老話一句:如果也沒打算在 2K 等級特效全開,基本上就不是問題。

照片中提到了SHOW DETAILS、65.00 (

▲ Silent BIOS 最高溫也控制在 65 度左右,風扇聲音安靜

照片中提到了3DMark Professional Edition、3DMARK、STRESS TESTS,包含了屏幕截圖、顯卡、電腦機箱、華碩、玩家共和國

▲  Performance 版本 BIOS 溫度落在 65 度左右,不過風扇聲明顯較大

而這樣的整體表現以純遊戲玩家的需求可說是可圈可點,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 Performance BIOS ,溫度仍控制在 65 度內的層級,不過實際使用時風扇的聲音仍會較 Silent BIOS 高一些,仍見台積電 7nm 製程加持下對於核心溫度確實有相當大的幫助。

照片中提到了S PPHIRE、PUL SE、BIOS SWITCH,包含了電子產品、電腦硬件、電子產品、電子配件、電子樂器

▲若能落於台幣 8,000 元應該很有競爭力

如果以當前台灣 RX 5500XT 與 RX 5700 的價格,則較合理價位預期落在 8,000 台幣起會有較好的競爭力,若過於接近萬元,雖然效能表現與 RX 5700 看齊,不過 RX 5700 仍有先天性能仍略高些許與多了 2GB VRAM 等特色,但可見 RX 5600 XT 的上市,將會為消費者提供在 Full HD 特效全開下優秀性價比的新選擇。

1 則回應

  • AMD整合好CPU跟GPU的筆電呢?
    2020-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