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引進無人機巡電塔 現場資料取得更快 保障人員更安全

2020.01.14 05:55PM
照片中包含了輸電塔、希望電廠、台灣電力公司、輸電塔、2017台灣停電

台灣有將近二萬座電塔,過去只能透過人力巡迴檢查,去年起台電引入無人機巡檢電塔,再搭配自動化的監測設備,例如透過小型紅外線影像測溫度後直接回傳,大幅提升效率。遇到天災過後如果人力無法直接到達電塔,也可以派無人機前去觀測,回傳第一手資料,也顧及台電人員施工安全。以下為中央社全文:

延伸閱讀:阿里山無人機運送貨物測試成功:10分鐘送達血清救人更重要

台灣有將近2萬座電塔,巡檢電塔得花費大量人力及時間,為免發生如2017年和平電廠電塔倒塌,造成大停電等意外,台電從去年開始以無人機巡檢電塔,搭配自動化監測設備,即時掌握電塔狀態。

電塔是串起全國電網的核心關鍵,目前全台有將近2萬座電塔,搭起超過1萬3000公里的輸電線路,但若電塔發生事故或故障,民眾用電將受影響,如2017年7月30日尼莎颱風造成花蓮和平電廠的電塔倒塌,全台累積停電戶數高達58萬戶,限電危機一觸即發。

台電今天發布新聞稿指出,過去電塔巡檢只能仰賴人力,台電去年首度導入無人機協助電塔智慧巡檢,搭配自動化監測設備,全面掌握電塔即時狀態。

台電說明,輸電線路連接處有螺絲及壓接點,若螺絲鬆動就會造成阻抗會變大、容易發熱,當溫度過高恐致線路斷裂,甚至影響供電。

以往是台電人員手持紅外線影像儀設備走到輸電線下測溫,再將記錄帶回辦公室判讀。不過,台電說,現在只要用無人機搭載小型紅外線影像儀測溫即可,不僅免派出人力,也省下往返時間,且無人機也可取得較好的測量角度。

台電目前已將無人機運用在河口、湖中間等交通不易到達的地區,當線路臨時發生問題,無人機可協助即時確認,安全且快速拿到第一手資料,也縮短掌握設備現況的時間。

此外,許多電塔座落山區,常因信號太弱影響監測資料傳輸,台電現正嘗試在電塔架設兼具地線功能與通信傳輸的複合光纖架空地線(OPGW),加上無線通訊,可讓資料傳輸比4G更穩。

[圖片:台電 / 文章授權:中央社]

6 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