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自行開發的單體打造高階聆聽體驗, NUARL N6 、 N6 Pro 動手玩

2020.01.09 06:52PM
照片中提到了NUARL、NUARL、NUARL,包含了硬件、產品設計、產品、設計、電腦硬件

日系的精緻設計,平實的價格與良好的音質,使得 NUARL 很快在日本真無線耳機市場竄紅,而他們最新的高階耳機 N6 與 N6 Pro 可說是來勢洶洶,特別強調採用 NUARL 自行開發的單體、電路與殼體設計,務求提供市場兩款高階、以音質為主打的真無線耳機產品,其名稱 N6 也是源自 NUARL 自行開發的單體系列代號 NUARL DRIVER [N6]  。

NUARL 在去年春季為了追求更具品牌特色的旗艦產品,在新款的有線耳機 NX30A 與 NX310A 導入新設計的 NUARL DRIVER [N6]  單體,而 N6 與 N6 Pro 所使用的單體,就是源自 NUARL DRIVER [N6]  計畫中的延伸,考慮到針對有線耳機的單體振膜特質以及真無線耳機結構的特性, N6 與 N6 Pro 也自振膜材質與結構重新打造 NUARL DRIVER [N6]  。

NUARL DRIVER [N6]  單體設計透過磁氣迴路設計降低磁體熱衰竭現象,並搭配鈦金屬單體提供明亮、強勁的聲音,不過為了因應真無線耳機的特性, NUARL 在兩款耳機的  NUARL DRIVER [N6]  並未使用 NX30A 、 NX310A 的鈦合金振膜,鈦合金振膜除了癖性較重外,也不利對電力錙銖必較的真無線耳機設計。

照片中包含了五金配件、產品設計、設計、角度、產品

▲ N6 系列的耳翼具有定位卡榫設計

為了符合真無線耳機的特性, N6 所搭配的  NUARL DRIVER [N6]  v3 單體採用基於 PEEK 材質基底搭配 TPE 與蒸鍍鈦皮膜構成 PTT 多層皮膜震動板,而  N6 Pro 搭配的 NUARL DRIVER [N6]  v5 則是以單壁式奈米碳管搭配 PEEK 構成 SWCNT 複合振動板。兩款耳機也藉由多層複合振膜的方式,提供符合真無線耳機驅動力、同時又差異化的聲音特質。

另一個提升音質的重點則是獨特的模組化設計,由於真無線耳機的形狀、殼體材質、電路機構等,對追求高音質都會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為了消弭結構先天的不利因素, NUARL 以將單體模組化的方式作為結構設計,利用把單體包覆在銅製的框體中,可作為抑制振動與協助單體散熱的結構,並且減少周遭材質、機構對聲音的影響。

▲ N6 系列具備實體三鍵

至於在線路設計的部分, NUARL 並未強調在既有的藍牙線路中加入獨立擴大晶片一類的設計,而是回歸最基礎的電路設計與規劃,盡可能在有限的內部空間將每個元件與印刷電路板的走線微調,使其能夠有更好的連接穩定與減少電路噪音,這是一項細微、效果不見得明顯的工作,不過對於追求更好的音質,元件的分布與電路走線確實是能發揮錦上添花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 NUARL 也活用 QCC3020 藍牙平台的 DSP 功能,借助單體結構模組化的穩定性與數位音訊調整, NUARL 透過調整 DSP 的方式,使前端訊號透過 DSP 補正後,能與單體發出調音師所預期的聲音表現。

照片中包含了頭戴式耳機、頭戴式耳機、產品設計、耳機、設計

▲ N6 體積較前旗艦 NT01AX 略大

雖然從外觀上, N6 與 N6 Pro 與先前的旗艦款 NT01 系列類似,不過實際尺寸則更大一些,這也是為了追求高音質加入模組化單體後的結果,畢竟雖帳面上都是 6mm 大小,但加上外層的銅框後也多少使尺寸變大,不過重量僅稍稍自 5 克變成 7 克,加上優異的耳翼設計,戴在耳上仍相當舒適。

另外,雖說多數的真無線耳機考慮到機構設計與操作的便利性,多以單鍵搭配多次按壓與長、短按等提供遙控操作,不過 N6 與 N6 Pro 則導入三鍵設計,除了操作較單鍵更直觀外,左右耳都能提供全功能的操作,不會像部份真無線耳機將音量與選曲分開在不同邊的耳機,即便是只使用單耳接聽電話時也能不需思考拿出其中一耳使用。

照片中提到了NUARL、NUARL,跟NuvaRing、NuvaRing有關,包含了硬件、音響器材、產品設計、設計、產品

▲上蓋內側有泡棉保護

而 N6 與 N6 Pro 的充電盒則秉持小巧、緊湊的特色,並在上蓋與內層、耳機上蓋的接觸處加入緩衝材質,降低開闔可能產生的刮傷情況,充電採用主流的 USB Type-C 介面,正面的電量指示燈隱藏在霧黑色的飾板內,開啟上蓋與充電中皆會有橘紅色的電量顯示。不過由於外觀採用皮革漆材質處理,在潮濕高溫的台灣是否久了會剝落是筆者比較擔心的。

雖說 N6 與 N6 Pro 的外型幾乎相同,不過 NUARL 仍在側面飾板配色使兩者不同,共通的黑色方面, N6 採用鋼琴亮黑, N6 Pro 則選擇消光色,而特殊色則為 N6 提供銀色, N6 Pro 為酒紅色,此次筆者測試的 N6 為鋼琴亮嘿, N6 Pro 為酒紅色,兩者不至於產生混淆;至於充電盒與耳基側板字體也略有不同, N6 採銀字,而 N6 Pro 則是金字。

照片中提到了NUARL、NUARL,跟NuvaRing、NuvaRing有關,包含了健康與美麗、產品設計、健康、產品、設計

▲ N6 的充電盒為銀色字體、 N6 Pro 為金色字體

雖然 N6 與 N6 Pro 在名稱以 Pro 做為區別,不過筆者認為 N6 Pro 的 Pro 倒也不是指專業的 Pro ,若以兩者聽感的差別筆者認為應該較像是對耳機、音樂聽感更有概念的發燒樂友的均衡感進行調音, N6 雖在細膩度相較 N6 Pro 略差一些,不過在感受到細節資訊差異前,應該會感受到兩者在特質上的差別。

照片中提到了NUARL,跟MAC化妝品、Numi有機茶有關,包含了頭戴式耳機、頭戴式耳機、產品設計、設計、特寫

▲ N6 的調音偏向低頻較多的 V 型,中頻凹陷感較明顯

N6 的調音風格,是典型低頻較高的 V  字曲線,著重在高頻與低頻的表現力,故對於主流流行音樂的愛好者,能夠沉浸在強烈的低頻動態下,聲音的特質偏向厚重,低頻的量感略多,不過下潛不深,人聲明顯後退,同時人聲的尾韻延伸感不太明顯,而在音量上則需要切到較高一點的音量。

而 N6 Pro 的風格則顯然是以發燒友重視的三頻均衡感為主,其細節的資訊量比起 N6 多出不少,不僅能聽到微量聲音的變化,亦能進一步感受到人聲與樂器之間能夠有更明確的空間安排,立體感遠較 N6 來的理想,同時人聲也更具透明度,更容易聽到歌手的演唱技巧,同時低頻的量感雖較少,但下潛的幅度卻有相當不錯的水準。

照片中提到了NUARL,跟Numi有機茶有關,包含了硬件、產品設計、設計、字形、特寫

▲ N6 Pro 採三頻均衡的自然走向

若重視細節與空間的耳機玩家,會在比較後發現 N6 比起 N6 Pro 來的晦暗、分離度較差的情況,筆者以 " Soil & Pimp " Seastons 的" Mature "、還有歌手 Aimer 的"蝴蝶結"進行兩款耳機的交叉對比,若使用 N6 則各項樂器有著較為混亂、難以分辨位置的感覺,同時金屬樂器的光澤感也較差,然而 N6 pro 則能進一步呈現較接近真實樂器與演奏的表現感。

 

雖然 N6 與 N6 Pro 外型設計相近,也都採用 Nuarl 開發的 NUARL DRIVER [N6] 系列單體與模組化結構,但藉由單體材質的不同,兩者明確的呈現兩種風格迥異、但同樣音質出色的特質,為喜愛不同音樂的愛好者提供分眾的選擇,同時獨立三按鍵設計也使得透過耳機控制功能變的直覺,也是重視音質的音樂愛好者值得一試的真無線耳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