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台灣網路報告重點:1.全國上網人數超過2,000萬 2.最後一成未上網人口為65歲以上 3.大多網站可能有資安漏洞 4.金融科技的領頭羊為行動支付。
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Taiwan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 TWNIC)今天公布「2019年台灣網路報告」,調查報告首度採用雙底冊 (Dual Frame) 調查方式,同步執行市話與手機電訪,調查結果推估全國 12 歲以上上網人數達 1,898 萬人,而全國上網人數經推估已高達 2,020 萬。
整體上網率達 85.6%;家戶上網部分,推估全國家庭可上網有 793 萬戶,全國家戶上網比例達 90.1%;主要上網方式為寬頻上網,比例高達 89.3%。調查顯示 12 歲以上個人曾經上網率今年達到 89.6%,為歷年最高,推估全國上網人數也是首次突破兩千萬人,上網率增加較多的年齡層為 55 歲以上族群,共增加兩成。
高普及網路使用率驅動台灣邁向數位行動化社會,但更完備的法律規管與使用者權利亟需解決。從調查發現:台灣的高度網路普及率,已為台灣在經濟、社會、文化帶來新一波的發展動力與契機。然而,在數位行動化社會成型的當下,具備完善的網路基礎建設、行政便民的數位化政府、活絡繁茂的電子商務活動,但也同時引發在數位虛擬社會中亟需解決的網路治理,法律規管與數位落差等重要網路議題。
調查發現有一成民眾仍未上網,其中在 65 歲以上占 39.0%,南部地區占 13.5%,縮短數位落差的最後一哩路,主要仍集中於年齡與區域二項主要因素。
台灣民眾過度倚賴網路進行各種活動,但在活絡的網路活動中仍潛藏安全隱憂。調查發現指出:台灣超過八成以上的民眾使用網路以滿足在社交、娛樂、資訊、溝通等使用需求。
然而,網路活動潛藏安全隱憂,調查也指出:目前台灣多數網站依舊存在基本漏洞,主要是因為台灣大型企業、中小企業等網站數量眾多,不一定每個系統都會經過嚴謹的檢測,更因為外包商品質難以管控的問題,導致網站常見各種基本漏洞,恐被攻擊者輕易利用進行各種攻擊。而更值得注意的是,擔心網路詐騙及個資外洩是台灣網路使用者最關切的安全威脅,但對於資安付費防護的意願卻仍低。
電子支付用戶快速成長激化台灣金融科技,由虛實接軌、跨域整合實現無現金社會,但國際行動支付品牌攻台灣前二名搶食電子支付大餅、以及如何打造安全與便利使用環境,仍待政府與產業共同思考。
調查發現指出:現今行動支付市場競爭激烈,有效的結合數位與實體服務,由虛實整合相互帶動發展,以垂直與水平整合出的電子商務服務,跨域合作打造更完整的無現金社會生活,藉由行動支付靈活之財務金融科技,將為台灣開啟新網路商機。
然而網路經濟服務環繞更高的資安風險、並更需要使用者信賴,調查發現即使已經是行動支付的使用者中,仍認為便利性有提升空間,如何讓行動支付產業成為藍海市場,正在考驗政府與產業的發展策略。
數位經濟活絡,網購率雖未改變但含金量增加,善用高使用率的社群力量與內容媒體能帶來新契機。調查發現網購市場營收持續增加,然而產業面臨獲利不易、環境變遷快速、競爭激烈等困境,即使網購率未增加,但消費者含金量提高,表示更活絡的數位經濟正在發生,產業面臨質與量待提升的挑戰。
在即將進入聯網飆速的 5G 時代,奠基在高使用率的社群與內容媒體,勢必會有更靈活的應用與更高的黏著度,善用各服務特性進行跨域合作與分眾,擴增產值並發展購物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