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電影大量使用CG(Computer Graphics)畫面,舉凡阿凡達、星際效應、復仇者聯盟等片都是如此。明年由湯姆克魯斯主演的捍衛戰士:獨行俠(Top Gun: Maverick),除了用CG輔助外,為了讓電影更加寫實,劇組要演員親上F/A-18拍攝高G動作。其實早在1986年的捍衛戰士,劇組就曾要演員登上F-14拍攝,但受限於早年的訓練不足,演員上去多少會暈機,拍攝畫面難以使用。這次獨行俠要玩真的,演員都上去體驗真的高G飛行動作。
▲近年最期待的懷舊片,捍衛戰士:獨行俠。
CG模仿不來的真實反應
1986年拍攝的捍衛戰士,當時曾讓演員上F-14飛行拍攝,無奈演員畢竟不是真的飛行員,暈吐在機上的也不少。只好在片場搭設機艙畫面,並要片場人員搖擺機艙,所以在當年的影片中可以看到有些不太搭得起來的動作,原因就在這裡。但第一集也非全棚內拍攝,部分是Top Gun教官的真實飛行影像,以及美國海軍支援的真實影像,然而34年過去了,CG也成熟發展到以假亂真的地步。不過或許是要雪恥,這次要再挑戰高G的飛行動作。
為什麼要用實機拍攝而不是CG?湯姆克魯斯表示:臉部肌肉因重力扭曲是演不出來的,真實環境下的高G動作,能夠呈現飛行員的真實反應與感受,這大概也是電影史上少數真的用現役戰機、演員親上火線拍攝的商業片。
當然為了讓演員能親上戰機拍攝,美軍應該也花了不少時間協助訓練,演員平時就要在地面上接受高G訓練,上了飛機才能展現演技而不是暈機。從派拉蒙的幕後製作影片中不難看出,演員的反應十分真實,不是演出來的反應。當然,演員們雖然乘坐戰機但駕駛的還是現役飛行員,話雖如此,坐後座演出高G反應,也是個苦差事就是了。
▲有美國海軍協助,畫面可由現役戰機內外拍攝,而非CG呈現。
▲高G動作下演員的表情與肌肉是無法「演」出來,是最真實的飛行體驗。
▲阿湯哥認為在棚內演不出那種高重力下的扭曲感,親上飛機最真實。
美軍最強招募影片
1986年第一集上映後美國海軍入伍人數因此增加,每個人都想駕駛F-14變成獨行俠。大概也是美軍史上第一次不是因為戰爭,入伍人數暴增的狀況。當年海軍入伍宣傳片還改的極像是電影的山寨版,連配樂都跟Danger Zone十分相似,也讓同是開飛機的美國空軍很吃味。
美軍向來有跟好萊塢合作的慣例,只要能有宣揚國威、促進募兵的作用,軍方公關部門大多會對劇組大開方便之門。陸軍、海軍、空軍、海陸都有類似的合作案例,舉例來說,2001年的黑鷹計畫片方出資300萬美元就租到黑鷹直升機,還有大量現役人員做臨時演員。
有了1986年的經驗,美國海軍當然不會錯過這次的好機會,可以預料到片中有許多場景都是由現役戰機、設備、人員拍攝。以F/A-18飛行場景來說,光是1架戰機劇組就動用6台IMAX攝影機拍攝不同的角度,相信這部會是很值得老影迷進場觀看的作品。
▲有了美國海軍支援,上航艦、上戰機都沒問題。
▲劇組直接在航艦甲板拍攝,對美軍來說這也是雙贏的局面。
▲當年的捍衛戰士連航艦人員的動作都讓人覺得很帥,附帶一提,航艦甲板上的人員用衣服顏色區分工作內容,綠色的主要是負責攔截索、彈射戰機的人員。
▲儀錶板上架了多台IMAX攝影機,全機共架了6台拍攝不同角度。
▲由攝影機拍攝的各個角度,後製時再選擇最佳的角度。
▲另一個多角度的場景,這是在機棚內。
2020年暑假上映 給你錢 趕快出
捍衛戰士獨行俠預計於2020年暑期上映,這次是敘述在美軍混了34年還升不上,或者說故意不升上將軍的傳奇飛行員獨行俠。可能是熱愛飛行,也或許是個性得罪太多高層,在上校階級徘徊的獨行俠湯姆克魯斯,究竟能帶給我們多少回憶與期待,等明年上映就知道,希望能帶給我們第一集的感動。
▲捍衛戰士當然不能少了阿湯哥騎機車的帥氣畫面,這次也有追逐戰機的影像。
▲34年過去,美國海軍主力戰機也從F-14變為F/A-18。
▲還是當年的F-14最對味,這次或許是為了懷舊,也有多個F-14場景。
▲劇組實際拍攝戰機低空掠過的畫面,現場衝擊力道很大。
▲艾德哈里斯也真的老了。
▲57歲的湯姆克魯斯依舊帥氣,就等你2020年上檔。
#Day1 pic.twitter.com/7jjPL277Es
— Tom Cruise (@TomCruise) May 31, 2018
▲看看幕後的製作花絮,這次演員真的不是在綠幕前裝模作樣,而是真的飛行場景。
27 則回應
是否該找他拍全面啟動或者星際大戰之類的(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