徠卡在 2015 年推出品牌第一款採用無反光鏡搭配 35mm 片幅的相機 SL ,為原本除 APS-C 片幅的 Leica T 家族之外擴充無反光鏡系統陣容,而隨著無反光鏡技術在 Sony 推波助瀾之下迅速成長,徠卡也攜手 Panasonic 、 Sigma 組成 L 接環陣線,以集團力量豐富接環生態資源,在 Panasonic 推出 S1 系列之後,於 2015 年就發表的 SL 也顯得有點老態,在今年徠卡也為其推出後繼的產品 SL2 ,稍早也應台灣徠卡之邀在徠卡之家拍攝與快速體驗 Leica SL2 。
▲ SL2 正面與 SL 差異不大
▲機背按鍵配置大幅調整
▲機頂第二資訊視窗採高反差顯示
▲雖然機身較傳統 DLSR 纖細,不過機身並未刻意微縮,而是以操作性與握持感為重
▲電子觀景窗的屈光度調節環採復古設計
▲符合專業使用者需要的雙記憶卡
▲前轉盤位於機頂
SL2 外型與 SL 相仿,從正面看過去並未大幅變動基本設計,採用機頂前轉盤、拇指區後轉盤的設計,機身厚度拜無反光鏡機構相當纖薄,不過並未刻意縮減機身高度,搭配大型化握柄,男性使用時也不必擔心小指懸空,進一步提升搭配大型鏡頭的穩定性,同時也具備雙記憶卡,滿足職業用戶對數據可靠的需求。
而 SL2 與 SL 最大的差異在於機背的按鍵配置,採用與徠卡數位旁軸較接近的左側三鍵,搭配觸控螢幕與可直接與對焦點連動的蘑菇頭,使其具備簡單、直覺的操作感,不過德國人的操作邏輯畢竟與日本人還是略有不同,但使用一兩分鐘後即可上手。
▲感光元件為 47MP 取代 SL 的 24MP 元件
SL2 在內在大幅更新,採用一張全新的 47MP 高畫素元件,也似乎更符合徠卡玩家對於高畫質的需求,同時機身具備五軸防手振技術,可搭配鏡頭構成複合式防手振;另外電子觀景窗採用 576 萬畫素高解析度、 120fps 的產品,提供與元件影像高速同步且宛若光學觀景窗的視覺,此外, SL2 也支援類似 Sony 的多張合成,可達最高 108MP 。
▲此次試拍搭配的是 APO-SUMMICRON-SL 35 f/2 ASPH.
此次也藉機在徠卡之家進行簡單的試拍,搭配的鏡頭是 APO-SUMMICRON-SL 35 f/2 ASPH. ,這也是徠卡當前五款 Premium 定焦鏡當中的其中一款,今天也與台灣徠卡之家的人員閒聊,他提及當前五款鏡頭當中的 SUMMILUX-SL 50 f/1.4 ASPH. 可能因為體積、口徑較大、市場接受度遠不及 APO-SUMMICRON-SL 50 f/2 ASPH. ,有可能會停產;不過徠卡有規劃接下來會再增加採用 67mm 口徑的定焦鏡群
▲試拍照片受限圖庫系統僅能提供縮圖...
雖然受限於當前圖庫系統僅能提供縮圖,不過 SL2 搭配 APO-SUMMICRON-SL 35 f/2 ASPH. 所拍出的影像品質令人相當滿意,此次使用的色調彩色為標準、黑白為高對比,其中在徠卡之家的彩色藝廊照片為 ISO 6400 拍攝結果,在高 ISO 的表現也相當乾淨、保有細節,而這款鏡頭在全開光圈下可營造柔美的散景效果與焦點銳利度,此外對焦系統相當迅速,一掃多年前筆者短暫使用 Leica T 溫吞的對焦感,不過在有樹葉與背景的混合情境下,縱使選擇中央點對焦,對焦系統仍選擇以背景為優先對焦點這點筆者覺得較為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