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陽 Kymco 在連續兩年的米蘭機車展會接連公布兩款隸屬 Project NEX 的電動重機計畫,第一年的 SuperNEX 以仿賽外型與強調極致性能作為賣點,而今年則是以街車外型的 RevoNEX 作為主軸,如果以吸睛度而言, SuperNEX 自然是酷炫許多,然而光陽卻在今年發表 RevoNEX 的最後,宣布 RevoNEX 將在 2021 年市售化,反觀 SuperNEX 則還未有具體的量產計畫。
現在市面上已經有多款採用重車外型的電動車產品,撇開可能徒有外型、但性能不見得有重車水準的低價車款不說,至少台灣市場也曾有業者引進來自美國的 Zero ,亦不乏如與本田關係匪淺的無限推出的電動重車賽車"神電",或是師法 Fomula E 的二輪賽事 Moto E 的出現,如果單純追求性能,重車的外型確實會比起速可達設計更有助於做出性能車款,主因還是來自車體結構設計。
以目前電池與馬達的技術來看,要能夠輸出充裕的動力,電池的輸出功率就顯得相當重要,當前多款高階電動汽車皆是以高壓電池搭配大功率馬達達到高性能與長續航力,不過大量的電池也連帶使車重比起傳統燃油車更高,然而機車相對汽車的空間限制又更大,也導致市場上的電動機車發展方向還未有較為明確的方針,充電或是換電孰優孰劣也很難有定論,或許在電池可用空間受限的速可達領域,以台灣當前的市場情況,換電確實有其魅力所在,然而大量的換電車款也挑戰統一電池規格與電池供應站的布局。
▲重型機車外觀設計能將原本油箱與引擎的空間挪給電池,照片為 Harley-Davidson 的 Livewire
然而把目標換到重型機車上,以重型機車為外觀的電動機車不需要速可達的踏板設計,加上電動化之後,自油箱到引擎等同留下大量的空間可放置電池,同時使用者也不像速可達族群需要車體內一定程度的置物空間,也使得重型機車轉化為電動車技術後,相較速可達有更多發揮的空間,可以安裝大型的固定電池以及更充裕的散熱機構,如此一來也容易達到提升性能的目的;當然,也因為採用尺寸與重量都更驚人大功率電池,相較輕型速可達,重型機車設計的電動車自然就不太可能採用換電,不過相較換電需要有一定市場規模的統規電池,充電設計的車款多半能夠透過更換充電座與充電線路對應不同系統 。
如果就消費者對機車設計的刻板印象,仿賽車款往往給消費者追求性能、速度極高的特質,但達到內燃機車款的最高速度,也是當前馬達技術較難以克服的部分,即便是當前幾款強調性能的電動汽車(扣除針對比賽設計的車款),也鮮少把極速拿來說嘴;然而電動馬達最大的優點在於低速扭力特性,馬達可在相當初期就輸出驚人的扭力,也有助於使車輛加速反應快,有著低速大扭力、起步反應迅速,巡航速度達到一定水準等特性的電動重型機車,也可符合多半消費者對於重型街車的刻板印象,且大功率電動馬達也達到媲美當前燃油街車的低速扭力相對使電動馬達達到頂級仿賽的速度來的更容易。
▲川崎 Kawasaki 的實驗車也搭載四速變速系統
在此次光陽的發表活動以及後續與光陽董事長柯勝峯的訪談上,柯勝峯董事長對於 RevoNEX 的上市計畫也本著以"發揮當前電動馬達技術優勢"為出發點所規劃,同時,柯勝峯董事長也數度提及,若要使電動馬達能夠兼具低速扭力與尾速,變速箱的機構是關鍵,故 RevoNEX 仍搭載六速的變速系統;無獨有偶,與光陽有戰略合作關係的日本川崎 Kawasaki 在米蘭車展展示的電動重機機構概念車,也看到有著四速變速機構,可見以車廠的經驗,透過變速箱機制提高尾速應該是接下來電動重機發展的重要課題,只是幾個檔位才夠,就還待市場證實。
當然,若不管耐用度,就既有技術打造一款速度極快的電動仿賽應該是不成問題的,如無限神電、 Moto E 等競賽專用車,都有著量產電動車款難以望其項背的性能,只是單純追求極致的車款能否經得起一般日常使用的考驗?恐怕熟知賽車特質的玩家也是心裡有數,就光陽當前仍針對主流市場造車的出發點而言,也不可能推出不切實際、不講求耐用的"浪漫產品",只是目前看到的 RevoNEX 雖然不像去年 SuperNEX 只是個概念意象,台上的 RevoNEX 會動、會跑,但仍未達到光陽的理想值。
柯勝峯董事長當時也在訪談提到, RevoNEX 目前還有許多的課題要解決,其一就是從會動、會跑達到真正的高性能、穩定,以及為了滿足傳統機車愛好者的聲浪系統,其次還有電子設備、馬達與電池的安規測試要解決,以至於光陽才會把 RevoNEX 的上市目標設定在兩年後;不過聲浪系統可說是從內燃機轉化到電動世代的一大矛盾,畢竟相對的寧靜原本就是馬達的特質,只是習慣了內燃機運作特性的重型機車愛好者多半還是不太喜歡馬達運轉的高頻聲,且撇開電動車不說,甚至一些標榜運動性的汽車也為了兼顧噪音檢測與駕駛的聽感,索性透過引擎室收音、藉由車內音響強化聲浪效果。
▲比賽用車對於耐久度的要求與民用車款認知有相當大的不同,照片為 Moto E 賽車
但回到現實,這些消費者喜好產生的矛盾點或許短時間難以扭轉,以近期發表高性能電動車 Taycan 的保時捷為例,除了外型特色以外,也在命名方式採用根本與電動車無關的" Turbo ",雖然荒謬,但認真思考就會覺得" Turbo "兩字對於傳統保時捷的愛好者是多神聖的指標,換回以傳統燃油機車起家的光陽,恐怕會在電動重型機車加入聲浪模擬,根本原因也是相當接近。
電動機車的世代也如同電動汽車的發展一樣,將會是許多新興品牌竄起的新世代,不過也由於電動機車相較電動汽車的發展更處於前期,在接下來的幾年也勢必會有劇烈的動盪,而傳統燃油機車品牌也開始思索如何在下一個世代持續生存,它們對於一款機車應有的基本機構認知就成了相當重要的關鍵,至於光陽的課題,即是如何把新世代的電動技術與特性,與光陽多年發展機車工藝技術相互結合,創作出讓消費者能夠滿意的產品,而 RevoNEX 的上市計畫,也將會是光陽的重要挑戰。
6 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