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回到 2012 年,過去幾年,Microsoft //Build 和 Intel 最核心的 IDF 雖然場地不見得在同一個,卻總是安排的時間很接近,方便與會者直接請一週公假,然後一次上完「 Wintel 」神教的信徒大會。結果,當年台灣科技業整個暑假的茶餘飯後八卦,全部圍繞在 Wintel 聯盟是否真的要崩解這件事情上面。
看其他經典技研堂筆電:華碩EEEPC、IBM ThinkPad 蝴蝶機、SONY Vaio UX50、Panasonic Toughbook以及MBA。
Surface 是微軟公司第一個電腦硬體
那幾年,我們都知道 Microsoft 和 Intel 已經像是貌合神離的夫妻,表面上光鮮亮麗,實際上經常明爭暗鬥。結果,2012年10月30日,Microsoft 微軟公司驚天動地的宣佈在 //Build Event 上大手筆贈送 Microsoft Surface RT 。
Surface RT 採用的 NVIDIA Tegra 3 SoC 系統晶片,部分讀者可能對它很陌生,這個系列的 SoC 設計非常接近筆電系統,世界上第一個 Android 平板 Dixon Advent Vega 就是採用它的前輩 NVIDIA Tegra。微軟公司大手筆的贈送硬體不算是第一次,但是呢,這麼大剌剌的送起 Intel 的眼中釘 Tegra... 這樣說吧,雖然正宮早已知道感情已經不再,但是在報紙上看到小三的存在直接被公佈,還是一顆震撼彈。
作業系統很先進,但是缺乏 App 殺死了一台好筆電/平板
從硬體配置來看,Tegra 3、2GB RAM、32GB SSD、10.6吋 (解析度1366 x768)的螢幕配上電容式觸控螢幕、以及搭配神來一筆的亮點 Smart Cover 觸控鍵盤保護蓋,最後加上 8-10 小時的暴力電池和 680g 的超輕體重,這硬體一點問題也沒有,以當年的眼光來看,甚至有點先進。
但是它的軟體可就問題多多了。雖然搭載的是當時最先進的 Windows RT 作業系統,內含 Microsoft Office RT 。後來甚至還能升級至 Windows 8.1 RT 。然而, App Store 裡面就是空空如也。32GB 的空間,裝完一些能用的應用程式以後,還很空蕩蕩的剩一堆空間可用。簡直「家徒四壁」新解。
最悲哀的是,微軟公司非常清楚缺乏 App 這個致命傷的,所以在 //Build 大手筆放送平板電腦以及手機,就是為了請求開發者幫忙開發程式。除此之外,還大打廣告、努力的修正開發工具,可以說是各種努力都做了。後來仍然看不到 Windows RT 上有什麼應用程式。
▲32GB 的空間裝完能用的應用程式以後,還是空蕩蕩。簡直是「家徒四壁」新解。
Secure Boot 阻斷日漸茁壯的 Linux 安裝之路
在那個美好年代裡,管他是 ARM 還是 Intel x86 、從 Sharp Zaurus C860 改到 ChromeBook 第一代,從 PS3 改到 XBOX、萬物皆可改裝成 Linux 。雖然說應用程式不是特別多,但就是有些手癢的好事者如筆者,就是會開發出一些有趣的東西,例如 LXDE 超輕量化桌面、XBMC 多媒體中心等等。如果願意多花一點時間熟悉, Linux 上面的程式足夠日常工作和玩樂使用沒有問題。
微軟公司後來跟 Intel 一起開發了 SecureBoot ,名義上是避免未經授權的作業系統開機,結果則是盜版 Windows 和 Linux 、 Android 等無法取得認證的作業系統,就完全無法在這些機器上面開機。預裝 Windows RT 的 Surface RT 就是第一代裝上了 Secure Boot 的電腦。雖然說後來 XDA 的大神找到了辦法破解,但是,這個漏洞在後續的系統更新 Windows RT 8.1 就被堵上了。
▲因為改裝其他作業系統困難,Surface 變成平板型文書處理器。可惜了 Tegra3 啊。
所以說,Microsoft Surface RT 第一代,因為安裝不了什麼應用程式,改裝其他作業系統也很困難,就變成了一個能上網和編輯 Office 檔案的平板型文書處理器。實在可惜了 Tegra 3 那個強悍的硬體。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微軟第一次總是沒有做對
大家都知道,Surface RT 之後,由於口碑很慘淡,下一代的機種明明應該要叫 Surface RT2 的,直接改名 Surface 2 ,很遺憾的,口碑還是很慘淡,問題不在名字上。
微軟公司,你真的會很佩服他們修正的能力。僅距離第一代 RT 8 個月後,就推出了內建 Windows 8 Pro 的 Surface Pro 。這下,應用程式立刻就多了起來。在慘淡的 Surface 2 (也是最後一代採用 ARM SoC 的 Surface )之後,就壯士斷腕再也不搞什麼 RT 了。
2013 年 10 月,僅僅距離 //Build 才一年,Surface Pro 2 這個重磅產品就誕生了。規格硬是比主流規格還高一階:Windows 8 作業系統、Intel Core i5 雙核心處理器、10.6 吋 1920x1080 螢幕可搭配「電磁觸控筆」Surface Pen 、4/8 GB 主記憶體、最高 256 GB SSD 等等。雖然很多 iPad 愛用者可能反對,但 Surface Pro 2 就是取下了生產力平板電腦的霸主地位。一時之間,科技園區原本滿滿 MacBook Air 的景象,有一半被取代成了 Surface Pro 2。
本來很多人不太會用 Power Point 簡報那個畫筆功能。但是,拿著 Surface Pro 2 的專業的商務人士們,人手 Surface Pen ,做簡報的時候一定要拿著指指點點,沒事畫個紅圈、還是用虛擬螢光筆強調一下數字。那個帥啊~~~
▲專業的商務人士們,人手一隻 Surface Pen。那個帥啊~~~。
另外,本來那個黑科技一般的「觸控鍵盤保護蓋」是微軟的主打商品。只不過,任何一個使用者用過之後,都可以驚嘆連連,原來這世界上還有比 iPad 1 難用的觸控鍵盤。口碑慘淡之下,微軟公司也改推比較厚重的鍵盤保護蓋。雖然重量多了不少,也變得很厚,但仍舊聊勝於無。
趁勝追擊,微軟公司除了平板電腦以外,後來還真的出了筆電、 All-in-One 等等機種。外觀設計也承襲 Surface 系列洗練風格,雖然並不是非常主流的硬體,仍舊還是有一些愛好者在支持著。也算是咖啡店常見的筆電之一。
從使用者的角度來看,平板、筆電二合一,保有著還算不賴的生產力,運算性能雖然不是非常強大,但是拿來文書處理、連基本的 CAD/CAM 都可以了,筆者還真的看過有人用 Surface Pro 跑 Dassault CATiA。電池電量、重量、體積也都維持的剛剛好。價格比較起同規格的產品,Surface Pro並不顯得特別貴。難怪會受到歡迎啊。
想當年,2012 的你,是否買了、或是收到了一台 Surface 1st gen 放在抽屜積灰塵?現在它在哪裡?要不要在評論裡跟我們分享你的小故事?
7 則回應
我的3代電源鍵接觸不良也因此不想送修,
每次開機都要按半天…
拆開的時候才不會變廢物 可以遠遠遙控多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