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技研堂] :電子字典外型的超迷你 Linux 筆電:Sharp Zaurus SL-C700

2019.12.10 10:00AM

簡單介紹 Sharp Zaurus 的身世: 1993 年,Sharp 推出了 PI-3000 型,是台採用私有封閉作業系統的「電子辭典」。採用黑白 LCD 螢幕,具有手寫辨識功能,曾經是 Sharp 最熱賣的產品之一。後來一直出新機,也一直熱賣,跟台灣當時的「無敵」、「快譯通」的發展歷程很類似。

1999 年中, Sharp 開始了一個秘密企劃,預定的機型號碼是 MI-E1 。雖然這台機器仍然「暫時」延續傳統,是個直立式滑蓋機種,但由於目標是要開發一台掌上型電腦,還有在前期推出開發者版本 SL-5000d ,用來給外部開發者開發或移植程式。一開始,MI-E1 限定只在日本發售,但是很快就向海外發售。後來的海外機型則改名叫 SL-5000c / SL-5500。

當年因為作業系統是日商 Sharp 、挪威商 Trolltech 以及韓商 HancomLinux 共同開發,基於 Qtopia 的 Embedix Linux ,這台機種即將發售的新聞一上線,就引起了 Linux 圈極大的震撼。因為這台機器可以很容易的改成 Debian Linux / ARM 。而且因為同時內建 SD 卡和 CF 卡插槽,在當時,以近乎無限的軟硬體擴充能力而成為 PDA 中的王者,當然價格也是很可觀。

看其他經典技研堂筆電:華碩EEEPC、IBM ThinkPad 蝴蝶機、SONY Vaio UX50、Panasonic Toughbook以及MBA。

雖然出身是電子辭典,但是裝著 Linux 系統的它曾是最迷你的筆記型電腦

嫌棄 Debian Linux 太臃腫、太慢的使用者,就會裝上 Open Zaurus 這個類 PDA 作業系統。它是基於原本 Embedix 的開放原始碼版本,雖然要裝上 HancomOffice 不太方便,但是由於開發者眾,可擴充性高非常多。眾多高手紛紛移植程式上來,或是更進一步的直接為了 Zaurus 寫專用程式。更誇張的是可以用模擬器,以還算流暢的速度跑 PalmOS 的程式,只很可惜中文化系統 CJKOS 卻沒有辦法執行。

另外,雖然規格有點弱,但是一旦改裝了 Debian Linux ,就可以享受完整的桌面體驗,使它從一台 PDA 搖身一變成為掌上型筆電。因為大部分 Debian Linux / x86 的程式和驅動程式都蠻完整的移植到了 Debian Linux / ARM ,一些當年 PDA 上的各種艱鉅任務如「列印文件」、「網路芳鄰分享」、「插卡擴充 wifi 、 Fax/Modem 、 2G 網卡、 GPS」之類,作為一台 Linux 筆電,都可以輕鬆完成。當時,很多人買了2張 SD 卡,一張卡跑 Open Zaurus 及原本的 Embedix 系統,另外一張卡則拿來跑 Debian Linux 。

享受了過渡產品的成功之後,過不多久,Sharp 將新一代 Zaurus 改成橫置式,螢幕還可以旋轉折起,可以輕鬆轉變成小平板的 SL-C700 。這個改變使得 Zaurus 變得更受歡迎,成為市場上相當異類的「掌上型 Linux 筆記型電腦」,許多「極客 Geek」之間流行以 C700 或是後續機種如 C3200 、 PC-Z1 (NetWalker) 作為外出攜帶用的筆記型電腦,或是說,「用來連回伺服器用的終端機」。

雖然出身是電子辭典,但是裝著 Linux 系統的它曾是最迷你的筆記型電腦

Zaurus、HancomOffice 及 Qt ,見證好幾家公司的興衰

回過頭,我們講講 HancomOffice 以及 SL-5x00 的誕生。台灣在 DOS 年代,大家都是用倚天中文(或是零壹、國喬等中文系統)加上 PE2 或是 後來更好用的漢書,同樣的時間,韓國則是使用 Hancom 這個文字處理器,檔案格式則是封閉格式的 HWP。後來 Hancom 公司看好 Linux 這塊市場,加上當時南韓政府大力支持將 Windows + Office 替換成 Linux 解決方案來節省支出以及降低對於「特定商業公司」的倚賴。

為了試水溫,Hancom 成立了 HancomLinux 這家完全獨立的子公司。後來,HancomLinux 這家公司同時移植 Hancom 到 Linux 平台上成為 HancomOffice,並「韓文化」紅帽 Linux 成為 HancomLinux Desktop 以及 HancomLinux Server 兩個不同用途的 Linux 套件 。當時在移植 HancomOffice 的時候,開發者很有遠見的選擇了容易跨平台移植的 TrollTech Qt (唸 “Cute” ,不要再唸作“ Q ”、“ T ”了各位)作為主要的視窗介面函式庫。

後來,Sharp 預計要開發第一台開放系統的 Zaurus MI-E1 的時候,也選擇了 Qt 函式庫。在當時的時空背景下, Sharp 注意到 HancomOffice 也是用 Qt 寫成,為了解決缺乏 Office 軟體的問題,找上 HancomLinux 請他們開始動手移植 HancomOffice Linux 桌面版到 Embedix 上面,並稱之為 HancomOffice Mobile。據開發者本人說,移植工作不含除錯跟最佳化的話,才花了一週時間。Sharp 當然非常驚喜,因為他們當時極為缺乏 Linux 工程師, 也因為 HancomLinux 展現了非凡的實力,就把 Embedix 和 HancomOffice Mobile 後續的軟體開發整合工作全權交給 HancomLinux ,而 Sharp 自己就專注於硬體的設計和生產了。

然而,雖然拿到了 Sharp 的大訂單,韓國國內的政府單位,只有喊喊口號支持 Linux ,卻沒有像當初承諾的持續下單來挹注 HancomLinux ( HancomLinux 的母公司 Hancom 全民持股,政府也一直有一定比例的持股,幾乎可以說是半官半民的企業了) 。造成 HancomLinux 2004 年做完最後一代採用 Embedix 的 Zaurus 後,就破產清算。母公司也在 2005 年把名存實亡的 HancomLinux Desktop / Server 作業系統和一樣苟延殘喘的紅旗 Linux 等等多個 Linux 套件,整合成 Asianux,放棄了繼續開發新一代的 Linux 套件。至此,曾經輝煌了5年多的 HancomLinux ,就此消滅。

後來,幾年之後,Trolltech 賣給了非常著名的 CPU 製造商,也從此銷聲匿跡。更別說,應該有不少讀者知道 Sharp 後來也面臨相當嚴重的財務危機。因此,後續的開發也就無力進行了。

小到不行的鍵盤卻出乎意料的好用

不得不說日本人在 UX (使用者經驗)上有著相當成熟的設計,雖然 Zaurus 非常的小,鍵盤更是超級迷你的尺寸,只能用拇指操作,但是 Zaurus 一直有著非常好打的鍵盤。雖然它的觸控螢幕也很小,雖然因為解析度略高,需要用觸控筆才能精準操作,但是它四線式的電阻式觸控螢幕是非常好用的。

再來,那個滑蓋、每個按鍵用起來的質感、SD / CF 卡槽的配置等等跟使用者經驗有關的設計上、螢幕的彩度飽滿豔麗、甚至是握在手上的手感,以及使用上的耐久性,Zaurus 可以說是面面俱到的完美演出。後來出過好多 PDA 、掌上型筆電,想在使用者經驗上挑戰 Zaurus 的王座恐怕不太容易。Zaurus 神奇的好用就手以及高質感,沒有用過的人,恐怕很難體會。 

▲小到不行的鍵盤卻出乎意料的好用。

小眾產品卻出乎意料之外的長命

其實,從筆者拿到 Zaurus SL-5000d (因為我是開發者,拿到了極為稀有的開發者版本,嘻嘻) 的那天,就認定這個是小眾產品,從公司預計的報價到非主流的作業系統,以及「掌上型筆記型電腦」的設定,都是小眾再小眾、冷門再冷門。總覺得,不會是很長命的產品系列。

然而,大爆冷門的是,從 2000 年在日本發售 MI-E1 起,直到 2009 年出了 Net-Walker (筆者又參與了這台 Ubuntu Linux 系統的開發),居然可以這麼長命百歲。可見得,這個產品雖然冷門又小眾,應該是賣的還算不錯,才有機會一直出新機型。

若是說到愛好者社群,說起來相當狂,2000 年的產品,直到 2018 年還有人在移植最新的 Linux 桌面 上 Zaurus 各平台。能夠跟它比命長的,恐怕只有 NEO-GEO 平台了。若還是不能理解這有多瘋狂,想想當年呼風喚雨的 PalmOS 、WinCE等作業系統的各種硬體,現在還有人會想把他們作為日常用機嗎?

▲小眾產品卻出乎意料之外的長命。

想當年,2000 的你,是否很囂張的買了一台 Zaurus ?現在它在哪裡?要不要在評論裡跟我們分享你的小故事?

3 則回應

  • 我買過,沒想像中美好
    2019-12-12
  • 這台我有興趣,會出復刻版?
    2019-12-10
  • 針對文章最後面講 PalmOS 機器,我到前陣子還是常拿出 TH-55 看電子書的~XD
    2019-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