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碩 ROG Cetra 入耳式電競耳機動手玩, 結合主動降噪與 USB 數位介面零延遲特性

2019.10.28 02:42PM

隨著消費者在日常使用耳機的情形日與遽增,主動降噪技術也不再是鎖定商務人士的功能,近期不少耳機產品、尤其是藍牙耳罩耳機開始強調具備主動降噪技術,而華碩 ROG 近期則推出一款 ROG Cetra 入耳式電競耳機,不僅採用具備入耳形式結合主動降噪,也是市場較少見的 USB Type-C 介面數位有線產品,接下來也針對這款耳機進行介紹。

雖說市場上不乏具備主動降噪功能的入耳式耳機,不過相對耳罩式耳機則相對罕見,畢竟主動降噪需要整合包括麥克風、演算晶片等硬體,會使得耳機尺寸變大、變複雜,在入耳式耳機加入降噪的困難程度相對耳罩耳機困難許多,不過華碩 ROG Cetra 則把針對行動遊玩型態的電競耳機需求視為切入點,更是市場上較少見的。

▲ Cetra 採用 USB Type-C 介面

不同於典型入耳式主動降噪耳機多為類比輸入介面或是藍牙介面, ROG Cetra 選擇採用 USB Type-C 數位介面,也就是相對更稀有的例子;但若就產品定位看 ROG Cetra 採用 USB Type-C 介面似乎是可理解,因為若考慮到針對遊戲設計又要具備主動降噪, USB Type-C 數位介面確實有其優點。

對電競來說,影音同步是相當重要的要素,雖然現在藍牙技術的延遲已經相較過往減少許多,不過真正針對低延遲的傳輸技術仍需要搭配特定硬體平台才可啟動,故選擇使用藍牙技術有其先天難處,至於使用第三方 2.4GHz 傳輸技術對行動裝置又過於複雜;然而若使用有線技術,則結構上還要加上電池設計,會喪失使用的便利性,例如 Bose 的 QC20 就是一例。

▲由於電子線路較複雜, Cetra 控制器較一般耳機略大

ROG Cetra 使用的 USB Type-C 數位介面則有幾項優點,首先 USB Type-C 是近來中階以上手機、 PC 的主流介面,另外電力來自手機就不需要外掛電池,其次透過外部的 USB 晶片處理音訊,可排除裝置內由於音訊方案不同產生的個體差異,達到聆聽的一致化體驗。

▲搭配特定手機會有線控或是麥克風無法使用的情況

不過 USB Type-C 介面也並非完美無瑕,從華碩給出的官方列表,仍有些許智慧手機由於設計上的差異,如三星、華為特定機型的麥克風與線控功能就無法使用,但若只有單純聆聽聲音倒是沒有問題。其次, ROG Cetra 除手機、 PC 與 Mac 外,亦可相容任天堂的 Switch ,也是為 Switch 玩家提供額外的耳機選擇。

▲耳翼沿著凹槽嵌入框體

▲耳翼有三種尺寸

ROG Cetra 的整體設利用運動耳機的概念,或許是考慮到使用 10.8mm 的單體與具備主動降噪的收音麥克風、側邊 ROG 電競之眼的發光機制,使得框體尺寸略大也略重, ROG Cetra 提供運動耳機常見的可替換式耳翼,藉此提升配戴的穩定感,包裝中提供三種尺寸的耳翼供替換,不過筆者覺得耳翼設計有點過緊,在拆裝時有點擔心耳翼框是否會拆壞。

▲華碩強調 Cetra 的主動降造採用與 Sony 合作技術

由於採用數位介面以及搭載具備主動降噪技術, ROG Cetra 的主控比起一般通話用耳機稍大,除了常見的操作用三鍵以外,還具備一鍵切換降噪模式與環境音模式的功能,官方文宣指出此主動降噪技術為與 Sony 共同開發,故筆者推測在產品機能可能使用還未導入 QN1 晶片前的 Sony 標準版主動降噪技術可能性較高。

ROG Cetra 搭配智慧手機或是 Switch 使用的功能就為單純,就是具備主動降噪功能的數位介面耳機,不過若是在 PC 平台使用,則可利用華碩 Armoury II 軟體介面進行 7.1 虛擬音效、等化器、不同遊戲類型的設定檔等設定,等同在 PC 平台有較豐富的可設定機能。

▲ Cetra 也聽過 HiRes 規範

至於 ROG Cetra 聲音的表現則是較為乾淨、細瘦而偏冷一些,在原始設定之下,音樂性的表現較理性,偏好較有情感的聲音則建議從音樂播放軟體的 EQ 著手進行調整;不過若是以遊戲來說, ROG Cetra 的音色則提供準確的方向,對於需要聽聲辨位的遊戲是不錯的設定,低頻的強度無論是動作遊戲或是觀賞影片也有不錯的聽覺效果。

主動降噪則要先設法找到合宜的耳塞,先從被動層面提升阻隔外界噪音的能力,才能使主動降噪耳機發揮其優勢,基本上筆者認為在密封完整之下, ROG Cetra 的降噪處理能力仍是略遜於 Sony 的 WF-1000XM3 ,不過在搭乘公車、捷運時,可適度的降低引擎等低頻噪音產生的不舒適感。

▲可透過控制器切換主動降噪與

環境音模式則是利用麥克風收音混入環境的聲音,按下控制器側面的按鍵就可自主動降噪切換,聽起來雖然聲音比起真實的聲音會稍微有點怪,不過這是受限於收音的麥克風與重新播放的單體有關,也是非戰之罪,對臨時需要與人短暫交談、聆聽公眾廣播等是實用的功能;不過 ROG Cetra 並未提供關閉環境音與降噪的標準播放,似乎也是在主動降噪耳機較罕見的。

▲較大的控制器導致耳機放入收納盒後,控制器兩端的線材會受到擠壓

在總結前,個人也稍微吐槽一下配件當中的收納盒,雖然 ROG Cetra 的收納盒是業界常見尺寸的圓形硬盒,一般來說使用上的問題不大,不過問題就出在 ROG Cetra 相當大型的控制器尺寸,雖然仍能收進收納盒,但控制器兩端的線則以不合理的方式被凹折在裡面,長時間下來恐配對線材壽命會造成不好的影響。

▲ USB 界面相較藍牙對遊戲玩家有低延遲、不須擔心環境干擾的優點

筆者認為, ROG Cetra 是一款以遊戲玩家需求為出發點的入耳式電競耳機,透過添加主動降噪功能提升其附加價值,使玩家在通勤空檔透過手機遊玩遊戲時, USB Type-C 的直接連接特質不僅延遲低、音質較便宜的藍牙耳機理想,也可免卻藍牙容易在開放環境被干擾的情況,同時 USB Type-C 亦可在 PC 、 Mac 與 Switch 遊戲機使用。

▲主動降噪表現可應對公車、捷運的噪音

而 ROG Cetra 主動降噪技術雖然無法與耳罩式耳機抗衡,不過仍可進一步減少列車、公車運行的噪音,這些特殊噪音是即便使用高密閉度的耳塞與音樂都無法抑制的,唯有主動降噪系統才能減緩, ROG Cetra 藉由搭載主動降噪技術,提供既不影響他人、又可沉浸在遊戲與關影世界的聆聽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