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 在今年也參與 CEATEC ,不過展示的並非多數人熟悉的消費電子領域,而是醫療相關應用,以 Sony 的感測器、影像強化、特殊儲存、 4K 低延遲影像等技術活用在醫療領域,甚至也將原本開發光碟的蝕刻技術應用在細胞分離上。
▲ 4K 與 3D 攝影機使開刀確認患部位置更為精確
▲利用 4K 解析度的影像可提供更清晰的影像,同時 Sony 提供高品質、小型化的感光元件也有助縮減內視鏡尺寸
▲廣色域技術結合影像強化能使醫師更容易區別患部
▲醫療用廣色域 OLED 顯示器
Sony 在醫療影像的部分與 Olympus 醫療合作,結合 Olympus 在醫療光學的技術與 Sony 的感測器與圖像分析,建構高畫質、高解析度的醫療影像,其中包括把 3D 顯像、4K 、廣色域、影像強化等技術結合醫療影像技術,例如透過 3D 內視鏡攝影機等,讓醫師可透過立體的影像資訊確認患部,以及透過把影像升級到 4K 層級提供更清晰的資訊,並在進行影像放大後資訊依舊清晰可見,此外利用廣色域的影像資訊搭配色彩強化技術,使醫師更容易區別患部。
▲特殊光碟儲存媒介 Archival Disc
雖然光碟現在在消費市場已經不是主流的儲存媒介,不過 Sony 仍認為光碟技術在重視長期數據的醫療領域有所價值,固態硬碟由於不確定性,不適合用於冷儲存資料,而硬碟雖然相對可靠,但在 5 年之後仍會慢慢劣化, Sony 則開發出名為 Archival Disc 的光碟式儲存媒介,透過 8 通道的光碟,具備 3.3TB 容量,傳輸速度達 250MBps ,搭配 Sony 的 XAVC 格式,足以存放高畫質的 4K 醫療影像。
▲ LLVC 可傳輸低延遲的 4K 影像
▲ Sony 的 LLVC 是針對廣播級的低延遲 4K 影像傳輸技術
在醫療領域會需要將影像訊號廣播到多路顯示器的需求, Sony 開發了名為 LLVC 的 4K 傳輸技術,最大的特色是具備低延遲特性,透過支援 LLVC 的 MUCLeUS 主機接收來自內視鏡與手術攝影機的各種訊號源,由主機轉換為 LLVC 訊號後,以乙太網路把接收的影像訊號廣播到多個顯示器,雖然影像廣播技術本身並不難,不過在醫療領域需要相當低的延遲,而 LLVC 就是能降低訊號傳輸延遲的特殊 4K 影像廣播技術。
▲細胞影像技術
▲細胞分離技術
▲分離後的細胞會進一步透過電訊號分離
▲ Sony 強調細胞分離技術是把光碟蝕刻技術延伸的成果
▲細胞色彩檢測技術
最後在細胞影像技術領域, Sony 展示三項技術,其一是細胞活動檢測影像技術,此技術透過顯微與 Sony 獨創的細胞影像分析技術"運動矢量預測法",不須使用染色劑,即可分析細胞的活動;其次則是獨特的細胞分離技術,此技術活用 Sony 光碟開發領域的蝕刻技術,以精密的刻印方式使細胞在儀器中可精確進行分離,而後透過放電裝置將分離後的細胞獨立儲存;最後則是七色雷射細胞分析技術,以七色雷射光構成達 188 色的色彩照色,可同步進行大批的細胞照射與影像紀錄,搭配分析設備後可快速的處理在不同顏色光線照射下的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