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技日前在國外發表的新一代頂級文書滑鼠 MX Master 3 今天也宣布將在台上市的計畫,相較前兩代 MX Master , MX Master 可說大刀闊斧的自外型與技術進行革新,此次也率先取得試用版本提供初步的使用印象。
▲ MX Master 3 尺寸較 MX Master 更小
MX Master 系列雖然是深受高階文書滑鼠使用者好評的產品,乍看下 MX Master 3 也保有類似 MX Master 前兩代的造型,不過前兩代的設計較偏向歐美的大手型使用者設計,以東方人與女性使用不免顯得略大,而 MX Master 3 重新改變滑鼠的設計,相較 MX Master 小了一圈,拇指側翼也變的更小一些,以筆者來說握持感也更為合宜。
▲ MX Master 2 的稜線較為後退
從側面對比, MX Master 3 的稜線更為後退,使握持的手掌位置會自然偏後一些,可使握持時手腕更不需要稍微抬起;另外側邊鍵與側滾輪位置也重新調整,由原本側滾輪在前、側邊鍵在後的設計,改為側滾輪在上、側邊鍵在下的配置,側邊鍵的位置也更突出一些,側邊鍵也不再使用較前衛的銳角造型,而是比較保守的按鍵造型。
▲ MX Master 3 的左右鍵更偏向右手人體工學
此外,左右鍵設計也顯然與 MX Mater 過往的對稱風格, MX Master 更強化右手鼠的特質,除了按鍵自左而右呈現斜角,從切面看過去,左右鍵也呈現左高、右低的配置,可視為羅技進一步考慮到人體工學將滑鼠的角度做出整體角度的調整。
▲底部可切換無線模式、三組快速配對切換
當然, MX Master 3 也持續強調與辦公室工作者的完美配合,除了提供多個可客製化的按鍵配置,也直接針對瀏覽器的快捷、影像處理軟體、文書軟體、影片剪輯軟體等提供預設的快捷操作,側邊滾輪可用於包括時間軸平移、水平移動、畫筆選擇,懶的設定功能也能應用預設的功能。
▲ MX Master 3 改採 USB Type-C 介面
而 MX Master 充電介面也順應趨勢採用 USB Type-C 介面,除了具備快速充電外,內建電池標榜可使用長達 70 天,並且僅需充電一分鐘就可獲得使用 3 小時所需的電力;另外可支援藍牙連接與 Unifying USB 連接器,可藉由滑鼠底部的按鍵切換,並可自此快速進行三組不同設備連接的切換。
▲ MX Master 3 滾輪改用金屬
MX Master 3 的滾輪也是這一次羅技為其賦予的全新技術,除了材質改為單一金屬避免原本中央橡膠部分可能產生黏膠脫落外,原本的 MX Master 系列雖即可透過切換鍵將滾輪在有段與無段進行切換,不過此次 MX Master 使用全新的磁力技術 MagSpeed 電磁滾輪,透過電磁的特性提供更寧靜的滾動。
▲ MX Master 3 側邊鍵與側邊滾輪位置重新調整
MagSpeed 使用電磁方式做為控制滾輪捲動的方式,相較原本 MX Master 在有段模式下的段差感減少許多,捲動時也沒有明顯的咖咖聲,不過對習慣明顯有段的使用者可能會覺得不像原本有一格一格的操作感。
▲ MX Master 3 的 Mag Speed 滾輪具備寧靜與高速捲動的特質
然而 MagSpeed 最大的價值在於無段模式,由於透過電磁感應控制, MX Master 3 可在一秒內捲動達 1,000 行,官方同時表示精度卻較原本的技術提高 87% ,這也使得使用者在閱讀大量內容資料時,更能夠在高速捲動之下正確停在想閱讀的行數附近。同時 MagSpeed 無論是有段或是無段捲動都相當安靜,不會像原本 MX Master 捲動時有較明顯的聲音。
▲ MX Master 3 握持更適合手偏小的東方與女性使用者
不過在基本規格部分, MX Master 3 之於 MX Master 2 並未大幅提升光學引擎,其 DarkField 技術的光學感測器最高仍為 4,000dpi ,不過以文書的環境之下 4,000dpi 的解析度應該是相當充裕了,畢竟文書與電競滑鼠需求不同,對於超高解析度、高速反應的需求還不及準確性來的重要,同時羅技也標榜 MX Master 3 對於各種表面的適性表現良好。
對於當前的文書滑鼠市場,即使是 MX Master 2也近乎無直接對手,不過羅技仍願意針對使用者需求重新將滑鼠自設計開始調整,包括外型設計、人體工學等,並非只是例行性的更新核心硬體,可說是誠意滿滿的一次改革。
▲ MX Master 3 已是市場上罕見的高階文書滑鼠
全新的 MagSpeed 滾輪技術雖然靜音且精確、捲動快,不過是否喜歡這樣的設計就因人而異,此外調整過的尺寸對小手掌的使用者較親切,但大手掌的使用者可能就得實際握持比較,或許有些偏好更寬大尺寸滑鼠的消費者會喜歡原本的 MX Master 2 也不一定,但看到市場上還有新式的高階文書鼠仍是相當感動的。
9 則回應
單純覺得MX Master 3 太貴了。
至少我買了3代都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