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goro 首款綠牌電動車 Gogoro VIVA 發表,採輪穀驅動、單電池設計、百種配件、 5.5 萬有找

2019.09.26 03:12PM

雖然日前 Gogoro 睿能日前已經發表 125c 國民車等級的 Gogoro 3 ,不過無論是產品特質、定價策略等因素,多少與 Gogoro 2 有些許重疊,實質上產品區隔的效果不夠明顯,但今天 Gogoro 發表的新車款可說是相當殺手級的產品,因為這款新發表的 Gogoro VIVA 就是傳聞已久的綠牌輕級距車款,也等同正式把產品線擴張到過往由中華 eMoving 為主的輕型電動車產品,但保有 Gogoro 過往以來的智慧雙輪特質,使用 10 吋胎,單次電池最大續航力達 85 公里,搭載 iQ System 外,還保有 SBS 連動煞車系統,強調 Gogoro VIVA 將有高達 100 種以上的配件,可構成 150 萬種組合,此外僅需半年保養一次,首購提供四次免費保養。

▲建議售價為 54,980 元

▲由於輪穀馬達結構,保養費用低且需要保養的周期較長

▲強調雖是綠牌但保有一貫的智慧系統

Gogoro VIVA 將提供石榴紅,芥末黃,薄荷藍、萊姆灰與海鹽白五色,建議售價 54,980 台幣,補助後最低 25,980 元。由於機構簡單, Gogoro VIVA 僅需 5,000 公里或是半年進行保養。此外此次也將舉辦 Gogoro 騎想世界體驗活動,自明日起在台巡迴舉辦。

▲車頭設計相當簡約

▲同級唯一具備 SBS 連動煞車

雖然 110cc 與 125cc 級距當前是台灣較主流的機車選擇,不過主要的原因是在近年環保法規的嚴格要求之下,過往綠牌的 50cc 級距若要達到環保法規的排放標準,使 50cc 燃油機車成本大幅提高,導致售價不再具備優勢,然而電動車由於沒有排放問題,加上早期電動機車的技術多半在動力規格僅達 50cc 的綠牌等級,使得僅需要綠牌級距的代步車的使用者僅剩電動車可選。

▲燈組仍為全 LED

▲由於單電池較先前車款更纖瘦

Gogoro VIVA 車頭外型令人想到 80 年代的日本輕速可達,筆者覺得有點類似 1987 年本田 Tact 50 的風格,不過車尾仍類似 Gogoro 3 的風格,但整體瘦了許多,燈組仍為全 LED 燈,車殼與 Gogoro 3 同樣使用大量 PP 可回收材料構成;採用輪穀馬達結構,單可交換式電池,車廂標榜仍可放置兩頂安全帽,以更小巧的車型與更低的價格做為賣點,加上電池僅 80 公斤,但仍保有 iQ System 智慧鑰匙卡安全設計,與具備 SBS 連動煞車系統,為是當前此級距輕電動車當中唯一擁有 SBS 連動煞車系統的車款,此外輪胎也使用更主流的 10 吋設定,座高僅 74 公分。

▲ 80 公斤重量更容易移車與立中柱

▲ 10 吋胎僅 74 公分座高

▲專屬的 GH1 一體式輪穀馬達系統

▲車頭總成

由於產品定位與動力級距設定, Gogoro 的新車很顯然尺寸與 Gogoro 2 、 Gogoro 3 相比小了一號,馬達結構也並非 Gogoro 先前車款的齒輪放大後的皮帶/鏈條驅動,而是與主流輕電動車同樣採用輪穀驅動設計,不過專屬的 GH1 馬達採用一體式鋁合金設計,整合馬達、控制於單一封裝,具備高密封性特色,最大動力為 4.02 HP @ 500rpm 、 96Nm @ 200rpm ,定速 30 公里續航力約 85 公里,其方格旗模式較接近瞬間加速模式,一次可提供 30 秒加力, 30 秒後可再次按壓,但能否連續啟動則視系統溫度決定,具備安全保護機制。

▲車廂有 21.6 公升

此外 Gogoro VIVA 也由於並非水冷馬達,踏板下就沒有複雜的風道,同時車頭結構也較 Gogoro 3 更簡化,除了底下輪拱與踏板外,幾乎就只有一層方向機柱的保護,至於機柱外凸出的黑色塊狀為龍頭鎖。

▲ VIVA 有豐富的原廠配件

▲原廠 Qi 無線充電座

▲多款置物架供選配

▲原廠車身保護套

▲原廠車身保護套設計款

▲不同風格的置物架流露出復古感

▲也有可加掛背包、雨衣的 L 架

Gogoro VIVA 將提供豐富的配件,有高達百款不同的配件,諸如龍頭菜籃、 L 架、扶手外,此次 Gogoro 也提供如支援 Qi 的無線充電手機架,官方版的車殼保護套等配件,消費者可依照喜好搭配。

27 則回應

  • 童說世界的巫婆掃把車!
    2019-09-29
  • 這種 兩萬有找我可以接受
    2019-09-27
  • 怎麼說呢?送我我都不好意思騎!
    2019-09-27
  • 前擋選配?
    2019-09-27
  • 看看宣傳照為何所有騎士都是穿長褲就知道沒有前擋板的設計缺點在哪了。
    2019-09-27
  • 等第五代電動腳踏車.….
    2019-09-27
  • 買菜車,就是要十項全能,不怕買的菜不好載,還能載小朋友上下課...
    2019-09-27
  • 外型...不好說!前擋板是重要的啊!
    2019-09-27
  • 一急煞就阿嚕巴 狗狗肉阿魯巴號
    2019-09-26
  • 大膽啊,一種阿嬤都很可以接受的感覺。。。
    2019-09-26
  • 應該還在虧錢吧
    2019-09-26
  • 醜到靠北
    2019-09-26
  • 看了後腦裡一直出現 “冰原歷險記 喜德”
    2019-09-26
  • 月租費就是分攤電池的費用
    2019-09-26
  • 這台車概念本來就不是長途,買菜接送上下學之類的短途用的,輔助後到2萬5確實很有影響力(相比那種中國骨台製電車均一價2萬4而言)

    不過就像樓上講的⋯成本的問題一直都還是存在⋯而且去掉輔助後那個價格真的呵呵笑⋯認真點啦⋯一直靠輔助賣車是能撐多久
    2019-09-26
    • 起碼人家不是境外公司
      2019-09-27
    • Chieh Tsai 中華、光陽的綠牌電動車價格更高喔
      2019-09-26
  • 必買配件 前檔板
    2019-09-26
  • 怎麼越設計越醜?
    2019-09-26
  • 夏天很涼,冬天很冷,下雨就好玩了
    2019-09-26
  • 正常上機車是擁有的越久成本越少,月租概念是擁有的越久花越多...
    2019-09-26
    • 不是說電機車不好,只是在臺灣永遠是小眾中的小眾,電動自行車的數量還遠遠多於電車
      2019-09-28
    • Tseng CT 沒看懂阿?不騎不用花,電車不騎還是要花@#
      2019-09-28
    • 油錢是騎多花多沒錯,但騎多少花多少,不騎不用花,但月租不騎還是有花錢,他不會因為你出國半年就月租全免
      2019-09-28
    • 陳文昭 請問油車不也是要加油,騎越遠不也是花越多
      2019-09-28
  • 最想要的週邊:前檔板
    2019-09-26
  • 金旺 概念
    2019-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