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的天河二號出現前全球最強的超級電腦、美國橡樹嶺實驗室的 Titan ,正式在 8 月 1 日進行除役, Titan 是由美國橡樹嶺實驗室在 2012 年所架設的超級電腦,當時採用 AMD 的 Opteron 6274 處理器搭配 NVIDIA 的 K20X GPU 構成,達到 27TFLOPS 的運算性能,而在 2018 年橡樹嶺實驗室新一代超級電腦 Summit 正式推出,以高出 Titan 近 10 倍的性能取代其機能性。
Titan 雖在上線的第二年就被中國天河二號超越,不過在服役的七年內仍為美國提供相當多的創新服務與科學計算,其中包括透過電腦演算協助處理二戰時期曼哈坦計畫遺留下來的放射性廢物,或是協助通用電器開發高效率的風力渦輪發電設備,以及作為建構 MENNDL AI 複雜數據集網路等功能。
▲當前橡樹嶺實驗室已經導入新一代超級電腦 Summit
作為橡樹嶺實驗室的新一代超級電腦 Summit 採用 IBM Power 9 搭配 NVIDIA Volta GV100 構成,共有 4,608 個 IBM 伺服器模組,以單一 NVLink 迴圈由兩個 Power 9 處理器搭配 4 個 Volta GV100 GPU 組成,實現 CPU 、 GPU 的直接相互溝通與記憶體共享,總規模達到 9,216 個 IBM Power 9 搭配 27,648 張 Tesla V100 。
雖然 Titan 已經是七年前的上一代產物,不過至今仍佔據今年 6 月公布的 Top 500 排行榜上 12 名的位置,然而隨著新世代更節能的硬體架構以及更針對 AI 運算的硬體設計, Titan 以現今新一代超級電腦的角度已經是能源效率低落的史前巨獸,如今全新的 Summit 不僅具備 200TFLOPS 的峰值性能,能耗卻增加不到 1.2 倍,亦高出與其平均性能類似、採用新一代架構 IBM Power 9 搭配 NVIDIA Volta GV100 的法國超級電腦 PANGEA III 的能耗達 1.6 倍以上。
當然最主要的原因是全球對於超級電腦的需求已經有所變化,純運算性能固然重要,但隨著 AI 需求變高,許多科學研究、分析與模擬也仰賴結合 AI 後帶來的效益,新一代架構多半加入針對 AI 運算的加速器或是指令集,對於在 AI 運算仍仰賴 CPU 與 GPU 的 Titan 就顯得不利。
同時在 Summit 之後,橡樹嶺實驗室也與 AMD 簽署合約,為 2021 年的超級電腦 Frontier 提供處理器與 GPU ,從先前釋出的預期架構,應該會採用可直接透過 Infinity Fabric 相互溝通與共享記憶體的新一代 EPYC 處理器與 Radeon Instinct GPU , Frontier 的目標是達到 1.5 Exaflops ,預計 2021 年正式服役。
新聞來源: NVIDIA Blog
7 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