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鴻蒙、Google Fuchsia誰能取代Android?

2019.08.10 01:39PM
是觀點/華為正式端出鴻蒙,能否順利開疆闢土?這篇文章的首圖

目前除了中國以外的海外市場都深度黏著使用Google Play Store、YouTube、Google Search等服務,即便華為強調鴻蒙作業系統可相容使用所有Android平台app與服務,要能順利改變一般用戶使用習慣,可能必須面臨很大挑戰,但對中國使用者來說,原本就少了與Google服務深度整合情況,加上可以相容使用既有Android應用服務,或許對於鴻蒙的接受度相對較高。

首圖

華為過去不斷強調自己有研發作業系統能力,同時也說明本身擁有充足技術能力與專利資源,甚至在過往溝通過程也多次提到將Android作業系統程式編碼「去蕪存菁」,讓旗下手機、平板裝置能有更穩定、流暢的運作表現,而此次正式對外揭曉旗下作業系統「鴻蒙」,並且確認英文正式名稱為HarmonyOS,取其和諧之意形容可相容所有裝置使用,似乎對外表示華為已經在硬體到軟體有相當完整的佈署能力,並且能配合現有用戶族群與產品類別建立廣大市場生態鏈。

從華為公布數據,目前基於EMUI介面的作業系統已經累積超過5億活躍用戶人數,並且在全球216個國家地區推行,透過77種語言供人使用,顯然已經足以形成龐大市場生態鏈,同時也強調只要有意願,即可在短時間內讓旗下裝置在1-2天內讓Android作業系統切換為鴻蒙作業系統,並且仍可維持相容使用Android平台應用服務。

而就目前華為說明鴻蒙作業系統採分散式架構設計,相同設計理念也套用在新版EMUI10,意味藉由模組化設計,透過單一系統核心設計,即可讓作業系統以不同形式對應各類裝置使用,並且基於相同核心設計,使得單一應用服務可以同時在所有類型裝置上使用,甚至可以達成彼此互通協作效果,就像新版EMUI10可讓連接至筆電的操作介面直接使用手機上的應用服務,以及在不同裝置間切換流暢使用手機通話功能。

不過,即便對外說明鴻蒙與新版EMUI10帶來使用體驗優勢,並且能讓開發者以更簡單方式打造應用服務,華為現階段依然會維持使用Google提供的Android作業系統,原因就在於現有Android作業系統生態已經有相當完整且廣泛的發展規模,一如先前三星從Intel手中全面接手Tizen作業系統,過往也曾打造採用Tizen作業系統的手機產品,甚至大勢舉辦Tizen開發者活動,但最終仍未能成功帶動使用風潮,目前僅能將Tizen作業系統應用在旗下聯網電視、智慧手錶等物聯網應用相關產品。

即便現階段依然維持手機出貨量龍頭地位的三星,目前旗下手機產品仍無法全面捨棄使用Android作業系統,必然有其原因。

Google也明白Android發展將有侷限

Android作業系統到目前為止已經正式進入10.0版本,期間也經歷不少變革與改良,同時也藉由合作夥伴、更多採用Android作業系統底層打造的產品生態持續擴展,幾乎從手機、平板、智慧手錶等手持裝置,一直到筆電、PC、車載系統,甚至大型數位看板等,都能看見Android作業系統應用蹤影,至今累積的應用服務也已經在Google Play Store平台收錄超過100萬種,若是加入僅以apk檔案形式流通使用的數量,更是難以統計,使得Android市場生態已經難以被取代。

以Android作業系統原本是針對相機產品使用打造介面的情況來看,雖然在過去幾年以來持續精進,並且陸續加入許多功能,Google也開始發現這款作業系統的使用侷限,其中包含在不同裝置間操作一致性、安全性與相容性表現有所差異,雖然後來針對各類產品使用需求劃分不同Android作業系統形式,例如Android TV、Android Auto、Wear OS (原本為Android Wear),卻仍會有應用服務互通、後續維護的挑戰。

因此,Google後續才會開始著手打造名為Fuchsia的作業系統,期望能藉由單一作業系統對應不同裝置平台上的使用需求,同時對開發者而言也僅需透過單一設計流程,即可打造對應所有類別裝置使用的應用服務,甚至在後續維護也能帶來更大更新效率。

即便如此,Google也不敢冒然將Fuchsia取代現有Android作業系統,原因就是在於現有Android作業系統市場生態規模太大,因此計畫採取並行使用模式,或許未來會漸漸讓Android作業系統淡出市場發展。

鴻蒙在海外市場發展仍有挑戰,中國市場或許有較高接受度

回到華為身上,縱使以中國境內市場使用模式可以快速接受新作業系統,但是對於海外市場深度黏著使用Google Play Store、YouTube、Google Search等服務的情況,即便華為強調鴻蒙作業系統可相容使用所有Android平台app與服務,要能順利改變一般用戶使用習慣,可能必須面臨更大挑戰。

以微軟的Windows作業系統為例,從Windows 7到Windows 8的介面調整,就已經讓許多深度黏著使用者無情批評,甚至紛紛改回舊版作業系統,直到Windows 10全面加回原本「開始」選單介面,加上全面開放免費升級,才讓使用者願意更換。

雖然華為也能藉由免費讓使用者從原本Android作業系統移轉到鴻蒙,但是對於已經習慣Google Play與Google旗下服務的海外用戶而言,移轉到鴻蒙可能需要面對許多使用習慣改變,甚至可能無法獲取更完整的Google服務項目,因此能否持續吸引原本用戶黏著使用,或許會成為華為必須評估風險。

但對於app使用模式與海外市場有所差異的中國境內使用者來說,在原本就少了與Google服務深度整合情況,加上可以相容使用計有Android應用服務之下,或許對於鴻蒙的接受度相對較高,因此預期能進一步在中國市場推廣鴻蒙作業系統。

當然,若華為進一步讓鴻蒙能更容易操作的使用體驗,同時也藉由本身產品使用規模推動完整的服務市場生態,加上可串接既有Android應用服務,縱使在初期仍可能面臨發展挑戰,但預期也能在市場建立自己的生態體系。

21 則回應

  • 再罵一次這些不學無術愧對中華文明的大陸佬,「基於」是「由於」「因為」更正式的用詞,不是什麼「base on」的中譯啊!

    寧可相信外國人亂七八糟的機器翻譯,也不回頭查一下自己的辭典,一群白爛……
    2019-08-13
  • 等著被Google告
    2019-08-13
  • 叫鴻幹吧
    2019-08-13
  • 我看國外的資料 不是說他變成智慧家庭的骨幹作業系統 而先不會以UI的方式推出
    而華為也是確認短期內會繼續使用Android
    2019-08-13
  • 叫”鴻蒙”太文鄒鄒,改名”河蟹”比較接地氣!
    (微內核、全場景、分布式 好像很厲害,但消費者知道在說什麼嗎?)
    2019-08-13
  • 一群太監在討論別人的jj到底長不長。
    2019-08-13
  • 有競爭才有進步,使用者自己選擇想要的系統。
    2019-08-13
  • 歐洲人口5億,美國2億...

    中國13億人口,區區一個系統,何怕養之不起?
    2019-08-13
  • 黨要你用 你敢不用?
    2019-08-13
  • 說個笑話:華為鴻蒙、Google Fuchsia誰能取代Android?
    2019-08-13
  • 中國自己推,自己玩。
    這不叫鎖國,什麼叫鎖國。
    2019-08-13
  • 用鴻蒙把中國關起來,何嘗不是一件好事?
    2019-08-13
    • 大陸用戶夠多沒差 一樣有市場 全球人口最多就大陸跟印度各有13億人口 掌握這兩個國家基本就吃夠夠
      2019-08-13
  • 中國有信仰加成,不會有問題的
    2019-08-13
  • 我他媽用膝蓋想也知道絕對不會是「紅矇」!
    2019-08-12
  • 看看曾經說可以相容的系統那間還活著好嗎
    Blackberry bb10
    Nokia meego

    還是只是改名字而已
    2019-08-12
  • 如果Android play就不放入微信 百度,那麼鴻蒙能跨越嗎?
    2019-08-12
  • 哄矇? 不了,謝
    2019-08-12
  • 感覺連os都河蟹了
    2019-08-12
  • 這結骨眼還要幫推辛苦了
    2019-08-12
  • 八成裡面是一樣的東西= =
    2019-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