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VIDIA 在今年的 SIGGRAPH 並未如先前謠傳公布心 GPU 架構,主要以當前推廣即時光線追蹤與 AI 技術的進展為主,其中包括在推出一年之際,專業影像產業的內容創作工具與即時光線追蹤技術的結合,還有更多廠商宣布推出 RTX Studio 行動工作站等消息。
NVIDIA Turing 架構首發於 Quadro RTX 8000 、 RTX 6000 與 RTX 5000 ,單卡最高 48GB 的同時也達到 1 萬美金的天頂
Computex 2019 : NVIDIA 推出創作者行動工作站平台 NVIDIA Studio ,包括 Acer 、 Asus 、 MSI 、技嘉、 HP 、 Razer 皆推出對應產品
為準專業與專業創作者提供合宜的驅動程式, NVIDIA 推出強調高穩定與品質的 Creator Ready 驅動程式
NVIDIA 在去年 SIGGRAPH 正式宣布新一代支援即時光線追蹤技術的 GPU 架構 Turing 圖靈,同時也一併推出基於 Turing 圖靈的 QUADRO RTX 系列繪圖卡,為影像產業提供結合即時光線追蹤的影像流程,同時在今年 Computex 針對龐大的專業影像用戶發表 RTX Studio 專業影像工作站計畫,進一步將即時光線追蹤技術擴大到行動工作站領域。
▲ 40 款專業級內容創作軟體可支援光線追蹤、 AI 技術
在歷經超過一年的市場耕耘,現在市場上已經有超過 40 款的專業創作 App 可支援包括 RTX 即時光線追蹤與 AI 加速技術,包括 Adobe Substance Painter, Autodesk Flame , Blender Cycles , Dimension 5 D5 Fusion, Daz 3D studio , Foundry Modo 與 Luxion Keyshot 。
▲即時光線追蹤大幅改變內容創作的流程
且不光只是專業 app 已經備好,業界亦由於 RTX 光線追蹤與 AI 的加持而獲益,電影產業如 Pixar ,產品開發如雷諾集團、 New Balance ,建築師事務所 Woods Bagot 等,皆利用即時光線追蹤與 AI 協助內容開發,如加速專業動畫製作與後製,或是模擬商品完成後在不同光線下的情境,以及作為建築採光的調整等。
RTX 即時光線追蹤與 AI 的結合,對專業影像產業造成最大的衝擊就是時間的縮短,在支援即時光線追蹤的硬體出現前,過往電影特效、產品設計的光線效果需要以龐大的伺服器輔以大量時間處理,一旦設計有誤,就又重新需要跑過處理流程。
然而 Quadro RTX 的出現與專業軟體的結合,將影像的光線效果化為即時處理,如此一來不僅是縮短處理程序,例如在專業影片製作或是產品開發,更可透過即時的光線處理實驗不同場景物體配置對畫面光線效果的變化,或是產品本身在不同光線之下呈現的光澤與反射效果,使專業影像處理流程產生創新與變化。
▲ SIGGRAPH 再宣布十款新 RTX STUDIO 行動工作站
同時在今年 Computex 大會, NVIDIA 宣布了為專業影像工作者打造的 RTX Studio 行動工作站計畫,利用嚴謹的硬體配置規範,與使裝置符合 MAX-Q 設計,提供專業使用者輕薄、高效能外,又能提供光線追蹤的行動工作站。此次在 SIGGRAPH 亦有 10 款新的 RTX STUDIO 筆電發表,包括聯想、 HP 、 DELL 與 BOXX 等。
▲不僅 GPU ,包括處理器、顯示器、記憶體也有嚴謹的規範
▲驅動持續針對軟體強化、並為專業軟體提供 30bit 色深支援
為使創作者有絕佳的使用體驗, RTX Studio 有嚴謹的硬體規範,除搭載 GeForce RTX 或 Quadro RTX GPU ,螢幕需具 4K HDR 水準,配有 i7 或 i9 處理器、 16GB 以上 RAM 與 512GB 以上 SSD ,驅動程式亦提供針對專業軟體穩定性的 STUDIO Driver ,也藉此次 SIGGRAPH 發表 SIGGRAPH Edition 更新,除強化專業軟體最佳化,亦對內容創作軟體提供 30-bit 色彩色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