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開始台灣最高金融管理機關金管會,正在推動兩樣重要的數位變化,一個是大家常聽過的純網銀,沒有實體門市的純網路銀行,讓所有需要臨櫃作業的手續全部網路化。另一個則是開放銀行,開放銀行簡單來說就是在合法的情況下,想辦法讓金融資料全部開放,讓所有的科技業者能透使用者些資料發展更多便民好用的金融服務。
開放銀行是一條很不容易的路,普通的消費者隨便一想萬一銀行把我的私密帳戶資料洩漏的該怎麼辦?所以開放銀行是由央行下面的財金公司做控管,打造出一個開放資料平台,在審核過後讓科技業者能夠介接銀行的API資料,目前已經有 13 家銀行開始提交資料。
開放金融資料真的是不得了的事情,所以現在謹慎地前進:
- 對資料使用方的創新業者:目前金管會邀請麻布記帳(Moneybook)一起制定規範和試用資料
- 對資料提供方的金融業者:目前開放銀行第一階段只開放公開的金融商品資料,例如貨幣匯率、房貸利率等等
癮科技聯繫麻布記帳(Moneybook)後得到第一階段開放金融資料後會有哪些具體應用,且跟消費者有關:
使用各家信用卡開放資料 -
- 刷卡幾次免年費:可以讓消費者知道還要刷多少次卡或消費金額才可免年費(#幫你省錢)。
- 信用卡優惠民生服務消費:可以讓消費者透過地圖定位的方式得知附近有什麼優惠,通常是餐廳或者是加油站優惠(#幫你省錢)。
- 信用卡優惠民生服務消費:Moneybook 已經有對接兩家銀行API,因此可以比對使用者消費記錄和信用卡公開優惠資料,可以直接提醒消費者可以換哪張信用卡消費可得更多優惠(#幫你省錢)。
公開金融產品資料 -
- 外幣利息資料:Moneybook 已經有對接兩家銀行API,因此可以比對使用者外幣存款銀行,該APP可以通知使用者將外幣放在哪家銀行利息更優(#幫你賺錢)。
- 房貸利率資料:可以讓購屋者快速得知目前所有銀行房貸資料以及試算,待明年第二階段開放後甚至可作房貸立即第一次預審,馬上得知利率和貸款金額,免除複查送件的門檻(#幫你省錢)。
- 其他貸款資料:消費者如果本身有債務(例如未繳卡費),可透過貸款公開資料找到最適合移轉債務的銀行(#幫你省錢)。
▲第一階段金融產品開放資料還未涉及到私密資料,科技業者如果要利用的話還得發會自身優勢才是。
期待開放銀行第一階段試行成功,如果邁向第二階段讓科技業者和銀行做API對接,那台灣金融科技的發展應該會有一次的爆發,對消費者來說應該會有一次大推廣的紅利期,就像 LINE PAY 中信卡的 3% 回饋一樣,2020年相當值得期待。
9 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