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Adobe與Google推出讓人免費下載使用的思源體,隨後又釋出宋體與柔黑體。思源體出自於Adobe之手品質有保證,且提供非常多國語言(中文、日文、韓文、繁體/簡體中文),就算切換語系也不會因此掉字,字體各方面也設計得比較沒存在感,因此在設計品上使用非常簡易可以融合在各種風格中,重點就是使用後不怕突然被通知要繳版權費XD。
翰字堂JT Type也宣布在6月份開放免費下載使用「台北黑體」,以思源體當基礎作修改,與思源體最大的不同就是微妙差異的設計風格,思源體強調在設計上是針對在各種裝置上都易閱讀的字體,而台北黑體則是帶有印刷風格的黑體,使用在印刷物時,會有更理想的製作效果。
不囉唆先來下載個公測版試試「台北黑體」下載:https://sites.google.com/view/jtfoundry/
台北黑體的特別之處
雖說台北黑體是採用思源體作為基礎加以改造,但是因為思源體在字體設計上對於橫筆畫有特別著墨,為了讓適讀性較佳,所以都設計成對稱的橫撇,消除了原本字體的對稱感;不過台北黑體將橫筆畫又重新調整,每個橫劃的間距平均,看起來也較舒服。
▲台北黑體有7種筆畫粗細可以選擇,英文字和中文字搭配起來也很好看。
▲台北黑體與思源體最大的不同就是橫筆畫的表現。
▲台北黑體盡可能的將字體所佔用的正方形空間完全填滿,字體筆畫設計也以對稱作為主要目標。
▲不管是比劃特別多的字型也很容易判讀。
▲從這張圖可以看到設計字型的設計師碎念...,將缺口、不夠長的筆畫、不對稱的部分都加以改造。
▲好想喝珍奶啊!
▲使用在交通號誌標示,資訊圖表都有相當好的設計感效果。
▲整個版面設計都使用同一款字體也不會有單調感。
為什麼叫做「台北黑體」,而不是「高雄黑體」呢?
根據翰字堂官方表示,使用「台北」作為名稱一來是因為符合命名相關法規之外,也能增加大眾印象,在尋找的時候更容易記得;未來如果有使用其他的開源字體改作字體發表,將會以其他的「繁體中文世界」地名作為命名,所以有可能未來可以看到「銅鑼灣字體」、「九龍字體」等等(馬來西亞、新加坡已改用簡體中文)。
▲立刻來下載試用看看,下載下來的檔案是ttf檔,不管是Windows還是Mac都可以安裝。
51 則回應
不小心打了標楷體的抱怨 xdddd,話說這個字體對 PC 觀賞和印刷看起來是不錯的,授權應該商業用也 OK 吧
有些部首感覺都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