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putex 2019 : 納入 Thunderbolt 3 技術助 USB 4 性能突破, PD 標準將漸一統通用快速充電規範

2019.05.31 12:40AM
Business, Communication, Public Relations, Business development, Human behavior, Business executive, Energy, Speech, Behavior, Public, usb, Text, Businessperson, Event, Public speaking, Business, Management, Company, Speech

今年在 Computex 最後一場專訪也照慣例與訪談 USB IF ,當然受訪者也是已經熟到不能再熟的 USB IF 主席 Jeff Ravencraft ,今年 USB IF 溝通的重點有三項,其一為 USB 4 ,再者為 USB PD 快速充電標準,最後是 USB Type-C 的線材驗證。

納入 Thunderbolt 3 技術底層的 USB 4 並不完全等同 Thunderbolt 3

Netbook, Computer Monitors, Computer hardware, Desktop Computers, Personal computer, Computer, Laptop, Desk, Multimedia, Office, personal computer, Computer monitor, Personal computer, Desktop computer, Display device, Electronic device, Technology, Screen, Computer, Desk, Gadget

在今年 3 月對 USB IF 是相當重要的時間點,因為組織重要成員之一的 Intel 宣布將 Thundelblot 技術開放,同時亦將貢獻給 USB IF 作為新一代 USB 4 的技術底層,藉由 Thunderbolt 3 技術底層, USB 4 大舉提升傳輸性能,可達最高 40Gbps ,但同時仍僅需要一條現行符合標準的雙通道 USB Type-C 線材。

Mr. Ravencraft 表示,雖然 USB 4 的傳輸協定建立在 Thunderbolt 3 技術之上,不過兩者並非劃上等號,但是 USB 技術組織仍在規範中加入選擇性相容性,成員仍可自行決定是否要加入 Thunderbolt 3 的全功能相容,不過若要具備 Thunderbolt 3 的全功能相容,則需要另行通過 Intel 的認證程序,此部分就並非由 USB-IF 負責。

由於在傳輸的底層使用 Thunderbolt 3 , USB 4 雖然在規格看起來有點類似 USB 3.2 ,但實質上是相當不同的技術,不過仍會秉持 USB-IF 對既有技術的向下相容,可完整相容 USB 3.2 的各項規範,只是值得注意的是,由於 USB 4 傳輸頻寬更高,雖然連接介面仍維持使用 USB Type-C ,不過線材的規範將會更為嚴謹。

筆者也試著詢問 Mr. Ravencraft 關於當前 USB 3 系列版本號碼對消費者難以理解的問題, Mr. Ravencraft 表示 USB IF 只是做為在技術組織完成標準制定後的推廣,他們也收到許多反應表示當前的命名方式不易理解,不過畢竟技術開發者有時無法理解市場想法,也造成當前命名方式過於複雜。

不過 USB IF 也表示當前整個組織也在設法簡化消費者識別,他們理解到消費者比起規格更想知道實際的傳輸速度與功率,當前就透過新設計標誌結合傳輸速度、供電規格等方式,讓消費者透過標誌與旁邊的規格看懂規範,另外也指出他們也與工作小組溝通,會設法在 USB 4 使用更易理解的方式使消費者能夠理解。

USB IF 預期技術小組在今年夏季到秋季之間完成 USB 4 完整標準的制定。

USB PD 快速充電規範市占率日益增長

Electronics, Product design, Product, Design, Multimedia, electronics, Product, Technology, Electronic device, Electronics, Gadget

Audio, Product design, Design, Product, Gadget, Audio signal, gadget, Gadget, Electronics, Technology, Electronic device

在 USB PD 出現之前,有不少第三方廠商透過 USB 的介面自行開發快速充電標準,但多半的快速充電標準為自主開發,不具備通用性,不過在 USB-IF 大力推廣開放標準、免授權金的 USB PD 之後,從 PC 開始到行動裝置,已經有許多廠商開始支援 USB PD 快速充電規範。

當前 USB PD 已經可提供最大 100W 的標準,只是以當前市場對於行動、筆電等設備充電的需求,似乎 65W 是當前的甜蜜點,多數採用 USB PD 充電的設備不會超過這樣的規格,但隨著消費者的需求改變,以及裝置耗電量的變化,最終市場上勢必會出現支援 USB PD 100W 的裝置與充電器。

USB IF 也看好當前日益茁壯的 USB PD 標準,因為藉由聯盟成員大力推廣之下,許多廠商也看到快速充電規格標準化的優勢,逐漸放棄或是放緩非開放標準的快速充電,或者採私有規格與 USB PD 並行,或者僅保有 USB PD 快速充電等,未來 USB PD 技術有望在 100W 以下的電子設備越來越普及。

USB IF 也展示聯盟成員 Cypress 的合作夥伴所推出、採用基於 USB Type-C 的 USB PD 供電/充電裝置,除了筆記型電腦與手機外,已經有路由器廠商、 LG 的微型投影機,甚至如 Cisco 的電話會議系統,已經採用原生的 USB PD 介面作為唯一或是選擇性供電標準。

Electrical cable, Wire, Audio, Font, Audio signal, Computer hardware, cable, Wire, Technology, Electronic device, Auto part, Cable

另外亦有如電動刮鬍刀、電動牙刷等家電廠商考慮透過介面轉換的方式讓現行的設備可支援 USB PD 充電器,未來也考慮把 USB PD 作為新產品的供電/充電介面。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終端裝置尤其如智慧手機廠商對於快速充電的要求, USB PD 3.0 規範中加入 PPS 標準,這項技術允許手機端監控電池電量、溫度等,反向對充電器提出調整充電速度的要求,藉此避免電池在高電量時由於偏大的功率導致電池溫度飆升。

USB Type-C 線材加入選擇性安全功能,並針對大功率提供 5A 認證

隨著安全議題上升與 USB PD 規範的演進, USB IF 也持續調整線材的認證方式,其一就是選擇性安全性認證,這裡所指的安全認證指的不光是物理性的過衝、過載防護,還有對於連接裝置信賴的安全認證。

USB IF 表示當前有成員指出現在對裝置的攻擊方式越來越複雜,特定的設備也需要能夠防護來自 USB 連接時的惡意攻擊,而選擇性安全認證可讓裝置在搭配具備晶片的 USB Type-C 線材時,才能允許特定行為的使用,例如使用高速充電組合,或是阻止透過未經安全認證的 USB Type-C 線材傳來的指令訊號與存取行為,此部分的相關規範預計在 2019 年內完成。

此外,針對越來越多設備取消耳機孔,雖然裝置商也大力推廣無線耳機,但仍有許多使用者偏好有線耳機,故也需要透過 USB Type-C 轉接 3.5mm 耳機孔,但如此一來就無法一邊進行充電一邊使用耳機, USB IF 也著手推動一項一對二的 USB Type-C 線材設計標準,使線材可同時連接耳機與進行充電,此項標準化設計規範正在著手規劃中。

先前也提到,針對 USB 4 與 USB PD , USB IF 也將提供進一步 USB 4.0 Type-C 線材規範,當前有幾項重點,若以傳統的電訊號,符合 USB 4 Type-C 的線材限制將為 5 公尺內,藉以確保傳輸的抗干擾性與品質,而針對特定的長距離專業應用如工業領域,亦可選擇採用光訊號,在光訊號的規範下,線材則允許最大 25 公尺長度。

另外在 USB PD 規範達到最大 100W 的情形,未來 USB Type-C 線材在供電規範除了當前基於 USB 3 規範的 3A 外,未來還將提供 5A 的線材規範,而充電器與裝置端預計可判斷線材是符合 3A 或是 5A ,藉此控制最大電流輸出,避免發生過熱過載燒毀的危險。

Product design, Product, Brand, Font, Design, Electronics, , Product, Design, Technology, Material property, Electronic device

在訪談最後,筆者也留意到今年 Mr. Ravencraft 的簡報設備由過往的筆記型電腦,改為使用 iPad Pro 搭配華碩的 USB Type-C 外接顯示器, Mr. Ravencraft 表示他也很高興蘋果終於在設備端使用 USB Type-C 介面,畢竟 USB Type-C 當前可提供的功能很完善,一方面支援 PD 快速充電,又可提供 DisplayPort 影像訊號輸出,也更容易相容 USB 周邊。

而筆者也提到今年看到 HP 的 Envy 13 的 USB Type-A 採用類似以前日系筆電的乙太網路孔設計,以保護蓋的設計使輕薄機種可具備較厚的 USB Type-A 標準,而 USB IF 的技術長 Rahman Ismail 笑著說,雖然創意與功能性值得讚賞,不過那樣的設計恐怕無法合乎 USB Type-A 的設計標準。

今年 USB IF 也罕見的在 Computex 期間在台灣知名產業報紙下了中文的廣告,也希望藉由這樣的曝光,吸引更多台灣廠商關注 USB IF 與 USB 相關規範的發展。
 

2 則回應

  • 技術被 Intel 綁著,不然早就......現在知識產權卡來卡去,你必須繞來繞去,當不用繞時,發現一切都簡單多了,進步也快多了,更別說那些手上一堆專利又不製造產品的公司
    2019-06-01
  • 鐘潪呈usb 也來到4了
    2019-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