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 Computex 的 Intel 活動除了聚焦在第一款用於消費性的 10nm 製程、代號 Ice Lake 的第十代 Core i 平台外,另一個重點就是推廣 Project Athena 這項今年初所公布的計畫,就當前的資訊來看, Project Athena 似乎有點像以前 Intel 的 Ultrabook ,但今天與 Intel 原廠人員簡單聊了一下,卻發現兩者在本質上也是有些不同的,若以筆者熟悉的領域做類比, Ultrabook 像是 CE 的自主安規,而 Project Athena 則像是 UL 提供的第三方認證計畫。
這是甚麼意思?以 Intel 的說法, Ultrabook 是 Intel 制定的一項參考規範,廠商只要依循規範當中的平台、產品設計等,即可宣稱是 Ultrabook ,故包括產品規格、處理器平台的等級等,都沒有太顯著的要求,也會看到一些機種可能求輕薄而使用較小的電池等。
然而 Project Athena 則是以使用者體驗作為出發點、以更嚴謹的規格與體驗要求,同時結合關鍵零組件廠商與設立官方實驗室等方式,透過從上游的元件、符合理想體驗的硬體規格、產品設計型態,最終產品設計後還要再通過 Project Athena 實驗室的驗證,才能掛上 Project Athena 的標誌,不像 Ultrabook 僅須符合基本規範即可自主宣示。這也意味著即便有 20 款基於 Project Athena 硬體規範的設備設計完成,但仍有可能在經過實驗室測試後,由於如產品反應時間、續航力未達標等原因,最終僅有十款左右的裝置能掛上 Project Athena 的標誌。
雖然此次 Computex Intel 宣布當前已經有第一版的規範,但當前 Intel 還無法對第一版 Project Athena 細節進行公開,僅有較籠統的敘述,例如包括產品的休眠喚醒需要快速的反應時間、需要長效的續航力,需要支援基於 USB Type-C 的快速充電、需要支援 Thunderbolt 3 與支援 AI 應用等,不過倒是對處理器的等級與記憶體配置有比較明確的要求,首先是至少第八代 Core i 、第八代 Core i vPro 與第十代 Core i 的 i5 與 i7 平台,考慮到續航力與產品設計,當前的限制為 U 系列低電壓版本,搭配雙通道至少 8GB RAM ,以及 256GB 以上的 SSD 等。
不過 Intel 也指出, Project Athena 的規範將會與時俱進,也不排除未來當使用者對體驗的需求改變時,版本會加入更多的元素,例如搭配 GPU 、儲存容量的性能要求等等,不過當前符合第一版 Project Athena 的產品將陸續在秋季亮相,然而當前還不確認第一波是否會有 Ice Lake 平台的裝置在秋季登場,但可確定的是第一波 Project Athna 若有商用機種將僅有搭配第八代 Core i vPro 的產品,畢竟地十代平台還未確定何時會有支援 vPro 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