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Computex 前夕, Intel 已經簡短地針對第十代 Core i 平台 Ice Lake 進行簡短的預覽,而在 Computex 的主題演講活動上, Intel 也正式公布年底的第一波第十代 Core i 平台將以低電壓的 U 系列作為首發,同時也公布基於 Project Athena 筆電創新計劃的關鍵體驗指數 1.0 目標規範,同時宣告今年將陸續有多款符合 Project Athena 1.0 的 Windows 與 Chrome 裝置問世。
雖然稱為第十代平台,不過對於歸納為首發的 Core i 低電壓 U 系列,卻可說是跨了將近三個世代的架構,因為當前市場上第九代的規劃並無 U 系列,而第八代的 U 系列則又是第七代平台的四核心強化版,為了帶來革命性的創新體驗, Ice Lake 架構從裡到外都有大幅的更動,包括全新的 CPU 架構、足以負擔 FullHD 遊戲體驗的 Gen11 GPU ,以及源自 Xeon 可擴充處理器平台的 AI 加速技術,同時也預計是 Intel 首度以 10nm 製程生產的消費級平台。
當前預計首批登場的 Ice Lake 平台將提供自 i3 、 i5 到 i7 等 11 款產品線,相較現行第八世代低電壓 U 系列平台,預計有至少 2.5 倍的 AI 性能提升, 2 倍 GPU 性能提升與 3倍的無線網路連接體驗。當前預計包括宏碁的 Swift 5 、 Dell XPS 13 2in1 , Lenovo Yoga S940 等,都將推出基於第十代 Core i 平台並符合 Project Athena 1.0 規範的版本。
至於 Project Athena 是 Intel 與包括品牌、零組件供應商等共推的一項認證計畫,藉由官方實驗室進行整機內部包括處理器、電源管理、面板等等所有關鍵元件的認證方式,讓 OEM 、 ODM 可在產品設計依循計畫認證組件挑選,加速產品開發與集中專注力於產品設計的本質創新。當前 Project Athena 也在包括台灣、上海與加州三地設立實驗室,並有超過百家的合作夥伴加入計畫。
在基本硬體規範方面,當前第一版 Project Athena 可選擇採用第八代 Core vPro 平台,第八代的 Core 與第十代 Core 當中的 Core i5 與 Core i7 ,這也意味著缺乏動態時脈調節的 Core i3 以及以下的平台無法符合 Project Athena ,同時今年內將有十餘款不限定採用第十代 Core 平台的 Project Athena 裝置問世。
同時,為了滿足消費者對新一代裝置開箱即用的良好體驗, Intel 制定了名為 KEI 的關鍵經驗指標作為設備的評估標準,包括電池的一致反應能力,同時需要達到影片播放 16 小時、實際使用超過 9 小時,以及包括能在 1 秒內從休眠喚醒的即時恢復做為評估指標,而 Intel 也將當前關鍵經驗指數的成果設立了 Project Athena 1.0 目標規範。
Project Athena 1.0 目標規範有六項關鍵創新重點:即時行動,效能與反應能力,人工智慧,電池續航力,連接性,外型尺寸等。
即時行動指的是可透過上蓋開啟、按下按鍵或是生物辨識等進行快速喚醒,效能與反應除了設立至少 Core i5 或是 Core i7 門檻外,至少要提供雙通道 8GB 記憶體、大於 256GB 的固態硬碟或是 Optane memory H10 儲存,而人工智慧則是希望利用語音指令與支援 OpenVINO 、 WinML 等框架提供 AI 應用,電池續航力除更好的整體功耗降低外,亦要求透過 USB Type-C 進行快速充電,至於連接性包括無線 WiFi 、 Gigabit LTE 與高速的 Thunderbolt3 介面,同時希望外型設計時尚與採用窄框提供更好的沉浸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