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VIDIA 在今年 Computex 宣布推出針對專業工作者、內容創作者的行動工作站平台計畫 NVIDIA Studio ,這項計畫可說是藉由軟硬體整合、為包括影、音、繪圖等專業內容製作提供自軟體 AI 技術到硬體可靠度的計畫,旨在透過 Turing 圖靈架構整合的創新元素,尤其是基於 RT Core 的光線追蹤、 Tensor Core 的 AI 加速,為新一代高品質內容創作帶來更高的效益與穩定。
NVIDIA Studio 當前有超過 17 款機種,包括 Acer 、Asus 、 Dell 、 Gigabyte 、 HP 、 MSI 與 Razer 等皆預計在 6 月推出基於 NVIDIA Studio 計畫的產品,最低價格自 1,599 美金起。
NVIDIA 表示,當前的內容創作者對於新一代高品質內容創作的需求越來越高,雖然不少專業內容工作者使用 Apple 的 Macbook Pro 做為行動工作站進行內容創作,然而 Macbook Pro 的硬體性能雖對一般影像編修綽綽有餘,但並無法滿足如結合即時光線追縱的專業 3D 內容製作、 8K 影片剪接等需要,不少玩家尋求使用基於 NVIDIA GPU 的電競機種作為行動工作站,這也讓 NVIDIA 決定推出 NVIDIA Studio 計畫。
基本上 NVIDIA Studio 需要搭配完整版 Turing 圖靈架構的 GPU 平台,包括 GeForce RTX 與 Quadro RTX 皆是相容的硬體平台, 諸如 Quadro RTX 5000、4000 與 3000 GPU 以及 GeForce RTXTM 2080、2070 與 2060 GPU,尤其對如有大量影像資料暫存、大型 AI 模型、 4K 以上內容剪輯的創作者,更可選擇搭載高達 16GB VRAM 的 Quadro 5000 的 NVIDIA Studio 裝置。
NVIDIA Studio 並非是單純的硬體設計規範, NVIDIA 也藉由與軟體廠商如 Adobe 等的深入合作,導入基於 Tensor Core 的 AI 加速技術,使其可應用在自動場景分析後的進階應用,今天也展示包括加入即時光線追蹤的工業繪圖、藉由分析影像中的臉孔達到自動為影片中的人物進行一致且自動化的人像修片,還有分析影片中的定位點、自動幫影片安插立體特效等應用。
今天會場展示的 Razer 機種是基於 Blade 系列的專業版本,分別為 Blade 15 Studio Edition 與 Blade 17 Studio Editon ,搭載 i9 平台與 Quadro RTX 5000 ,全機採白色外觀,原本 Razer 就曾提及不少專業內容工作者選用 Blade 系列做為行動工作站,也是看中 Blade 系列輕薄與高效能兼具, Razer 也多次想要打入專業行動工作站用戶族群,此次響應 NVIDIA Studio 計畫似乎不太令人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