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經濟服務當道,大家熟知的是以 Uber 為主的叫車服役以及出租你家房間的 Airbnb,共享經濟模式後來在中國發揚光大,紛紛推出共享單車、共享行動電源以及共享雨傘等服務,特別是在中國2017-2018年間共享服務特別火熱。
根據自由時報報導在2017年5月深圳新創公司一傘科技推出「共享e傘」計畫,一開始發送了30萬把雨傘,在不到二個月的時間內全數消失,這對一把造價90元人民幣(約合新台幣400元)的共享雨傘,卻只要19元(約合台幣85元)押金、每半小時0.5元人民幣的租金就能帶走,相差非常大。
而由日本公司 Nature Innovation Group在日本去年12月才推出的共享雨傘服務ikasa(癮科技當時也有報導),價格為一日60日圓(約合新台幣18元),最多收到六天420日圓(約合新台幣120元)就不會再收,對造一把600日圓(約180元新台幣)的雨傘成本,還是相對便宜,而且被使用者取走不回的話,業者仍然是虧損。
但不愧是日本人,ikasa共享雨傘服務辦理到現在,歸還率仍然是100%,這就是良好公民意識的證明。對照中國那消失的30萬把雨傘來說,或許共享雨傘這樣的服務,更適合在日本推行。
台灣目前還沒有業者推動共享雨傘服務,但對於每次外面下雨身邊永遠沒有雨傘的作者來說,非常期待 ikasa 來台灣拓點阿!
170 則回應
相信台灣水準的話, 哪家來搞都可吧.
另外日本共享雨傘的確歸還率高,但有沒有平衡一下報導,日本便宜雨傘用完即到處丟棄,這是在台灣與中國看不到的景象!
此篇報導感覺包函台灣人的自卑與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