癮觀點:現代商務客機能無人全自動駕駛 這話的真實性多高?

by Tandee
2019.02.14 01:23PM
Boeing 747-8, Airplane, Boeing 757, Boeing 747-8 Intercontinental, Boeing 747-400, Airbus A380, Boeing 747, Cockpit, , Boeing, boeing 747 8 cockpit, Aerospace engineering, Air travel, Cockpit, Vehicle, Airline, Airplane, Airliner, Aircraft, Photography, Aviation

航空領域總是充滿了陰謀論和都市傳說,我聽得可多了。然而,最讓我錯愕的,莫過於關於自動駕駛的迷思與誇大不實的傳言:以為現代飛機是由電腦操控,機師在場只不過是當做緊要關頭時的備胎,諸如此類的想法。我們都聽說過,在不遠的將來,機師會完全遭到淘汰。舉例而言,《連線》雜誌曾在二○一二年刊登一篇關於機械的報導,記者寫道:「自動駕駛是一種電腦裝置,能夠獨立操控一架787,無須人力支援,但我們還是不理性地在駕駛艙塞幾個人類機師當保母,只為了以防萬一。」

高科技設備只是用於輔助機師

這段關於民航機師工作內容的描述,是我聽過最不經大腦、最侮辱人的話。說787或任何民航機「無須人力支援」就能航行、機師在場只是要當自動駕駛的「保母」,已經不只是誇飾,不只是為了文采而稍稍曲解事實,不只是「不太對」─而是大錯特錯。既然連一份口碑良好的科技雜誌都不明白這點,讓這種言論得以出版,可見這種迷思有多盛行。這種謬論一天到晚出現在媒體上,竟到了大眾視之為理所當然的地步。

你會發現,說這種荒唐論調的多半不是機師,而是新聞記者或學者(教授、研究者之類的)。管他多聰明、研究多有價值,這些人都極為不熟悉商務航空每天要面對的狀況。有些時候,機師自己也助長了這種歪風,我們之中可能有人會說:「媽啊,這架飛機根本就是自己飛了嘛。」最大的敵人往往就是自己人;我們由衷讚歎高科技工具,在對外行人解釋複雜操作步驟時,索性簡化內容,最後描繪出一幅把飛行實際情況給扭曲的誇大漫畫,同時貶低了這個職業的價值。

高科技駕駛艙設備基本上是輔助機師,就像高科技醫療設備輔助醫生和外科醫師一樣。設備大幅提升機師的能力,但絕對不可能減少操作設備所需的經驗和技巧,更遠遠談不上把經驗、技術變成沒有必要的東西。要飛機自動駕駛,差不多像是要現代手術室自動開刀。外科醫師兼作家葛文德寫過一篇文章,刊登在二○一一年某期《紐約客》雜誌:「說到醫學進步,每個人都只想到科技。可是,醫生的技術也非常重要,絲毫不輸科技。這點可以套用在各行各業上。真正造成差異的,是大家運用科技的技巧。」這話可說是一針見血。

自動駕駛仍需人工介入

再說,「自動化」和「自動駕駛」到底是什麼意思呢?自動駕駛就跟其他設備一樣,是供機組成員使用的工具,你還是得告訴它該做什麼、何時做、如何做。我自己比較喜歡「自動飛行系統」這個詞,因為自動駕駛綜合了好幾種不同功能,可以調整速度、推力、水平和垂直航向,要同時或獨立控制都行,這些功能全都需要組員定時輸入指令,才能妥善運作。在我開的波音飛機上,如果要設定自動爬升或下降,我可以各想出7種不同的方式,視情況判斷採用哪一種。媒體會引用所謂的專家說的「每趟航班,機師手動操作的時間大概只有90秒」,然而這種話不但有誤,更表明說話的人根本不知道手動、自動的差別,彷彿自動操作純粹只是按下按鈕、雙手抱胸等待。

有天晚上,我搭飛機坐經濟艙,降落過程出奇平順,背後有個老兄喊道:「幹得好啊,自動駕駛! 」也許很好笑,但完全錯了,這次著陸從頭到尾是手動操作,絕大多數飛機著陸都是如此。對,大部分噴射客機都獲得認證,可以自動執行降落(用機師行話來說,這叫做「自動落地」),可是現實中極為少用,飛機降落時,採取自動控制的不到百分之一。要詳細解釋如何設定、實行自動落地,要花上好幾頁篇幅才行。總之,假如只要按個按鈕這麼簡單,我又何必每年用模擬器練習2次,還要每隔一段時間就複習手冊上標記起來的地方。就很多層面而言,自動落地遠比手動要來得耗神。

航行過程充滿變數

一趟航行中,情況時時刻刻變化,複雜、流動,絕對不是死的,所以機師必須隨時下決定,每個決策都事關重大。雖然有各式各樣的協定、檢查表、步驟,寫成白紙黑字,機組成員仍舊必須依據主觀判斷,下達成百上千個指令,譬如避開堆疊起來的積雲、解決機械問題等等,不勝枚舉。我指的是那些稀鬆平常的狀況,任何一天、任何一次飛行都會遇到,甚至多到工作飽和的程度。即使是在最最普通的情況,駕駛艙一樣會忙到讓你驚訝─而且還開著自動駕駛。

另外一種老掉牙的言論是,駕駛艙自動化讓開飛機比以前簡單。恰恰相反,現在開飛機大概是有史以來最難。考量到現代航空所有操作相關領域(從飛行計畫、導航,再到通訊),駕駛飛機的必要知識比以往多上許多。現在,主要所需技能的確和過去不太一樣,但如果你認為某些技能比其他更重要,那你就錯了。

你一定想指出:可是,遠端駕駛的軍用遙控機跟無人飛行載具數量暴增,又怎麼說?這難道不是未來趨勢的預兆嗎?這種觀點的確很誘人。這些機器設計精密,事實也證明它們很可靠─可惜程度有限。遙控飛機不像商務客機一樣載著上百名乘客,它的任務與客機大相逕庭,運作環境截然不同,若是出了差池,代價輕微得多。光是借用無人機的概念,將之擴大規模、加上幾個備用設施就想上路,這是行不通的。

我很想見識看看,遠端操控無人機如果遇到引擎失效放棄起飛,接著遭遇煞車過熱輪胎起火,要怎麼迅速放棄起飛,疏散250名乘客。我很想見識看看,無人機如果在山區遇到加壓系統問題,需要改航,會怎麼排除問題。我很想見識看看,無人機要怎麼在海上穿越風暴。老天,就連最簡單的任務,我都想見識一下。每一趟航程都會發生無數大大小小的偶發事件,需要機組成員花費心神處理、憑直覺下判斷,如果你身在千里之外的地面上,要怎麼解決這些狀況,我真沒辦法想像。

實現無人飛行需要大幅變動基礎架構

即使真的要把無人飛行載具的模型應用在商務航空領域,也必須砸下大筆資本,大幅修改現行民用航空制度與基礎架構,舉凡設計一代的新飛機並進行測試、建立新的飛航管制系統,諸如此類。連無人汽車、無人火車、無人船的概念都未臻完美了,就要一下子跳到商務客機,難度和成本都會呈次方成長,即使真的成功,還是要有人遠端控制那些飛機才行。我不是要說人類辦不到這種事,說不定有一天,我們真的可以搭無人民航機旅行,就好比我們也可能在月球上或海底建造城市。說到最後,最大的問題不在於科技是否做得到,而在於成本和實用性。離這個目標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前提是我們真的要走這一條路。

我知道這些話聽在你聽來有什麼感覺。對你來說,我不過是個反科技分子,抗拒逐步進逼的科技,只為保住終將被時代淘汰的飯碗;正因為我是民航機機師,所以我的論據不足採信。你大可這樣想無所謂,但我可以保證,我不是過於天真,說話也完全憑良心,更不反對科技進步;我只反對過度引申科技功用的愚昧之舉,以及那些明顯曲解機師在做些什麼的言論,因為我和同事賴以維生的工作絕不是那樣。

Air travel, Cockpit Confidential: Everything You Need to Know about Air Travel - Questions, Answers, and Reflections, Travel, Book, Hotel, Tourism, Boekhandel, Publishing, , Author, Air travel, Font

本文作者:派翠克.史密斯( Patrick Smith)

14歲便開始上飛行課程,在1990年得到第一份航空公司的工作,擔任15人座的渦輪螺旋槳式飛機的副機師,爾後駕駛過貨機與商用客機,飛過美國國內與國際航線。他也是www.askthepilot.com的執筆者,為線上雜誌《沙龍》著名的「請教機師」(Ask the Pilot)空中旅行系列撰稿十餘年,上過超過200個廣播與電視節目。他喜歡利用空暇時間環遊世界,足跡遍布超過70個國家,現居波士頓附近。

本文來自:機艙機密

資料來源

54 則回應

  • 美軍AI機多年前就在飛了,AI的F-16更徹底解放飛機原本性能。比起馬路複雜度,民間機師可能會比汽車司機更早被淘汰。飛行員真正關鍵就起飛跟降落而已。
    2019-02-16
  • 機器會確確實實的累積設定,給它時間會愈來愈精實,但人類郤不一定呀
    2019-02-15
  • 真的那麼厲害還要機師幹嘛
    2019-02-15
  • AlphaGo 都可以下棋跟打電動了,,,
    2019-02-15
  • 高空天氣狀況多。亂流、雷雨⋯⋯
    2019-02-15
  • 至小都吾會有罷工,慳水力
    2019-02-15
    • Clunkwok Clau 無人機也有工會的.
      2019-02-15
  • 無人,是真的。必須要有人,是因為「每個機場的設施都不一樣」,導致必須有人介入。
    2019-02-15
  • 系統遇到bug或錯誤>系統自動停止運轉>然後就......
    2019-02-15
  • 總是有些亂掰硬拗的人....
    破壞台灣社會和諧....
    2019-02-15
  • 您好:
    打擾了!本露天拍賣場有功能最新的汽車用高頻音波驅貓器,最便宜的0-20mA,4-20mA電流產生器,RELAY TO RS232及RS232 TO RELAY控制器,線性穩壓器(LDO),儀表級參考電壓(基準電壓)模組,ADC類比/數位模組,DAC數位/類比模組,等等,也有相關的工業用SCR控制器,超音波測距儀,保險箱RS232電子鎖,紅外線遙控車,新再生能源,太陽能/溫差發電及LED感光自動照明,太陽能角度定位器,LED調光電路及其相關技術資料販賣,商機無限,請參考拍賣網站,謝謝.
    class.ruten.com.tw/user/index00.php?s=super9338
    ------------------------------------------------------------
    Regards,
    劉先生
    2019-02-15
  • 無人駕駛比有人駕駛安全。
    2019-02-15
    • 無人駕駛比較安全,上帝是這樣教你地科大氣的嗎
      2019-02-15
    • 劉建輔 是,路面情況多變,突然有人衝出馬路,「有人車」也避不了,不能說無人車不安全。(這部無人車車上是有測試員的)

      「當時受害者手牽腳踏車穿越人行道,然而時速達40英哩(約64公里)的休旅車毫無減速跡象,迎面撞上該名女性,而車內駕駛座的測試員也未注意到該位女性騎士。」

      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37247
      2019-02-15
    • 劉建輔 沒有突發情況下,無人駕駛比較安全。

      還有就是無人駕駛絕對比混蛋駕駛安全。
      什麼內線右轉、不打方向燈、緊急煞車、黃燈沒過路口可是加油衝的…
      2019-02-15
    • 王子輝 呵呵 聽說前一陣子自駕車才出了車禍呢
      2019-02-15
  • 觀落陰都要導遊了。
    2019-02-15
  • 問個認真的問題,機長座位前面那個凹洞是人體工學的設計嗎XDD...
    2019-02-15
    • 小常識補充,只有波音型的客機才需要那個缺口,空中巴士的就不用哦,因為它的操控桿在左右兩側...
      2019-02-15
    • 喔喔,感謝解答
      2019-02-15
    • 機師坐進去後,椅子可以調整...
      汽車座椅不也是一樣。
      2019-02-15
    • 要拉這麼遠啊O_O..
      2019-02-15
    • Winston Wang 飛行姿態控制桿往身體拉時的空間。
      2019-02-15
  • 那些搞AI的....其實應該先去把自動駕駛搞好才對....
    2019-02-15
  • 設定錯誤 或跑出BUG就會變自動送頭系統喔
    2019-02-14
  • 蔡東哲
    2019-02-14
  • 貨機應該會比較早實現無人駕駛,背負幾百條人命風險的客機很難只靠程式而無人腦判斷和應變。
    2019-02-14
  • (?
    2019-02-14
  • 飛機當然可以無人駕駛,但是飛機外的天氣沒辦法人為操控。
    2019-02-14
  • 經驗是靠飛行時數
    2019-02-14
  • 名古屋空難是計算機有問題?接收飛機要有像樣的工程師來判斷,不要外國人的月亮比較圓。
    2019-02-14
  • 簡單說,看你是處於什麼角度來看待這件事,以飛機商來說他要賣你飛機時會把飛機講的好像不需要人一樣的自動化好讓航空公司以為可以節省多少人力與燃油成本,但如果以機師的角度來爭取薪水的話~~~就會變得這些自動化多麽不堪一擊多麽需要人力來協助飛行
    2019-02-14
  • 以目前科技
    沒有駕駛
    這架可能就墜機了
    且好運的是這次事件剛好有兩位考核的人
    有多人可以幫忙處理

    zh.m.wikipedia.org/zh-tw/澳洲航空32號班機事故
    2019-02-14
  • 空中交通相對於地面交通是3D VS 2D,而2D都還沒開發自動駕駛,3D會有嗎?😏
    2019-02-14
  • 半自動又不是全自動…出事算原廠嗎?少在那邊
    2019-02-14
  • 捷運都要司機了,飛機可以全自動?
    2019-02-14
    • Wong Chi Fai 飛機是在軌道上跑的?
      2019-02-15
    • 有些捷運是自動架駛的
      2019-02-15
    • 王子輝 軌道式的才最適合自動駕駛。
      2019-02-15
    • 就算機上有飛行員,以每小時超過 250 節的進出場速度的民航客機,我很懷疑飛行員在看到有危險而避開的反應時間 .... 飛行員不相信雷達警告你身邊公里外會有什麼高度的飛機在飛基本上是在玩命吧 ....
      2019-02-15
    • 李永興 不只以為天上只有一架飛機,還以為天空都是一片平順
      2019-02-15
    • 王子輝 以為天上只有一架飛機?
      2019-02-15
    • 捷運要停很多個站,每站都有乘客上落,也有人衝閘,所以要有司機隨機應變。

      機場列車因站少,乘客上落少,所以可無人駕駛。

      飛機只有起點與終點兩個站,其間無乘客上落,沿途交通暢順,最適宜無人駕駛。
      2019-02-15
  • 因為不懂所以有疑問,是做不到(困難度高),還是不願意。
    2019-02-14
    • 王子輝 不要無視氣流跟氣候變化阿…
      2019-02-15
    • 也許哪天開發出了巨大版無人機(如電影復仇者聯盟的航母) 讓電腦自行控制來維持平衡 再來說如何自動駕駛吧
      2019-02-15
    • 謝文貴 無人車比無人機難得多,道路情況多變,還有行人、車、交通燈等等,飛機無這些問題。
      2019-02-15
    • 無人車到現有問題還在測試,所以飛機已經只要按鈕就自動駕駛的鬼話還真的有人會信
      2019-02-15
    • Eric Huang 我想是因為現在的人工智慧必須掛網汲取龐大的資料,一但在飛行過程中斷網或是被駭進後果不堪設想!
      2019-02-14
    • 飛機的科技和邏輯其實很陳舊,設計一架全新的飛機的確可能做的到,但是在超高度電子化後只要有個感應器故障就會導致嚴重後果(光這類故障已經不只摔一架了)
      自動降落在1960年代就開發出來了相關科技和概念還是沿用至今
      2019-02-14
    • AI的運作需要大量數據的支撐………
      偏偏各種意外都是數據之外的東西啊
      2019-02-14
    • 目前來說是辦不到。

      最主要的問題是對非預期狀態的反應能力。
      2019-02-14
    • Eric Huang 困難度高
      2019-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