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方向感的路痴應該有救了, Google AR 導航開始進行測試

2019.02.11 03:18PM
Google Maps, Augmented reality, 2018 Google I/O, Android, , Google, Map, Google Pixel, Google Lens, Google Maps, ar google maps, Iphone, Smartphone, Gadget, Technology, Portable communications device, Electronic device, Communication Device, Mobile phone, Screenshot, Photography

雖然 Google Maps 的導航功能已經讓不少人感受到科技的便利,不過對於沒有方向感的人、或是遇到行動裝置方向定位錯誤的情況來說,有時還是會誤看地圖找不到正確方向,畢竟虛擬的圖像與真實世界的景物還是有點差別;而 2018 年 Google IO 大會上, Google 展示了一套推出時間點未定的 AR 導航,現在似乎已經開始進行 Beta 測試,而華爾街日報的記者也搶先體驗這套更為直觀的導航。

相較傳統的導航是僅透過衛星定位系統結合感測器搭配圖資, AR 導航再藉由裝置上的相機偵測的真實街景與圖資整合,在畫面中大約是真實影像 2/3 、傳統數位地圖佔 1/3 的畫面配置;藉由 Google ARCore 的方式讓相機在空間中進行特徵定位,接著就可以開始使用 AR 導航。

從敘述上, Google Maps 的 AR 導航不僅使用 AR 技術,更利用影像辨識的功能找出畫面中的指標性建築物,藉此使 AR 導航的影像與定位更精確,同時在畫面中顯示顯而易見的引導圖像引導使用者能夠走到目的地。

不過既然動用到 AR , AR 導航勢必帶來顯著的耗電問題,因為比起一般導航使用 GPS 定位與感測器偵測, AR 導航必須持續開啟相機、進行影像辨識、還需要在畫面中繪製指示;目前 Google 釋出的 Beta 版 AR 導航以在在地嚮導中較活躍的使用者,也還未公布何時會開放給一般民眾使用體驗,同時一般來說台灣消費者應該還不會那麼快就有機會使用,畢竟這樣的功能還會牽涉到影像辨識,還需要進行影像辨識的訓練。

但對於使用者而言, AR 型態的導航不僅比起傳統的導航資訊更容易辨識也更為直觀,同時利用真實的景物分析作為定位,也比起一般導航透過 GPS 、地磁、加速度計等方式更為可靠,對於空間感較差的使用者應該更容易使用。

新聞來源:華爾街日報 , 9to5Google

107 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