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首部曲,我們揭開Arm DesignStart計畫,航空母艦基地釋出「IP」,開放給更多四面八方的小戰機使用,用更快速的方式獲得更多資源。而要打造物聯網超級戰隊,Arm策略遠不僅於此,今天我們挖掘更深機密,揭開十年計劃的第二部曲,了解到底什麼是「Pelion」?
物聯網在近十年火速成長,到底為什麼企業如何青睞IoT?原案是背後的「數據力」!能源供應商透過感測器的數據,隨時偵測並排除故障狀況;建築物因連網裝置精準預判住戶的需求;零售商透過店面與倉庫的回報,善用資訊加快營運腳步。上述情境,都在說明物聯網系統徹底翻轉各行各業的運作模式。
Arm目標2035年達一兆台連網裝置,屆時創造出數量極為可觀的可用串流資料。顯見那時候的物聯網,每個連網裝置之間有更深度的溝通,衍生更有價的跨業商機。Pelion簡言之就是業界第一個,處於混合環境的端到端聯網連接、裝置和資料管理平台。這樣說聽起來還是很抽象,不如讓我們用比喻的方法來談談。
▲Arm物聯網超級戰隊第二項計畫為Pelion平台。
Pelion有如航空母艦的資料總管 一個儀表板了解各裝置聯網狀況
事實上,物聯網要變得更強大,核心要素有三:投資、解決方案、產業生態系統,Pelion就是其中解決方案這個要素。Arm Pelion物聯網平台的角色,就像是航空母艦的資料總管中心,各家戰機可以藉由中心的聯網協助,從戰機的儀表板了解機上各項武器有什麼互補功能、什麼狀態該發動攻擊、甚至追蹤敵人了解敵方狀況。
換句話說,戰機所需的端對端數據,以及裝置對資料的管理,就需要Pelion的功能,讓戰機在飛行過程,及時蒐集各項有用的資料,理解資料後並將其轉化為可行的作戰策略,並研發出獨門武器。而隨著我方戰機的增加,駕駛之間要有效溝通、戰力裝備即時調整,這也需要Pelion擬定一套戰略洞察。
所以Pelion等於把各種物聯網裝置串聯,並蒐集浩若繁星的各類資料,最後再針對裝置及客戶資料進行管理。凡是採用Pelion方案的企業用戶,就可採取高效益的方式配置、更新、連接、以及管理各種裝置,聯合眾多數據力提煉出商業價值。
▲Pelion就像航空母艦的資料總管中心,執行數據的聯結及管理。
67%企業的資料儲存彼此不相通 孤立碎片的數據發揮不了價值
事實上,物聯網有商業價值,但對企業卻是甜蜜的負擔。因為物聯網方案跨足眾多技術和供應商,連帶形成裝置的多樣性、資料的複雜性,導致種種挑戰浮現眼前。IDC預測2025年全球的連網裝置將產生出163 zettabytes (ZB)資料,這比2016年的16.1ZB資料量,整整多出10倍。
資料量變多是商機,也是危機!Forrester Consulting 2018年針對組織進行調查,發現達67%的企業,長期面臨資料儲存不相通的問題。而《Forbes》的報導也曾提到,雖然企業深知大數據的優勢,但組織現階段最大痛點就是疲於處理大量分散及孤立的資料。
資訊碎片化是現今多數企業同樣面對的挑戰,企業為了處理這些數據,需投入80%的時間成本,做資料的處理、整合及格式化。甚至長遠來看物聯網的挑戰,還包含裝置類別(感測裝置sensor node、大型終端閘道edge gateway)、連線協定(Wi-Fi、藍牙、4G、LoRa)到部署管道(本地、雲端)皆需克服。為釋放資料價值,減少聯網障礙,Arm建立Pelion平台,就是因應產業長期需求。
Arm完成物聯網第二塊拼圖 自己開發不如借力使力
Pelion的形成,可說是Arm透過一系的收購策略而取得的成績。從收購Stream揭開序幕,接著收購Treasure Data,並且和Arm物聯網裝置IP、Kigen、Mbed OS和PSA進行整合,Pelion物聯網平台的產生,可說是Arm物聯網戰隊的第二塊拼圖。
Treasure Data創始於2011年,是一間專注處理巨量資料的企業,最為人知的開源解決方案Fluentd,致力提供資料處理自動化服務。Treasure Data累積全球325家企業客戶的見證,提供大量資料的蒐集和分析,協助品牌業務轉型而備受業界肯定。
也是此一優勢為Arm所看重。Arm借助Treasure Data的能耐,雙方發揮自身優勢打造出從裝置到資料的技術平臺,也就是Arm Pelion的誕生。Pelion可以對資料流程進行融合,並打造出視覺化報表,讓企業用戶以高效、更安全的技術部署、連接和更新連網裝置,順利走入物聯網的資料世界。
▲Arm 收購Treasure Data,正式邁向物聯網轉型新紀元
物聯網戰隊生態系成形 Arm積極找夥伴壯大勢力
收購Stream及 Treasure Data還不夠完整Pelion的優勢,於是Arm在2018下半年,聯手合作Intel、myDevices及Arduino加入Arm Pelion戰隊,讓企業得以在Pelion的聯網佈署具備多彈性、簡易性及擴充性。
進一步觀察Arm與生態系其他合作夥伴項目,與Intel主要在降低物聯網擴充的障礙,得以支援任何裝置與雲端。Pelion允許連結(onboard)與管理各種Intel架構(x86)平台,進一步拓展Arm架構的連網裝置與閘道器版圖。
而與myDevices的搭配,則讓企業客戶得以整合進入Pelion物聯網平台,運用更多感測器、閘道器與解決方案的數量。尤其myDevices的IoT in a Box方案,讓中小型或大型企業的員工都能輕易運用Pelion Device Management設定,安全聯網閘道器以及感測器。
至於Arduino加入Pelion Connectivity Management陣營,讓開發者現在僅需數分鐘可開發蜂巢式物聯網方案,並依據其基礎將IoT產品擴充到數百萬裝置的規模。Arduino執行長Fabio Violante針對合作策略表示:「基於Arm Pelion連接Arduino蜂巢式網路硬體及服務,用戶用更簡單的路徑,安全把裝置連接至雲端。」
▲物聯網管理平台Pelion整合複雜的技術生態
3A等級的物聯網方案 水平式平台應付聯網需求
要讓上兆台的裝置彼此聯網已是難事,還要處理海量資料分析更是層層挑戰。目前業界所謂物聯網平台,多屬垂直型支援特定屬性的連網裝置,或是針對特定種類資料做蒐集分析,但這也讓聯網平台侷限在特定的雲端環境。
為了打破此限制,Arm致力把Pelion建構在3A情境的聯網方案。所謂3A,就是在「任何裝置、任何資料、任何雲端」(Any device, Any data, Any cloud),能管理任何種類的連網裝置與連接;應付任何內外部不同類型的資料;聯通任何公有、私有及混合雲端。
換句話說,Pelion屬於水平式平台,造就讓企業可以在安全環境下,聯網及管理各項物聯網裝置,無限制連結任何規模的資料。產業合作方面,Arm就與店面營運軟體領導廠商Reflexis合作,結合Pelion及顧客資料平台(customer data platforms;CDP),讓零售業者打破實體資料與數位資料之間的高牆。
正因為架構設計提供高彈性空間,Pelion平台有助降低基礎設施成本、提高營運效率,並減少整合方面的種種難題。例如零售業者因為使用Pelion後,更加善用物聯網資料,更清楚掌握消費者的購物程序,發揮資料的無窮價值。
▲不同於其他物聯網平台,Pelion建立在任何裝置、任何資料、任何雲端3A性能。
未完待續…
文章一開始提到,物聯網的核心要素有投資、解決方案及產業生態系統。目前Pelion平台累積超過140家合作夥伴,對象包含晶片、行動網路營運商、通路、及技術供應商,等於將解決方案的競爭能力延伸到產業生態系統。
正因為Arm相信,與產業領導廠商合作,是促進物聯網裝置突破一兆台的不二法則。所以Pelion讓企業建構更簡單、容易部署、管理的物聯網解決方案,才能在茫茫資料大海中萃取新商業價值。我們下篇將走進Arm更底層,探勘從雲端到終端的基礎設施根基,終部曲「Neoverse」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