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有什麼先進技術都會想到台積電,但階段量子電腦跟台積電還真沒什麼關係,反倒是 IBM 已經進入展示階段了!

在此次CES 2019期間,IBM除了在攤位上展示旗下人工智慧電腦「華生 (Watson)」之外,在攤位外圍更展示旗下針對科學與商用設計的通用量子電腦Q System One。
不過,雖說是針對科學與商用設計打造,但此次對外展示的Q System One依然還是實驗階段產品,暫時尚未有明確導入應用時間表。
包含IBM、Intel在內廠商,其實目前都已經開始著眼未來更高運算發展,而以量子位作為計算單位的量子電腦,目前則是被視為解決更大運算量的解決方案,未來應用發展將包含現有超級電腦執行項目,例如人工智慧、環境分析、能源探勘等需要更大運算量的情況。
雖然外觀看起來充滿著蒸汽龐克風格,量子電腦所能對應運算量可能遠遠超過現行電腦效能表現,但也因為量子位可對應龐大運算量 (註),因此現階段依然要配合現有電腦系統進行細部精算,例如量子電腦可以用於計算外太空目前可從地球量測到的隕石中,是否有可能撞擊地球的機率,而現有電腦系統則可依據量子電腦計算結果進一步精算隕石可能撞擊地點,進而可預先做好準備。
註:相比現有電腦系統計算是以0或1構成不同進位,量子位則是可允許0或1的結果同時存在,加上藉由量子疊加現象特性對應更多數值存在可能性,因此能在相同時間內對應更大量的計算結果,因此被視為未來運算發展模式。而為了確保量子電腦發展,同時也帶動超導體等技術成長。
因此就目前觀點來看,量子電腦將會是未來更大計算量的發展方向,但並不代表現有電腦系統將被取代,其中原因包含不同運算使用需求,以及實際應用成本上的考量,因此現有CPU+GPU的運算模式依然會是主流,同時也確實還有很多發展空間。
而就IBM說明,目前對於量子電腦商用的考量,應該還是會以租賃使用為主,而不會考慮大量生產讓廠商訂購使用,這樣的運作方式對於企業、政府機構有大量運算需求時,其實也較為方便,畢竟一般情況下並不會長時間透過量子電腦計算超大規模數據內容,同時也無須自行維護電腦系統運作是否正常,由IBM統一維護管理,有使用需求時透過網路連接傳輸計算結果即可。
因此,未來量子電腦進入商用化時,預期將會比照微軟Azure或亞馬遜旗下AWS等雲端服務以計時、計量等方式收費,而IBM目前表示已經與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 (Exxon Mobil),以及歐洲核子研究組織 (CERN)等單位合作。
6 則回應
K Death Tower . - 20203301716 #B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