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科技:光華電腦DIY回憶錄之科科科科的淫笑卡... 音效卡(下)

2019.01.07 01:56PM
Sound Blaster X-Fi, Sound Cards & Audio Adapters, Creative Technology, , Sound Blaster, E-mu 20K, Creative Technology Creative Sound Blaster X-Fi Xtreme Gamer, Sound Blaster Audigy, Device driver, Creative Sound Blaster X-Fi Xtreme, sound blaster x fi xtreme music, computer component, sound card, io card, technology, electronic engineering, electronic device, electronics, network interface controller, computer hardware, microcontroller

2004年2月17日,在街頭依舊充滿濃濃寒意的舊金山,春季IDF第一日活動剛結束的傍晚,Intel租用多部遊覽車,載送大批分析師與受邀媒體,至Dolby舊金山總部附近某個小型劇院,分批輪番進場 (筆者在等待過程中還喝了好幾瓶現場招待的當地啤酒),現場體驗近十分鐘的HD Audio火力展示影片,內容是神鬼奇航的艦隊砲戰與一群人在全白的房間內敲鑼打鼓,最後現場人員再掀開蓋住播放用電腦的布幕,告訴大家剛剛你所體驗到的驚人臨場感和精確聲音定位,都是這台電腦裡面的HD Audio幹的好事。

數以億計的超大型市場

那時酒後微醺的筆者,當下的直覺是:假如Intel和Dolby沒故意騙人的話,一直沒投入整合式Audio Codec市場的Creative這下真的完了。日後的發展也證明,整合式Audio Codec演進成每年出貨量數以億計的超大市場,更加速了獨立音效卡的市場萎縮。畢竟聲音這種東西很主觀,如果沒有經歷因為比較的過程而帶來的衝擊,只要品質不會太差,絕大多數的人還是會「只要能正常發出聲音就好」。

但生命總會找出路,2005年8月發布的Sound Blaster X-Fi系列,堪稱是Creative音效卡歷史上最重大的突破:導入效能遠邁前代、號稱運算效能高達10340 MIPS的EMU20K1 (CA20K1) 音效處理器,撥出其中7000 MIPS用來對付SRC這個陳年宿疾,而剩下的部分則應付遊戲需求。簡而言之,Creative總算推出了兼顧遊戲和音質的產品線 (不過有2款後來才出現的低階產品沒用到EMU20K1這顆高檔貨),這也是某本已經收攤的硬派電腦雜誌,評測之後的核心論點。

Sound Blaster X-Fi, Sound Cards & Audio Adapters, Creative Technology, , Sound Blaster, E-mu 20K, Creative Technology Creative Sound Blaster X-Fi Xtreme Gamer, Sound Blaster Audigy, Device driver, Creative Sound Blaster X-Fi Xtreme, sound blaster x fi xtreme music, computer component, sound card, io card, technology, electronic engineering, electronic device, electronics, network interface controller, computer hardware, microcontroller

一聽過就再也回不去

2005年底,音效卡剛陣亡的筆者,跑去亂入這本雜誌的編輯部聚餐,地點位於現在松江路附近的某間韓國烤肉,當面請教負責這篇文章的當事人,得到了「這系列的音效卡非常值得入手」的偉大結論,二話不說,直衝現代生活廣場某間店家,趕在打烊之前購入最低階的Sound Blaster X-Fi XtremeMusic,就只為了2個殺手級功能:啟動戰地風雲2的3D聲音定位 (EAX + CMSS-3D),以及透過升頻24-Bit/96kHz再即時分析「還原」MP失去的音訊細節、甚至號稱超越原本CD或DVD音效的24-bit Crystalizer,並結合CMSS-3D的環繞音響效果,一聽過,就再也回不去了,主機板BIOS的內建音效選項,繼續保持著Disabled的完美狀態。

Sound Blaster X-Fi, Sound Cards & Audio Adapters, , Creative Technology, Sound Blaster, Creative Sound Blaster X-Fi Titanium, E-mu 20K, Creative Sound Blaster X-Fi Titanium Fatal1ty Champion Series Sound card - 192 kHz - 24-bit, Creative Sound Blaster X-Fi Titanium Fatal1ty Champion, Creative Sound Blaster X-Fi Titanium Fatal1ty Pro, creative sound blaster x fi titanium, technology, electronics, software, multimedia, audio equipment, electronic instrument, hardware, product, sound, electronic device

被自殺的硬體加速功能

不過Creative的霉運尚未結束,在第一代X-Fi問世後不久,在2006年,台灣微軟不惜投下重本邀請蔡依林和陶喆在台北小巨蛋舉辦演唱會,也要全力推廣的Windows Vista,整套音訊架構被重新定義,放棄了DirectSound 3D,轉向UAA (Universal Audio Architechture),強迫各音效卡廠商必須把原有架構在核心模式上的功能,轉移到使用者模式,避免音效驅動程式出包直接搞垮Windows Vista,只為了強化作業系統的強固性。

講的更白話一點,過去像Creative這些廠商引以自豪的音效硬體加速機能,通通「被集體自殺」,等於宣佈EAX這個建立於DirectSound 3D之上如同人誌般的「二次創作」要整個打掉重練,反倒是那票內建在主機板上、本來為了降低成本也沒提供啥偉大硬體加速功能的Audio Codec,沒有受到太大的衝擊。Creative只能摸摸鼻子自認倒楣,開始支援OpenAL,在2007年發表將DirectSound 3D轉譯成OpenAL的ALchemy (鍊金術) 模擬層,並逐步在OpenAL上一步一腳印的重新打造EAX。

值得一提的是,Creative並非沒有把腦子動到整合式Audio Codec,只是「吃軟不吃硬」,在2009年,技嘉的特定型號主機板可透過安裝X-Fi MB系列驅動程式,藉由軟體手段,充分利用CPU的運算資源,讓Realtek的Audio Codec也能具備X-Fi的特有功能,如CMSS-3D和24-bit Crystalizer,之後也搶灘於華碩和華擎的產品。筆者第一張Sound Blaster X-Fi XtremeMusic陣亡後 (第三張鞠躬盡瘁的Creative音效卡,為何我總是能用到壞掉),曾經想不開使用X-Fi MB好一段時間,但聲音怎麼聽就是怎麼都不對勁,過沒多久,第二張由家人汰換下來的Sound Blaster X-Fi XtremeMusic就緊急上線服役了。

大概害怕影響到自家音效卡的銷量,Creative也沒在進軍整合式Audio Codec這件事上投入太多決心,在2017年停止銷售X-Fi MB與一切的技術支援,這其實是很可惜的一件事,放棄做大市場的唯一機會。

Sound Blaster X-Fi, Creative Technology, , Sound Blaster, Creative Sound Blaster X-Fi HD, Sound Cards & Audio Adapters, Device driver, Computer Software, E-mu 20K, Conventional PCI, sound blaster x fi, blue, text, font, logo, product, graphic design, computer wallpaper, advertising, brand, signage

最後,各位科科一定會好奇,筆者正在使用的淫笑卡... 音效卡,究竟是那張?既然當年音效卡從ISA轉移到PCI,時代會進步,幹嘛不繼續從PCI轉為PCI-E呢?

好吧,目前服役中的就是採用原生PCI-E介面CA20K2音效處理器的Sound Blaster X-Fi Titanium HD (可能馬上就有科科想圍毆筆者了),搭配某年在日本關西賞櫻時購入的Fostex PM0.3兩件式喇叭,用的相當滿意。唯一感到不滿的是:為何X-Fi控制台的娛樂模式,CMSS-3D和24-bit Crystalizer的選項都不見了?還有啊,驅動程式下載頁面用Windows 10過濾後找不到面板啟動器啊!Creative振作一點啊!

即使如此,這張Sound Blaster X-Fi Titanium HD,我還是會用到壞掉吧。所謂的『緣起不滅』也許就是這樣的一回事。

27 則回應

  • 還有Ultrasound,也是當年的經典,512KB/1MB的獨立可自定義音色,後來還擴增到4MB可用30Pin的DRAM模組擴增(Ultrasound Max?),這也影響到後來的Creative也跟進SoundFont,還有nVidia的Soundstrom(這也是個板載音效的經典,獨一無二的APU、AudioProcessingUnit--與現在的APU不一樣的東東) 。還有人記得遊戲雜誌上TurtleBeach的音效卡嗎、還有眼花撩亂的音效評鑑 XDD (當年網路不發達各類雜誌百花齊放、現在連壹週刊都辦到倒、真不勝唏噓......) 。
    2020-02-28
    • 20多年了、感覺好像沒啥變化,但想想好像還是變化不少。一堆擴充卡幾乎被內建功能取代、現在就剩顯示卡最風光。當年音效標準的Creative SoundBlaster、一堆音效卡都得標榜相容、市場接受度才高。如今Creative的奇蹟大概只剩它們竟然還能讓自己活著 orz 再20年、曾經熟悉的一切又會轉變成如何的面貌呢?
      2020-02-28
  • 其實Creative官網還找得到X-Fi MB3,這產品現在還有...音效市場越做越小,除了被微軟跟Intel聯手黑,也多少是Creative心態有問題吧,之前被他收購的一家Sensaura軟體音效,沒記錯的話,常搭在ADI的codec上,其遊戲聲響效果比Creative的還豐富熱鬧,但收購之後Creative的產品效果似乎也沒啥改變,依舊是也許準確,但冰冷是真的...並沒有吸收對方的長處,只是為了消滅競爭者。
    2020-02-26
  • 時代眼淚
    2019-01-09
  • 當年真的會因為想追求好點音效感而去買一張creative的音效卡,我第一張是Audigy系列的
    2019-01-09
  • 看著雜物箱裡的啟亨嗆紅小辣椒....時代的眼淚
    2019-01-09
  • 聲霸卡
    2019-01-09
  • 我現在用ZXR 之前還接有真空管的家庭劇院組,爽呀
    2019-01-08
  • PCADV嗚嗚嗚
    我記得裡面很愛提時代的眼淚
    結果自己變成時代的眼淚了....
    2019-01-08
    • Fu Yi Xie 別這麼說,小弟還活得好好的~
      2019-01-08
  • 現在電腦改朝換代速度如此之快,音效這種見仁見智的東西還是外接的比較好,省得沒買兩年又得要換新,這是我用到現在的感想啦
    2019-01-08
  • 已經是usb dac的時代了
    2019-01-08
  • 我只記得當初音效卡如果有wave table 是件很屌的事
    2019-01-08
  • 如果只是要改善音質 還是買外接式的DAC比較適合 至於音效卡? 要在電腦上高音質錄音跟混音比較有機會吧...
    2019-01-08
    • Kelvin Cheung 感謝解說 畢竟PCI介面先天無法跟內部電子隔離就是難以解決的大問題 加上用光纖拉出來處理成本低的多 會被慢慢放棄真的沒辦法OAQ
      2019-01-08
    • 陳亮宇 其實就算是音樂製作用的interface,近年都開始愈來愈多轉用usb 或thunderbolt
      2019-01-08
  • AC97使獨立音效卡變成高端玩具,除非要使用高級音響,150元的喇叭使用獨立卡只是浪費
    2019-01-08
  • 先買組好喇叭吧
    2019-01-08
  • 就算是現在,有閒錢還是會買一張。
    2019-01-08
  • 以前主機板的音效好像沒那麼好 就必須買張音效卡來用
    2019-01-08
  • 莊坤原 (莊坤坤原)
    2019-01-08
    • Hong DE Jhang 喇叭跟amp比較有感,音效卡不如用dac取代
      2019-01-08
    • 莊坤原收到
      2019-01-08
    • Hong DE Jhang 這個不好
      2019-01-08
  • 我也是搶了第一版的Sound Blaster X-Fi XtremeMusic,換了vista這個垃圾就少了一大堆功能...現在音效卡就華碩的勉強用用,聽歌用外接DAC代替
    2019-01-08
  • 我也是聽過主機板音效與獨立音效卡的差異後就回不去了,而且主機板音效還很容易有電流聲跟底噪問題
    從此自用裝機一定要帶一張音效卡,不然聲音聽起來就是不對,含糊不清、動態範圍小、底噪高…
    從C-media卡、X-fi xtremeMusic、到現在服役中的ZX、前幾天還從日亞下訂G6…
    2019-01-07
  • 沒有介紹到神獸卡.....
    2019-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