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平板熱潮雖不如以往,但是iPad還是許多人的首選,究竟大臺、小臺、迷你iPad該怎麼挑呢?

蘋果在今年10月底於紐約揭曉的2018年款iPad Pro,稍早終於在台灣地區上市銷售,而與目前仍在市場維持銷售的10.5吋iPad Pro、2018年款iPad,以及至今仍維持銷售的iPad mini 4該怎麼挑選?
市面上仍保留銷售舊款iPad Pro系列機種
實際上,一般市場通路其實還維持銷售2017年以前推出的12.9吋iPad Pro,以及少量的9.7吋iPad Pro,但礙於硬體規格等設計差異,如果不是為了價格上的差異,其實建議直接挑選2018年推出的12.9吋iPad Pro,或是11吋iPad Pro。
至於如果是偏重相對較小、方便攜帶的尺寸設計,同時也有價格上考量的話,那麼選擇目前仍在市場銷售的10.5吋iPad Pro即可。
不過,由於對應2018年款iPad Pro的Apple Pencil 2並不相容2017年以前推出的舊款iPad Pro,或是2018年款9.7吋iPad,因此如果有新技術應用設計使用需求的話,建議也是直接選擇新款12.9吋iPad Pro,或是11吋iPad Pro。
而如果沒有使用Apple Pencil需求的話,建議直接選擇購買今年推出的新款9.7吋iPad即可,後續如果突然有使用手寫功能,還是可以選購Apple Pencil (但僅能使用舊款Apple Pencil)。或是依照個人使用需求決定是否選擇小尺寸的iPad mini 4,但要留意處理器規格相對較舊,可能會有app執行效能上的表現差異,不過如果只是要觀看內容為主的話,其實就沒有太大區別。
換上Face ID、USB-C連接埠的2018年款iPad Pro
今年推出的新款iPad Pro系列,分別推出讓原本12.9吋機種變得更小的同尺寸螢幕規格,以及未來接續10.5吋機種的11吋規格 (但市場仍保留銷售10.5吋版本),兩款新機均搭載支援橫向臉部識別解鎖的Face ID功能,以及可對應各類臉部識別應用功能的TrueDepth視訊鏡頭,並且換上A12X Bionic處理器及USB Type-C連接埠設計。
而機身部分則採用四個圓弧邊角、平面側邊設計,同時藉由去除搭載Touch ID功能的Home鍵設計,使得螢幕邊框進一步窄化,但仍保留一定持握部分,因此不會因為過度窄化影響手持使用。另外,因為iPad Pro相對較大尺寸,因此螢幕並未採用瀏海造型,因此整體呈現更大視覺範圍,同時也因TrueTone顯示技術讓色彩表現更加自然。
至於此次將Lightning連接埠更換為USB-C設計,不但支援USB-PD規範快充,配合USB-C to Lightning連接線使用的話,更支援反向幫iPhone等裝置充電 (但不支援以USB連接分享網路連線資源)。此外,藉由USB-C連接更能直接透過轉接配件連接讀卡機、外接顯示輸出,或是配合Duet Display等第三方app讓iPad Pro在有線連接情況下,當做MacBook系列機種的外接顯示器使用。
配合新款iPad Pro推出的第二代Apple Pencil,則是在筆身一側採用全平面設計,可讓Apple Pencil不再容易滾動,甚至可以透過磁吸方式固定在新款iPad Pro側面,同時藉由無線充電方式補充電量,而連點筆身兩次也能在app內快速切換筆觸、橡皮擦等功能,或是在螢幕休眠情況下,用筆尖抵著螢幕也能快速呼叫筆記功能,蘋果也確定開放第三方app加入更多應用功能。
此外,新款iPad Pro側邊的SmartConnector,則可配合新款磁吸式鍵盤保護蓋配件SmartKeyboard使用,除了可讓使用者能透過實體按鍵操作iPad Pro,並且直接透過iPad Pro為SmartKeyboard供電。而為了能讓第二代Apple Pencil維持正常吸附在新款iPad Pro機身側面,新款SmartKeyboard並未採全包覆設計,更採用全新折立設計,讓iPad Pro更方便使用,在鍵盤介面翻折至背面時,系統也會自動將鍵盤按鍵功能關閉,避免使用者誤觸。
而在連接部分,此次新款iPad Pro同樣採用eSIM設計,因此在Wi-Fi + 行動網路版本機種除了可透過卡槽安裝實體SIM卡連接上網,更可透過eSIM功能使用各個電信業者提供eSIM上網服務,或是藉由內建與AlwaysOnline、GigSky合作的全球上網資費方案連接網路。
雖然日前傳出機身有彎曲情況,但蘋果方面表示此情況並不影響實際使用,同時也不會在日後形成更明顯彎曲,強調僅只是製造生產過程出現的正常情形。
2018年款12.9吋iPad Pro開箱
新舊款12.9吋iPad Pro
19 則回應
要攜出是只能用筆電包來裝,目前只攜帶出門一次,希望以後都可以一直放在家裏就好了
但是看孩子在用大ipad在畫畫和玩angry bird就覺得大一點是很不錯
(低頭的幅度不會那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