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科技:光華電腦DIY回憶錄之人生第一台電腦

2018.12.12 04:33PM
Intel, Pentium, ,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Pentium II, AMD K5, Pentium Pro, Cyrix Cx5x86, Cyrix 6x86, Intel 80486DX2, intel pentium 120, purple, font, electronic device, brand, product

各位科科,你們還記得人生第一台DIY (或光華牌) 個人電腦規格的如何,多少價格,裡面塞的是怎樣的零件嗎?

不學無術的筆者轉職成閒閒無事大學生的1995年夏天,到隔年1996年3月這短短的幾個月,不但附贈兩階段的台海飛彈危機和「十八套劇本」,更是引爆個人電腦快速普及、x86處理器平台展現高度競爭力的關鍵時刻。

  • 1995年8月24日:市場期待已久的微軟Windows 95作業系統和Office 95正式上市,個人電腦歷史上最重大的里程碑—第一個真正的介面友善的作業系統和殺手等級的應用程式。
  • 1995年11月1日:Intel發布Pentium Pro (P6) 處理器,x86處理器的效能遠非昔日吳下阿蒙,敲開了伺服器和工作站市場的天堂大門。
  • 1996年1月4日:Intel將0.35um製程Pentium (P54CS) 的時脈推進到166MHz。
  • 1996年2月5日:Cyrix開始銷售千呼萬喚始出來的6x86 (M1R,1995年的第一個M1版本的製造成本,根本是高到不能賣),帶給消費者「整數更強,浮點更弱,溫度更燙」的低價Pentium相容品。 
  • 1996年3月27日:AMD總算推出讓眾人等到天荒地老的5K86 (K5 SSA/5),不但實際時脈只有75MHz到100MHz,這個版本還閹割了分支預測 (Branch Prediction),但起碼市場上又有了另類的「Pentium相容品」可供選擇。

同場加映:如果各位科科想深度了解Cyrix 6x86問世的時代背景,可參考筆者過去發表在友站科技新報的2篇拙文,這對掌握後面的故事脈絡和接連數年的技術發展,更有極大的助益。

時代的眼淚系列:Cyrix 的高效能超純量處理器家族(上)
時代的眼淚系列:Cyrix 的高效能超純量處理器家族(下)

這就是筆者人生第一台個人電腦的時代背景,光華陸橋商場還人滿為患、八德路周遭的騎樓四處可見「補商」的美好年代。

1996年初,剛度過大學第一個學期的筆者,在台海兩岸風雲詭譎、戰爭似有一觸即發之勢的寒假,緊鑼密鼓的進行規格評估和四處訪價。當時筆者對相關技術幾乎一無所知,只能一直騷擾比較懂電腦的友人,狂問一堆連自己都覺得很蠢的問題。原先一度認真考慮買某知名大廠的一體機 (類似今天的AIO),但衡量價格 / 功能比後,仔細想想,還是乖乖的去找朋友推薦的光華店家,組裝自己想要的規格好像還比較實際一點。

最後組出以下規格:

Amiens Bridge Club, Divisor, Esperance, Music, Screenshot, Text, Angle, Research, Competition, Calendar, music, text, font, line, area, music, document, material, screenshot, angle, number

筆者一直忘不了報價單上Pentium 120的價格:10500元,而這樣整台電腦含螢幕和印表機,總價竟然高達65000元,這在今天是難以想像的高價位,但在那個時代,電腦設備就是這麼的昂貴,連主機板廠商都可以當上股王。

其實這個有點偷工減料貪小便宜的規格,後來讓筆者後悔莫及:

再撐一下,就有比Pentium 120便宜快4000元的Cyrix 6x86可買 (但天知道會不會帶來更多的麻煩)。區區8MB記憶體根本不敷使用,過沒多久就設法擠出預算,把記憶體容量補充到16MB才勉強達到不讓自己等到抓狂的可用度。當初傻傻的以為省掉一張顯示卡很划算,結果才赫然發現:整合繪圖核心會佔用部份主記憶體容量,搞的筆者渾身不爽快,在當年夏天就更換成華碩另一張430FX晶片組 (Triton) 的主機板,顯示卡換成啟亨的S3 Trio64V+,SiS晶片組這張賣給某位好友。ESS688音效卡用在玩遊戲上,問題一堆,當年夏天只能再更換成一張二手的Creative Sound Blaster 16 PnP長卡。電腦搬去宿舍後,經常發生光碟片放進光碟機,光碟機竟然會突然全速運轉,接著電腦重新開機的靈異現象,折騰了好一個月,找出原因不是宿舍鬧鬼,而是「宿舍電源不穩,或著電源供應器太爛」,買了一顆飛瑞的不斷電系統 (UPS) 後才搞定。

從此筆者就踏上了一條窩在學生宿舍、沒事就黏在電腦前墮落沉淪,不是整天BBS打筆戰就是打電動,然後只要週末人窩在台北,就一定整天泡在光華商圈的不歸路。雖然這只是踏出了二十餘年漫漫長路的一小步,卻是徹底改變筆者人生的一大步。

說到那個時代的醍醐味,就不得不提一下1995年12月發行、風瀰宿舍網路的魔獸爭霸II (Warcraft II,簡稱窩兔) 了,遊戲安裝後,所有的音效檔都集中在同一個目錄,而Windows 95「剛剛好」提供了現成的錄音程式,所以就不乏有志之士...

點選單位時「啥洨」。
單位移動時「衝~啥洨~」。
和敵人對砍時「幹幹幹幹幹幹幹~~~」。

理所當然的... 

「每次玩窩兔時好像我的部隊都在不爽我...」
「每晚經過你寢室門口,感覺房間裡面有人在打架...」
「..... 你們連打個電動都要這麼暴力嗎?」

各位科科,這才是青春啊!

未完待續:下集「硬科技:光華電腦DIY回憶錄之Pentium超頻之路

68 則回應

  • 古董陶瓷CPU,不能摔哦……
    2018-12-16
  • 仙劍奇俠傳1要12片磁碟片
    2018-12-16
  • 電腦如沒有補商,就沒有先在的普及率了....
    2018-12-15
  • 那時的光華商場超好逛,一台燒錄光碟機貴的要死,但是回本的速度也很快⋯🤣
    2018-12-14
  • 我Apple ][ Dos3.3還在ㄝ,有人要收集嗎?還有好幾百片的遊戲磁碟片,不知道有沒有發霉?我的LINE ID:angrybird101
    2018-12-14
  • 1995年算是古早「當年」,這叫用裝機用DOS的人情何以堪 哈哈 更早前還有Apple ][ 64KB程式設計比賽,64KB內把所有需求應用寫完的時代
    2018-12-14
  • QEMM!
    2018-12-14
  • 我第一台是用K6-2 500的⋯⋯
    2018-12-13
  • 那 cpu 還在
    2018-12-13
  • 滿滿的回憶湧上
    2018-12-13
  • 魔獸2害我暑休被當,三休結構學才過
    2018-12-13
  • 第一台就是pentium 120,华硕T2P4,1996年
    2018-12-13
  • 大補帖記得買
    2018-12-13
  • 高雄人去建國商場,軟體世界在澄清湖附近。跑去打工超屌的……
    2018-12-13
  • 想當初拆主機板還要先除靜電,要很小心碰ic
    2018-12-13
  • 想當年的工具肥宅,只求搏得妹紙一笑,成天往穚下走
    2018-12-13
  • 第一台DIY 電腦 6502, 主機板上每個零組件都要自己焊接!
    程式要自己寫,當時 windows 還沒出現,intel CPU 在市場還找不到!
    2018-12-13
    • James Chuang 我的第一台電腦自己組AppleII.
      2018-12-13
    • ChinChung Lu 當年第一部電腦是Apple 2,不是Intel的CPU啦
      2018-12-13
    • ChinChung Lu 我買現成的不用自己焊,當年花了1萬元,前陣子賣出1萬元
      2018-12-13
  • 史來姆的第一個家...
    2018-12-13
    • Rex Wang 超有回憶的網站
      2018-12-16
  • 那時候都是透過阿賢DIY~那個時候真的有一種百花齊放之感,雖然大補貼是盜版,可是每每看到裡面的東西真的很像在挖寶一樣,還有開MODEM都要打長途電話去其他BBS~
    2018-12-13
  • 80386-DX33 20MB硬碟 2mb記憶體,還加裝快取,256色14吋 映像管螢幕。
    2018-12-13
  • 第一台386SX33 +四隻256k針腳RAM,可以玩吞食天地,青春啊~
    2018-12-13
  • 老朽當年的印象...那張難搞的音效卡是ESS 1688
    2018-12-13
  • 我的第一台電腦是8086配40M硬碟兩個5.25磁碟機,接綠色VGA螢幕,跑DOS2.0搭倚天中文用PE2,哇~~年代久遠!!
    2018-12-13
  • 卡夾式CPU..
    2018-12-13
    • slot 1的CPU真的印象深刻XD
      2018-12-14
  • 有玩過486的嗎
    2018-12-13
    • 林建勳 我是386SX
      2018-12-14
    • 我比較菜…第一台是DX4-100
      2018-12-14
    • DX-33, +1, 我的第一台電腦啊~
      2018-12-13
    • 第一台是買現成dx-33,後來自己換dx2-66,接著買過不能裝的dx2-100
      2018-12-13
    • 比我快, 只好找看看有沒有386的CPU
      2018-12-13
    • 我有dx2-66~ 哈
      2018-12-13
  • intel impp-120......
    2018-12-13
    • Hante Lee DRAM都跟CPU一樣快了
      2018-12-13
    • 供需失衡~ 現在都是卡在IO peripheral 的速度上
      2018-12-13
    • Hante Lee 以前換處理器,性能大幅提升,現在差好幾代才會有性能差異,好可惜啊。
      2018-12-13
  • 第一顆硬碟是40MB,跑倚天中文超快... XD
    2018-12-13
  • 我的第一台是Intel DX2-66。
    2018-12-13
  • 懷念用MODEM撥接的聲音.
    2018-12-13
    • 可以關聲音的⋯⋯
      2018-12-13
    • 魏君毅 所以都說要做報告,然後…
      2018-12-13
    • 媽媽會生氣, 無法打電話
      2018-12-13
    • modem時代想要偷上網都不行 ...
      2018-12-13
  • 後來天堂就出來了,56k撥接拔線殘影打怪
    2018-12-13
  • 那時候果然是錢淹腳目的時代🤤
    2018-12-13
  • 其實補商現在還在 ...
    2018-12-13
    • 換個方式存在,從年輕賣到中年!
      2018-12-13
  • 記憶中P-133 那顆cpu 當初買3萬~
    2018-12-13
  • 記憶體1M=1000
    2018-12-13
  • 電腦改裝資訊站
    Evil Inside (遠目)
    2018-12-13
  • 印象中仙劍有十幾片遊戲片...
    2018-12-13
    • Joshua Tang 現在好像天價了
      2018-12-13
    • DOS版,3.5吋磁片~好後悔把它丟掉…
      2018-12-13
  • 286黑白營幕!二位元音效卡!Dos系統!EMM記憶體設定!...etc
    2018-12-13
  • 586-133
    2018-12-13
  • 我第一台是Intel pentium 66
    2018-12-13
  • 那個時候的單機遊戲真的比較好,還有必買的電腦玩家雜誌,完了,被釣出我是老人了😂😂😂
    2018-12-13
    • 我軟世跟電腦玩家都有買,看哪一本有我要的攻略~懷念翻軟世攻略的日子,那時仙劍就是看軟世攻略~現在都是Google攻略惹@@
      2018-12-14
  • 那時候的電腦業,蓬勃發展,處處是驚奇,電腦遊戲充滿創意的年代......懷念啊!!
    2018-12-13
    • 小弟第一顆DIY電腦的CPU是AMD K5-133,但是可惜當年沒有任何數位相機可以記錄這些科技演進的點點滴滴,小弟的第二顆AMD-K6 233讓小弟的絕地武士與古墓奇兵與後來的世紀帝國1帶給我滿滿的回憶.
      2018-12-13
  • 這篇不錯看
    2018-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