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al 自推出 E 系列耳機後,一改 Final Audio 時代訴求個性的調音,往大眾喜好的音色靠攏,並且又以初燒玩家最能接受的價格帶作為切入點, E2000 與 E3000 推出後即成為市場上的熱門焦點,後續再透過可換線的 E4000 與 E5000 向更進階市場,然而或許是受到日本當地 5,000 日幣市場被中國品牌攻城掠地,在近期推出更為平價的 E1000 。
E1000 的目標市場相當明確,就是喜歡 E 系列音色、但預算有限的年輕族群,故在理念上設法在有限的預算呈現 E 系列一慣的音色,同時在整體質感也要具有 Final 產品的設計美感,這些就是此次 E1000 的課題。
E1000 的材質受到成本考量,並未如 E2000 以上採用金屬框體改以 ABS 材質,不過仍維持 E 系列一貫的圓柱外型,同時在框體末尾有著 Final 的日式家紋浮雕而非平面的圖案,這反而是其它 E 系列耳機所沒有的特色,同時前端以及末尾也施加與中央不同的色塊,呈現出更為年輕化的風貌。
同時,由於聲學的考量, E1000 的導管前端有的相當獨特的釜狀造型,並在上下具備氣壓孔,這也是與其它 E 系列大相逕庭的地方;至於線材部分的粗細與 E2000 、 E3000 同為固定式,至於單體採用了 6.4mm 的動圈單體,並採用 OFC 的黑色線材。
且即便是不滿台幣千元的耳機,但 Final 仍大方了提供最新的 E 系列耳塞,一對光是零售就超過一百台幣,且 E1000 還貼心的提供紅、白雙色柱芯版本,讓使用者可在右耳使用較醒目的紅色柱芯,從側邊即可看到柱芯的顏色,更容易分辨左耳與右耳,畢竟 E1000 框體上左右耳的標示僅有較不明顯的字樣,透過柱芯顏色分辨也更容易。
聲音表現方面, E1000 雖做為整個品牌最平價的產品,確實在聲音細節表現與更高一階的 E2000 、 E3000 有差距,但除了仍具備 HiRes 認證外,帶有 E 系列一貫以主流偏好的流行導向調音,有點介於 E2000 的活潑與 E3000 較大的音場,低頻量感略多但仍有一定程度的清晰,只是下潛感仍不及高階款,以其目標客群的喜好而言,這樣的調音方式相當的聰明。
同時, E1000 的靈敏度與阻抗與 E2000 相仿,這代表 E1000 也更容易驅動、有良好的工作效率,也不用像針對發燒友的 E4000 或是 E5000 需要搭配專業播放機才會有好表現,即便使用手機也有相當的水準。聲音細節資訊固然重要,但調音更是一門學問, E1000 顯然在有限的成本上也具備與高階產品一貫的聲音風格。
Final E1000 的出現,可說是為當前的低價市場投入一顆震撼彈,畢竟在近年耳機價格整體上揚的情況之下,大廠在台幣千元內雖非沒有產品,但往往表現不夠出色,而小廠牌雖有不少選擇,不過有些是聲音表現不行只空有外觀,或是即便材質用料不差、聲音也不惡但質感卻顯廉價。
Final E1000 雖從金屬變成 ABS ,不過 Final 仍設法透過配色與設計保有一定的質感,同時亦能把 E 系列的聲音特性帶到更低的價位,讓預算有限的初燒玩家,或是想要再購買一隻較平價的隨身攜帶耳機的燒友,都能以相當划算的價格享受具 E 系列一貫的音色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