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機協同、友善聽語障礙人士與現代病學的創意解方,第十三屆 Arm Design Contest設計競賽結果出爐

by 朵拉C
2018.11.09 12:20PM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eng Chia University, 国立台湾大学, University,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Engineering, National university, , ARM architecture, Semiconductor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e,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nergy, technology, news conference, team

全球IP矽智財授權領導廠商 Arm攜手國家晶片系統設計中心 (CIC) 與意法半導體 (STMicroelectronics) 舉辦的第 13 屆 Arm Design Contest 校園設計競賽結果出爐!由台中逢甲大學自動控制工程學系隊伍 -「閃亮亮手手」,以穿戴式智慧型人機協同控制系統,在超過 130組參賽隊伍中脫穎而出,一舉奪得本屆大賽冠軍,贏得 15 萬元獎金與價值 30 萬的Arm MDK-Pro開發工具。今年活動以「Dare to Dream, Made Possible」為主軸,旨在激發台灣學生的無限創意,從細微生活觀察取得靈感,而本次繳交作品在醫療保建、運動與生活輔助等多元領域展現設計實力,打造出創新與實用兼備的優質應用。

台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榮譽退休教授暨 Arm Design Contest 校園設計競賽評審林巍聳表示:「MCU 韌體開發設計是資訊科技的核心之一,更是現代所有物聯網發展的重要基石。近年來學生作品成長速度驚人,研究主題更是跳脫傳統思維,展現跨領域的整合,並導入 AI 等全新應用,充分發揮 Arm 的技術優勢。」

Arm 肩負核心技術創新的使命以推動矽智財產業的發展,期盼透過 Arm Design Contest 校園設計競賽給予學生結合所學、展現長才的舞台,帶給學生不僅是技術知識上的傳承,更是希望藉由競賽交流培養跨領域整合與探索、發現、設定並解決問題的能力。

Arm Holdings, , ARM architecture, Computer, Handheld Devices, Programming tool, National Chip Implementation Center Hsinchu, STMicroelectronics, , Computer hardware, Arm Holdings, sky, graphic design, world, computer wallpaper, graphics, advertising, energy, screenshot, space, font

第十三屆 Arm Design Contest 設計競賽得獎名單

冠軍:逢甲大學自動控制工程學系­【閃亮亮手手】

得獎作品「穿戴式智慧型人機協同控制系統」靈感來自於科幻電影「鋼鐵擂台」的協同機器人「亞當」,該團隊透過具備運算功能的微控制器,整合感測器與通訊介面,並搭配演算法打造出穿戴方便的多自由度人體動作追蹤裝置。該裝置能被應用於醫療復健、訓練運動員的正確姿勢控制、娛樂產業中的動畫設計,或在工業 4.0 應用於高危險領域的機器人遠端操控,應用範圍相當多元。該團隊結合所學,善用 Arm架構產品的優勢,改善功耗並降低應用環境的限制,設計出更具成本效益的解決方案!

  • 作品:穿戴式智慧型人機協同控制系統
  • 作品簡介:穿戴式智慧型人機協同控制系統善用 STM32F469 Discovery開發板之完整週邊介面、低功率與浮點運算的特性,使用者將穿戴式人體動作追蹤系統配戴至全身、或欲操控機器平台的相對應之身體部位,收集因人體肢幹運動所產生的慣性感測訊號,進行人體動作姿態的估測,並藉此控制多自由度機器工作平台,加以實現人機協同及虛實整合的功能。此系統具有小體積、輕重量、低功耗、低成本、高精準度、不受環境限制及配戴簡易等優點。
  • 隊員:邱立峰、陳冠廷、李欣儒
  • 指導教授:許煜亮

▲2018 Arm Design Contest 設計競賽冠軍由逢甲大學閃亮亮手手隊伍以“穿戴式智慧型人機協同控制系統”作品奪取得優勝。

 

亞軍:台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我們超厲害】

亞軍隊伍為來自台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的「我們超厲害」,為解決聽語障礙人士的溝通需求為出發點,設計出 iHands 中文手語辨識系統,透過穿戴式九軸運動感測器,偵測使用者的手勢軌跡,將收集到的語料傳輸至資料庫中進行辨識,再將手語以語音方式進行翻譯,以貼近生活的智慧友善科技,改善聽語障礙人士對外溝通表達上的困難。

  • 作品:iHands 中文手語辨識系統
  • 作品簡介:iHands 中文手語辨識系統以 STM32F469 Discovery 硬體開發版及 MDK-Arm 軟體開發工具,整合現代機器辨識能力與訊號處理基本演算法,透過一雙穿戴式手套並配合運動感測器,記錄手指路徑變化並進行分析,精確地分割手語字和單字中間的斷句,達到如語音辨識般穩定的偵測效果。
  • 隊員:吳倉永、張振嘉、張家銘
  • 指導教授:楊家驤

 

季軍:台灣科技大學電子工程系【BEST BubbleTea】

有感於現代人長時間使用 3C 科技產品而衍生如五十肩等現代病理問題,季軍隊伍台灣科技大學的「BEST BubbleTea」設計出一套多節點手部復健系統,讓患者在家透過簡易穿戴裝置,同時搭配心律監測,就能完成手機 APP 上的互動遊戲,輕鬆進行自主復健,遠離文明病。

  • 作品:多節點手部復健系統
  • 作品簡介:
  1. 多節點的感測器網路解決偵測死角問題,並提升姿態辨識的準確度。
  2. 心率量測模組監測使用者是否能負荷當下的復健療程,並透過藍牙 4.0 改善使用者舒適度,並透過低功耗的通訊協定維持續航力。
  3. 機器學習針對不同身形的使用者皆能確保一定程度的辨識度。
  4. 互動式內容與使用者介面引導使用者完成復健療程。
  • 隊員:蔡易霖、黃郁雯、蘇心瑀
  • 指導教授:林淵翔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eng Chia University, 国立台湾大学, University,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Engineering, National university, , ARM architecture, Semiconductor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e,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nergy, technology, news conference, team

▲2018 Arm Design Contest 設計競賽頒獎典禮,分別由來自逢甲大學,國立台灣大學以及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團隊獲得冠亞季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