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 如期在 2018 年末發表採用 7nm 的新一代高性能產品線,當然考慮到利潤,首發的 CPU 與 GPU 皆是高利潤的運算級市場產品,分別為基於 Zen 2 架構、代號 Rome 的新一代 EPYC 處理器,以及仍基於 VEGA 架構但採 7nm 的 AMD Radeon Instinct MI60 。
EPYC " Rome "的設計相當特殊,嚴格來說這系列的處理器可謂把膠水多核的概念發揮到極致,在同一晶片上結合被稱為 chiplet 的多個 7nm 製程 Zen2 矽晶,搭配位於晶片中央 14nm 製程的管理矽晶,彼此之間以 AMD 的 Infinity Fabric 通道介面連接,使 Rome 晶片上的多個 chiplet 可藉由 Infinity Fabric 進行高速溝通,一顆 Rome 最大可達 64 核心、 128 執行緒,但仍可相容當前的 EPYC 處理器插槽,同時單插槽較現在的 EPYC 浮點運算性能提升 4 倍;同時 Zen2 架構較當前的 Zen+ 也從架構特性進行強化,利用更好的指令預取與重新優化的指令快取、容量更大的運算快取等改善分支預測器,同時浮點運算頻寬增加到 256bit ,提升載入、儲存以及分派、回收頻寬,使整體吞吐量更大。另外也號稱 Zen2 架構藉由硬體方式修復 Spectre 漏洞。同時在平台方面, EPYC " Rome "也可支援全新的 PCIe 4.0 介面。同時在 Zen2 之後, Zen3 與 Zen4 架構也將繼續以 7nm 製程設計與規劃。
至於 AMD Radeon Instinct MI60 與 MI50 也就是先前預告採用 7nm 製程的 Vega 架構運算卡,針對現代運算與 AI 需求具備 FP16 、 FP32 和 INT 、 INT8 的混合精度支援,除了搭載頻寬達 1TBps 的 HBM2 記憶體外,亦可支援PCIe 4.0 通道的 GPU 相互溝通,獲得更快速的 CPU 對 GPU 溝通外,也透過支援達 200GBps 的 Infinity Fabric 技術,終於能使多 GPU 之間能直接溝通(類似 NVIDIA 的 NVLink ),以及使 GPU - GPU - GPU 之間有更快的溝通方式,比起現行透過 PCIe 3.0 提升 6 倍效率。 MI60 具備 32GB ECC HBM2 、可達 7.4 TFLOPS 的 FP64 性能,至於 MI50 則具備 16GB ECC HBM2 與 6.7TFLOPS 的 FP64 性能。
1 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