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矽谷華人工程師的養老風氣:錢多事少成魯蛇

2018.10.29 08:39PM
是只有魯蛇才說矽谷「養老」這篇文章的首圖
首圖
是只有魯蛇才說矽谷「養老」這篇文章的第1圖
Photo Credit: Telegraph

本文來自合作媒體 Pingwest,INSIDE 授權轉載

很多矽谷華人工程師從入職第一天就做錯了,一直錯到了今天。Rick Sun 在一次私下的聚會上和朋友們表示覺得矽谷養老的工程師都不是好工程師。

博士畢業於南加大、在 Google 工作過 6 年的 Rick 現在已經是一家矽谷名氣不小的創業公司 CEO,甚至剛剛獲得俞敏洪在美國的第一次投資。

「而這種錯,直接導致了他們職場生涯的停滯,甚至是自己給自己造了一個天花板假象。」Rick 說在矽谷,就是有些人忙死,有些人閒死的地方,哪怕他們現在看起來都是同級別的工程師。

「但不超過 5 年你看,他們就成了職場上的兩級。」Rick 說,總有人把職場的失敗歸結於外因,畢竟矽谷有太多外因可以歸咎。但他所接觸的不少人都是自身做的不夠好——從實習到入職,到該如何和上級打交道,到如何提出升職訴求,再到下班後的自我提升,他們都有大把的機會做的更好。

矽谷的忙人和閒人

每天早上 10 點到公司,趁早飯撤下去之前吃一點。開一兩個會,然後就可以午飯了。有些年紀稍微大點的,下午三四點就去接孩子了。有些單身的,愣是早早健身耗在公司等著晚飯,吃完回家一起打遊戲。

張風(匿名)說這是大多數矽谷碼農的生活。「很輕鬆,也很讓人羨慕。不少工程師茶餘飯後的談資就是哪家公司午餐好,哪家公司福利好,哪家公司假期多,卻絲毫不願意討論技術。」他說幾乎很少有人否認矽谷會讓華人工程師在本該奮鬥的而立之年提前進入「養老」狀態。

「不點名地說,個別吹泡泡的,工資特別多的創業公司中午還能一群華人碼農在公司旁邊公園遛個彎。」張風說碼農這個職業在其他人眼裡成了錢多,活兒少的代名詞。

更可怕的是,其中一些工程師自己也是這樣認為的。有一些人覺得自己因為起薪高,就比別人能力高。張風雖然自己也是個 Google 工程師,但是卻認為工程師賺錢多,不過是趕上了科技圈的好時候。

「無論原來讀商科、文科的,不少都開始轉碼農。」他說這些人圖的就是個「輕鬆」。

所以,每當我們「吐槽」起矽谷,就會吐槽它的無聊以及閒散的生活像是在「養老」。

只有 Loser 才覺得矽谷能養老。Rick 說真正合格的工程師每天都非常忙——上班忙,下班也忙,忙著為升職奔波,忙著上課提高自己的技術。

不少人都忘記了,科技公司是個淘汰很快的地方,矽谷更是。現在放鬆下來很舒服,但是未來不超過 10 年,就會發現自己技不如人,甚至面臨淘汰。他說。

Rick 說,好的工程師一周最少要花費 10 幾個小時鑽研新技術,提高自己,甚至去上一些線上教育平台的技術課。可以說,不會人工智慧,也不會自動駕駛,或者沒有什麼一技之長的工程師很難有真正的職場上升。

不過,大多數人可能都忽略掉的是——除了技術,他們還需要提高職業素養。而缺乏這種職業素養的結果,就是讓他們第一天就失去了和其他族裔工程師一起迅速升遷的機會。

職場利益和素養不是拍馬屁,而是真正 be professional(專業度)的一部分。Rick 接受採訪時這樣表態。

印度人正在超越你

2018 年的確有很多外在的因素讓畢業生們更難在科技公司找到工作。你可以把它歸結為科技公司的不景氣,甚至也可以歸結到坐在你身邊的印度同行們。但更多的問題,都在你自己身上。

雖然某種程度上來說,印度工程師和中國工程師會在矽谷科技圈被來來回回比對,也有不少華人工程師不太認同印度同事的想法和做法。但是根據移民局(UICIS)官網顯示的資訊來看:2017 年,印度學生簽證數量僅僅是中國學生簽證數量的一半,但拿到 H1B 的數量卻佔同年工作簽證受益人總數的 76%,是排名第二中國留學生的 8 倍。

實際上,中國留學生數量每年高達 30 萬,卻只有 20 分之一拿到工作簽證。

除了印度 ICC(外包咨詢公司)不合理佔用了數量之外,另外一個原因就是中國職業教育是個荒漠——很多人都沒有足夠的職業素養,也缺乏明確的職場發展目標。

「很多人眼裡,求職這件事只有刷題進到 Google,沒進到 Google 這樣簡單的想法。」Rick 說這把面試看作是刷題是很淺薄的,而在畢業求職時把進入 Google 當作職場成功的標誌更是短見。

實際上,很多人從找全職之前的學生時代實習就出現了問題。Rick 說之所以印度人拿到更多的 return offer,並不全是印度裔管理層的「包庇」(當然,也不排除這種可能性)。

很多中國學生實習期間,不但沒有和自己的 manager(經理)說過多少話,甚至到實習結束都不認識自己的 director(總監)是誰。Rick 說這就讓實習本身的意義大打折扣。

Rick 說自己在 Google 帶過很多印度實習生。他們入職第一周就會 e-mail 詢問 manager 是否可以一起坐下來喝杯咖啡。他們會趁著喝咖啡的和你聊聊他的職業訴求,甚至明確提出來自己有興趣畢業後回來全職工作。他們會仔細地詢問自己和拿到 return offer 有什麼差距,需要怎麼提高。

這種和上司主動溝通和尋求指點和幫助,是中國實習生相對比其他族裔實習生所欠缺的。

很多華人看不上喝咖啡這件事,把這個叫拍馬屁;甚至把印度人主動對項目提意見叫指手畫腳;把做項目演講(presentation)看作只會吹牛。Rick 說實際上,這是職場不可或缺的流程。這樣做只會提高你的專業度——明確提出你的訴求,並且請上司和 mentor(導師,美國科技公司入職後,會分配一個比員工資歷長的人成為他的職場導師)給你提出有規劃的建議。

很多小細節不善溝通的年輕華人工程師也做得不盡如人意——例如不太知道去 Manager 家做客需要怎麼辦。

「當我還在 Google 的時候,director 慶祝產品上線,邀請所有同事去他家吃飯。他的太太準備了烤肉和酒。第二天,所有的中國以外的同事都準備了一張小感謝卡,讓 director 帶給太太,只有組裡的中國同事沒有任何反應。」Rick 說一些中國工程師看不上這些「表面工夫」,但殊不知這是西方文化下最起碼的禮貌和禮儀,以及職場上非常重要的一點——要懂得感激別人的付出。

「不要說感激,實習結束,很多中國實習生招呼都不打一個就走了,更不可能主動去和上司、同事溝通、復盤自己的表現。」Rick 說這樣的人很難給團隊留下好的印象,甚至將拿到 return offer 機會也拱手送給了他們曾經「瞧不起」也「看不上」的其他族裔競爭者,更可能讓實習本身也失去了價值。

升職加薪要自己爭取

「在矽谷科技公司裡升遷這件事,除了你自己,沒有人會主動替你著想。」Rick 說很多中國工程師在職場上工作很多年沒有升職,就怪公司制度,怪自己的領導不是伯樂,卻忘了最重要的一點——他們從未和上司明確提出自己的升職訴求。

「提出訴求的時候,也需要明確向上司擺明自己過去六個月的工作業績。簡單來說,就是自己做了哪些項目。」Rick 說這就需要有升職意願的工程師們提前 6 個月以上就開始做準備。

具體來說,在提出訴求時,你需要明確列出過去六個月你做的三個以上項目,並且詢問上司,例如升職到 senior(高級工程師)職位,還缺乏哪些能力和經歷,甚至詢問上司能給你哪些支持和幫助。Rick 說在矽谷的職場上,懂得合理地和上司溝通自己的訴求是華人工程師需要惡補的一門必修課。

如果往再高的職位升職,工程師們就需要主動帶小團隊做一些項目,甚至站在管理的角度去想問題了。他說。

此外,想要在職場上升職足夠快,也有一些 Rick 和他的同事們總結出來的矽谷職場秘訣。

「今天就說兩個。」Rick 大方地分享。

怎樣判斷自己的經理(manager)是好的經理?

Rick 看來,manager 分為五個等級。同時,manager 的好壞會直接影響你的職場升遷。

  1. 導師(mentor)級別。這類人能部分充當你職場上的導師。除了行為上是你的榜樣,同時,能夠主動給你一些適當的指導,並告訴你該如何規劃你的職業生涯。
  2. 有求必應:這類 manager 接到你的升職請求可以做到有求必應,積極地幫你準備升職材料。
  3. 公事公辦:也是大部分比較好的 manager 的類別。他們客觀辦事,不會特別表現出對你的偏愛,但也不會故意絆你,屬於中規中矩的那種模式。
  4. 苛刻:他們對你的付出和努力視而不見,不給你任何機會升遷,甚至對其他個別其他同事特別偏愛。
  5. 負面:他們通常直接給你打出了 PIP(全稱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Plan。簡單來說,就是公司對你的工作非常不滿意,給辭退你走一個過場)。

Ps:職場上跟對上級很重要。那些能指出問題,提出幫助的經理會讓你成長很快。Rick 說一旦發現遇到第五類上司,不如走為上策。

什麼樣的項目(project)才是好的項目?

在科技公司工作,除了髒活累活搶著做外,也需要主動地去選擇,甚至是「爭奪」好的項目。

科技公司內部,項目的好壞主要取決於項目對於整個公司的可見性(visibility)和影響力,更簡單來說,能給公司帶來多大的利益。

尤其是那些影響力、帶來的收入、新用戶可以被量化,以及公司當下或者未來會非常重視的項目都很可能讓你在公司內部「扶搖直上」。

相反,不好的項目就是那些零散的,沒法量化的,日復一日重複的簡單勞動。而一味地在團隊裡被動地做重複的,邊邊角角的工作,或者在美國的公司裡,以為還需要像中國職場那樣等著領導分配項目的工程師,很可能就是升職最慢的人。

「不愛發聲的華人工程師常常吃悶虧。」Rick 說美國科技公司和中國不一樣,工程師們需要自己主動去爭取好的項目。

「有些人認為自己有五年、十年工作經驗就必須被升職,否則就是被印度 manager 故意壓制。」Rick 說其實有些時候是這些人自己在職場規劃時做的不夠多。

「一年工作經驗乘以十並不等於十年工作經驗。」Rick 說日復一日重復著同一件事是不會讓你變得更有「經驗」。

工程師永遠不要停止學習

「在矽谷,一個無人車工程師市場平均薪資接近 24 萬一年。其中優秀的人才每年收入可達 40 多萬美元。」Rick 說那些願意提高自己技術的工程師「生逢其時」。

「所有人都知道無人駕駛工程師薪水高出普通軟體工程師 30-50%,但並不是所有人都願意每天晚上不休息、不閒逛,多花費好幾個小時上一門無人駕駛課程,為自己在未來賺得一個好前程。」Rick 說在這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事情。

從 2013 年開始,Rick 發現周圍有越來越多學弟學妹、甚至是大家都在刷的 Leetcode 題庫創辦人本人都因為找不到理想工作,來向他尋求面試經驗的時候,他才意識到自己對於職場素養的技能可以讓更多人獲得更好的職業發展。

也就是那一年,Rick 創業成立了一家華人的科技公司職場培訓公司來 Offer。而發展到 2017 年,已經有接近 2000 名學員拿到 FLAG (Facebook, LinkedIn, Amazon, Google) 等矽谷一線科技公司的實習和全職工作 offer。

而在創立的第 5 年,也就是上個月,來 Offer 剛剛成為新東方在美國唯一直投的創業公司。朋友圈裡大家都笑稱他是被俞敏洪 Pick 的男人。

「我非常反對別人把來 Offer 叫做刷題班。」Rick 說俞敏洪本人看中來 Offer,並進行戰略投資也是希望新東方能夠給中國留學生獲得出國留學的 offer,而希望來 offer 把畢業之後的事情做好——幫助這些留學生提高職業素養,順利找到工作。

「既然是戰略投資,未來一定會有更多可以期待的合作。」Rick 說具體合作形式還需要些時間才會公佈。

在美國科技公司中摸索上升模式的華人工程師需要的是全方位的建議和職業素養的提升——他們需要有人告訴他們該如何表現地讓面試官滿意,該如何修改簡歷,甚至入職的第一天該做什麼、第一周該做什麼、第一個月該做什麼,以及第三個月該如何和 manager 進行入職後的第一次 review 溝通。

「而從我的個人經歷來看,目前工程師們最該獲得的能力是無人車研究的技術。」Rick 說之所以開設這門課,主要是看到了未來十年矽谷科技圈的下一個爆發點。

這門課除了技術知識的講解外,也非常注重實踐。Rick 介紹說本週,來 Offer 已經和矽谷最前沿的、專攻無人駕駛精準定位技術的無人駕駛公司 DeepMap 一起合作,在無人車課程上提供相關的技術實操項目,並由 DeepMap 的資深工程師進行課後審核。學員甚至有希望獲得 DeepMap 公司的面試直通車,拿到高薪工作。

「未來 15 年內,只要政策跟得上,無人車領域都會是下一個爆點。現在幾乎所有汽車公司都在花費大量人力物力在無人車領域的研究上,那些科技巨頭也是。無人車平台未來會像是 Apps store 平台一樣,和其他各種技術相整合來徹底改變人類的出行。」Rick 說他在卡耐基梅隆無人駕駛研究的導師告訴他,每周都有各種汽車、無人車廠商來向教授詢問有沒有要畢業,甚至還沒畢業的學生可以提前超高薪挖過去。

「這個產業發展越來越快,但是人才儲備完全跟不上。」Rick 說不是所有工程師都可以當無人駕駛方面的工程師的,需要額外上專業課。

而這也就是來 Offer 主推這門課的原因——我們覺得對那些有編程基礎的人來說,這是最有價值的知識和技術。Rick 說畢業兩年的無人駕駛方向博士,年薪沒有低於 25 萬美金的,每個公司都求賢若渴。

「這門課的老師都是活躍在第一線的人工智慧領域的老師和工程師——有來自卡耐基梅隆、華盛頓大學的教授,連助教都是 Uber Motion Planning 組的工程師。」Rick 說這門課是小班教學,一門課就三十個人,老師都能叫出每個學生的名字。

在採訪最後,Rick 和我強調,哪怕只要有一個人讀了這篇文章能夠對自己的職場獲益,他都覺得是值得和開心的。

6 則回應

  • 小弟推薦一組密碼瀨043811吃的年輕可愛服務好 有女友fu 網站www.5280344.com
    2019-01-05
  • 大公司的人大部分都不是很重要,沒什麼人會發現
    2018-10-31
  • 公務聾員表示...
    2018-10-30
  • 文章有些地方,語句不通順,讀起來好累
    2018-10-30
  • 在台灣政府單位很常見……
    2018-10-29
    • 不只政府,大企業也一樣是這樣!這根本是華人的文化陋習。
      2018-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