窺探「五顏六色」的泉水之謎!

2018.10.26 11:22AM
是窺探「五顏六色」的泉水之謎!這篇文章的首圖

位在美國黃石公園的大稜鏡溫泉富有多種顏色,有藍色、藍綠色、黃色、橙色、紅棕色等,因此也被稱為彩虹溫泉,每種色系都是由周邊環境自然演化而成。

首圖
地球最美麗的表面「大稜鏡溫泉」,
從裡向外呈現藍、綠、黃、橙、紅等顏色,
絢麗的色彩吸引著世界各地的人們朝聖,
而大稜鏡溫泉裡頭的色彩,又是怎麼形成的呢?
大稜鏡溫泉, 化學, 顏色
 
Photo credit : Anthony Stone via Flickr, CC BY-NC-ND 2.0

大稜鏡溫泉位於美國黃石公園,是公園裡最大的溫泉,此溫泉從裡至外呈現多種不同的色彩,所以又稱為彩虹溫泉!大稜鏡溫泉從裡向外呈現的顏色為藍、綠、黃、橙、紅等顏色,每個顏色形成的原因皆有所不同,小編從溫泉的中心,依序的向大家介紹~

深藍色:位於溫泉的中心,由於下面為地下水出口,所以也是溫度最高的地方,大約是華氏189度(87℃),所以此環境對大多數的微生物來說並不適合生長,因此此區大多為清水,而水是藍色的原因為當陽光照射在水面上,發生散射,藍色光的頻率較高更容易被吸收。

 

大稜鏡溫泉, 化學, 顏色, 藍色
 
Photo credit: Free-Photos via pixabay CC0

藍綠色黃色:此色帶裡面生活著一種「 聚球藻(Synechococcus)」的藍細菌,此區的溫度約為華氏165度(74℃)。在其他條件下,由於葉綠素的存在,聚球藻會產生藍綠色的色調,葉綠素讓它們能夠進行光合作用,或者產生碳水化合物。另外陽光比較強烈的時候,聚球藻會產生「 類胡蘿蔔素(carotenoid)」的色素,這種色素可以作為細菌的防曬劑,類胡蘿蔔素是一種橙色的色素,因此水面上呈現出來就會變為黃色。

橙色:橙色色帶的溫度為華氏149度(65℃),此色帶不僅有聚球藻(Synechococcus)還有綠彎菌門(Chloroflexus),他們同時含有 葉綠素,用於光合作用,也有 胡蘿蔔素(carotene, C40H56)。另外還有兩種細菌也會產生出橙色的顏色 - 席藻(Phormidium)顫藻(Oscillatoria)

 

大稜鏡溫泉顏色, 化學變化
 
Photo credit : junaidrao via Flickr, CC BY-NC-ND 2.0

紅棕色:離溫泉中心越遠,水溫逐漸變低,所以能有更多種的微生物存活。溫泉的最外層顏色為紅棕色,溫度約為華氏131度(55℃)左右,另一種擁有類胡蘿蔔素的微生物也在這裡發揮作用,那就是 異常球菌-棲熱菌(deinococcus-thermus),此菌產生出了紅棕色的色帶。

 

大稜鏡溫泉顏色, 化學變化, 紅色
 
Photo credit : Zhang Xin via Flickr, CC BY-NC-ND 2.0


是不是沒有想到原來這些美麗的顏色是由細菌而形成的呢~ 這些細菌也會依據季節的變化,所產生出來的顏色比例也會稍有不同。

大家如果有機會到猶他州遊玩的話,一定要去黃石公園朝聖一下大稜鏡溫泉的美!最後也要呼籲大家,大自然的美,需要我們大家一起共同維護與延續~



By與黃石公園擦肩而過覺得非常扼腕的 Lu



延伸閱讀:
溫泉系列-尋找自己の溫泉!
冷泉只是22℃的冷水而已嗎?

參考資料:
Live Science
Yellow Stone Park

 

2 則回應

  • 是倒入化學顏料⋯這樣有開心心嗎?
    2018-10-27
  • 還以為是修圖修出來的顏色,好不可思議
    2018-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