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商店在最近也越來越火紅,雖然不少人質疑超商智慧化、無人化的必要性,但現在確實也出現勞動人口不足的狀況,也聽聞部分原本應 24 小時的超商現在由於缺乏大夜班甚至選擇暫時閉店,而在日本幾年前超商就已經啟用不少外籍勞動人口,但這也是治標不治本的辦法,日本超商 Lawson 則在 CEATEC 展示他們對於超商下一步的概念。
做為未來超商,無人化的智慧超商已經多次被展示,此次 Lawson 也不例外的在展場布置專屬區塊展現他們的智慧超商系統,不過這部份各家的作法大同小異,不外乎結合機器視覺與分析系統,還有使用智慧標籤、行動支付、生物識別等方式使購物到結帳都不需要店員的介入。
比較有趣的應該是這套智慧貼標系統,這是作為取代傳統人力進行商品貼標的方式,號稱比起人工可提升近 9 成的工作效率,這項系統目前也在申請專利中;這套智慧標籤機藉由預先登入商品、資訊的位置、打算黏貼標籤的位置,利用機器視覺進行辨識,並即時列印標籤進行黏貼,還可將標籤壓平。
另外,藉由 RFID 進行商品管理雖然是講了多年的應用,不過過往礙於 RFID 標籤成本未能實現,但 RFID 相較傳統人力管理商品的方式確實可帶來更高的效率,尤其是 RFID 可允許大量標籤同時掃描,範圍達 8 公尺、最多一秒 700 樣商品資訊同步偵測,可快速得知架上商品、尤其是生鮮商品的到期時間,並且可結合物流與生產管理系統,依照商品的熱賣度調節商品的進貨等。
另一個相當重要的是新世代的包裝方式,利用加工過、經過防潮處理的並且可回收利用紙張取代或是部份取代既有的塑膠盒、鋁箔包裝等,以及使用可分解的塑料材質,減低生鮮食品包裝對環境的汙染。
最後是結合 AI 與機器人的新時代超商,雖然超商可能會邁入無人或是僅有少量的人員進行管理,不過少了人味多少會覺得有點寂寞,所以 Lawson 也透過結合 AI 的立體虛擬店員與消費者互動,營造出與人互動的氛圍,另外也透過 DENSO 日本電裝的機器手臂進行協作型的調理,利用機器手臂做簡單的烹調,例如煎冰花煎餃等,讓店員不用忙於這些烹調行為而無法幫人結帳或是影響商品上架。
1 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