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on 今天在台灣發表了品牌首款 35mm 片幅無反光鏡機型 EOS R ,以嶄新的大口徑 RF 接環以及強調旗艦級光學鏡頭群與先前強調精巧的 APS-C 系統 EOS M 區隔,同時也在機身導入全新的控制環操作功能,還有高達 5,655 點的高密集自動對焦點與強調僅 0.05 秒對焦速度作為產品特色,強調 EOS R 系統藉由無反光鏡化,影像品質能夠有突破性的變革,以及在操作性進行革新。
預計 10 月中與全球同步在台上市, EOS R 單機身為 67,000 元,搭配 RF 24-105 F4 L IS USM 為 99,300 ,首購禮加贈標準 EF 轉 RF 轉接環;至於 10 月會一併上市的鏡頭為 RF 50mm F1.2 L USM ,建議售價為 69,300 元, RF 24-105 F4 L IS USM 單鏡為 32,300 元。標準轉接環為 3,900 元,控制環轉接環為 6,900 元,專用垂直把手為 9,500 元;其餘鏡頭周邊將在 12 月上市與另行公布售價。
EOS R 的外觀設計宛若大一號的 EOS M5 ,採用口徑 54mm 、鏡後距/法蘭距僅 20mm 的 RF 接環,並採用 10 個高速訊號電子接點, RF 原生鏡頭也較傳統 EF 鏡頭多了多功能的控制環,藉由無反光鏡的短法蘭距特性搭配大口徑卡口,可容納高畫質的光學鏡頭設計,這也使得首波發表的鏡頭當中,包含光圈達 F2 的標準變焦鏡 RF 28-70mm F2 ,這也是傳統 EF 系統未見的超大光圈標準變焦鏡。
不同於此波 35mm 全片幅無反光鏡大戰參戰的其它品牌採雙機設定,僅做單一規格設定的 EOS R 的畫素微妙地選擇落在競品的高低畫素之間的 30.3MP 雙像素對焦元件搭配 DIGIC 8 影像引擎。而 EOS R 在搭配 RF 或是 EF 鏡頭可手動切換 1.6 倍裁切,若搭配針對 APS-C 的 EF-S 鏡頭,則會自動進行 1.6 倍裁切。
EOS R 藉由垂直 100% 、水平 88% 、 87 x 65 所的對焦點覆蓋率、高達 5,655 個自動對焦點,使其發揮高速的對焦性能,同時標榜達到傳統光學對焦系統未曾達到的 -6EV 對焦性能,同時提供達 7 種的對焦配置 ,此外支援眼睛偵測自動對焦、觸控與拖曳自動對焦,以及支援 F11 自動對焦等。
EOS R 具備 ISO 100-40,000 、擴充達 ISO 50-102,400 的感光度,連續拍攝為 8fps ,伺服自動對焦達 5 張,此外也支援 CR3RAW 與 C-RAW 格式,同時提供雙像素 RAW 拍攝。
錄影方面具備 BT 20.20 廣色域、具備 12 級動態範圍的 Canon-Log 、 10bit 4:2:2 4K HDMI 輸出等,同時透過機身錄影三軸電子防手振搭配鏡頭兩軸,錄影時可構成 5 軸防手振。
操作性方面雖然維持 Canon 過往高階機的布局,不過 EOS R 也思索新一代的操控性,機身新增"操作 Bar "觸控板,以及可搭配鏡頭上可切換功能的"控制環",透過組合的方式讓操作者可快速的切換所需的機能,另外全新的 FV 靈活先決可透過 以及具備主轉盤、速控轉盤的新型轉盤配置快速變更光圈或是快門先決,不須離開觀景窗。
電子觀景窗為 369 萬點的 0.5 吋 OLED ,具 100% 放大率,以及 0.76 倍放大率,同時也支援峰值對焦;機身後方為 3.15 吋 210 萬點的觸控翻轉螢幕;搭配的專用垂直把手可安裝兩顆電池。
首批 RF 接環的鏡頭包括三款 L 鏡以及一款微距鏡,接具備控制環設計,包括大光圈定焦鏡頭 RF 50mm F1.2 L USM ,全新設計的標準變焦鏡 RF 24-105mm F4 L USM ,備受注目、強調超越過往 EF 鏡皇的 RF 28-70mm F2 L USM ,另外還包括輕巧微距鏡 RF 35mm F1.8 MARCO IS STM 。
至於既有的 Canon EF 用戶若有興趣轉用 EOS R , Canon 提供三款不同類型的轉接環,包括主打平價的標準轉接環,具備控制環的轉接環,以及可從轉接環中間嵌入濾鏡的插入式濾鏡轉接環三種,插入式濾鏡轉接環預計提供兩種不同的濾鏡組合。
官方設定 EOS R 消費族群為人像、婚攝、風景與短片拍攝的專業與進階業餘攝影愛好者。同時也強調 EOS R 僅是整個新系統中的首發,後續會陸續擴大包括機身與鏡群的產品線;另外也同樣強調可藉由轉接方式相容 EF 鏡頭(不包括 EOS M 的 EF-M 鏡群)。
1 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