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在智慧手機領域,窄邊框早已蔚為風氣,不過在筆記型電腦則在去年下半年才漸漸在中高階機種開始普及,作為窄邊框筆電的先驅品牌, Dell 的 XPS 13 藉由 InfinityEdge 螢幕設計,可說是讓消費者看到窄邊框帶來的小尺寸、大視野魅力的重要機種,在 2018 年初, Dell 也公布新一代的 XPS 13 ,以更小的尺寸、更好的散熱再度詮釋窄邊框美型筆電。
雖然整體的設計 ID 與先前的 XPS13 幾乎如出一轍,有著單片式航太鋁金屬上下蓋搭配碳纖維材質的 C 件,並在玻璃維紋路覆上一層具 Q 彈、止滑的表面處理,上蓋的 Dell 標誌則使用不鏽鋼;看似設計不變之下,整體機構卻是煥然一新的設計,較先前的世代更小巧些許,同時也更薄型化。
以材料科學兼顧散熱與薄型
然而第八代 Core 的 U 系列低電壓處理器由於核心數量提升到四核,不少品牌的機種為了散熱將機身加厚,但新版 XPS 13 反而更薄了,難道不會有散熱的疑慮嗎?若考慮到小型、薄型化的散熱空間有限,很難從風扇設計著手。
Dell 為了能夠較原本 XPS13 更薄型化,但又要有更好的散熱,在散熱以材料科學的方式解決,以 Gore 公司提供的航太級石墨片材質作為機身內部均熱材質,較傳統材質更能使熱度平均擴散,搭配雙風扇雙銅管結構,使其能將廢熱有效的導出機身外。
美型三面 4mm 極窄框螢幕
掀開 XPS 13 上蓋,其設計採用三邊 4mm 極窄框配置,下方則保留空間用以配置支援 Windows Hello 的紅外線攝影機,當然若進一步放棄配置攝影機或許可使機身再縮減一些,但顧及到 XPS 13 主客群還有很大一部分是商務人士,保有視訊與生物辨識用攝影機還是有其必要性,縱使如此, XPS 13 在 13 吋機種也已經是夠小巧了。
很可惜的是台灣引進的 XPS 13 僅有 Full HD 單一種配置,並未引進 4K 螢幕版本,不過可達 400nits 亮度與 1,500:1 的對比,還有具備抗眩光能力,以及搭配強固的第四代康寧 Gorilla 玻璃保護,搭配高達 80% 的高螢幕佔比,仍有著可圈可點的表現,而康寧 Gorilla 玻璃亦可使面板擁有更好的防護與抗刮能力。
提供三個都能充電的 USB Type-C 、包括兩個 Thunderbolt 3
雖然 XPS 13 將機身進一步薄型化,不過 IO 介面也還是相當充裕的,除了 micro SD 讀卡機、耳機孔之外,在薄型化設計之下, XPS 13 是不可能維持 USB Type-A 介面,不過但仍搭載三個 USB Type-C 介面,其中位於左側的兩組 USB Type-C 是支援 Intel Thunderbolt 技術,同時三組 USB Type-C 皆支援 USB PD 的 DC In 功能。
三組 USB Type-C 皆具相對完整功能,這也可說是對消費者相當便利的設計,畢竟先前曾經測試過幾款具備 USB Type-C 介面的筆電,雖然配置了多個 USB Type-C ,不過有些機種僅有一個是能作為 USB PD DC In 的電源輸入,雖然誤插也會因為安全機制不會充電,沒有損壞機器疑慮,不過使用時還要思索哪個孔可以充電還是稍嫌麻煩。
至於 Thunderbolt 3 介面是否必要則見仁見智,若是有需要透過外接 GPU 可進一步提升影像娛樂效能的消費者可搭配 Thunderbolt 3 外接盒使用,而有高速外接儲存的使用者則可藉由 Thunderbolt 3 介面獲得比 USB 3.1 更快的傳輸介面,或是利用 Thunderbolt 3 的菊花鍊模式透過單一個 USB 介面先連接到外皆儲存再轉換成影像介面連接螢幕等應用。
觸控板略小、開關整合指紋辨識
鍵盤與觸控板配置如照片所示,由於 XPS 13 採用窄框設計,機身尺寸較接近 11-12 吋之間的筆電,故鍵盤左右兩側就未如一些機種將揚聲器配置在此,揚聲器位直是在機身前緣的左右側,電源開關則配置在鍵盤外的右上角,並未融入鍵盤主框架中,這也較不會造成鍵位編排與標準鍵盤有落差的情況,電源件也整合指紋辨識,可一併在開機進行安全認證。
不過實際使用上, XPS 13 的觸控板較近期主流的大型觸控板設計有點不同,其觸控板面積相對較小一些,但這部分並不是太大的問題;但鍵盤的鍵位配置則是筆者較疑惑的,雖然對照了一下鍵位的配置並無特別不同,不過筆者在盲打時右半區塊錯位的機率有些頻繁,雖在使用幾天後已經適應,不過在使用的初期還是有些許困擾。
一般商務綽綽有餘的性能表現
至於性能方面,此次的提供評測的機型搭載的是 Intel Core i7-8550U ,搭配 8GB LPDDR3 低電壓記憶體,搭配 PCIe SSD ,由於此類型機種的主要消費族群應為行動商務消費者,故僅簡單測試了 PCMark10 與基本的 3DMark 。
不過要留意的是 XPS 13 在 PCMark 10 的全速工作狀態下,最高溫逼近百度,對於需要長時間使用占用系統資源的重度負載工作、如高畫質影像轉檔,則不太建議挑選 XPS 13 ,此產品的客群仍建議以中、低負載應用如一般文書、上網與簡單、短時間的照片、影像編修消費者,若有重度負載需求建議選擇如 Inspire 、 Precision 等系列機種會保險一點。
較勁品高出一倍續航力是其魅力所在
在現行中高價位美型窄框機百家爭鳴的情況下,雖然 XPS 13 並非最輕的機種,不過憑藉著採用航太金屬搭配碳纖維內側的機構,仍在機身強度與輕巧之間取得平衡,這對於偏向商務取向的定位有不少加分作用,此外較同級機種高出約 1/3 甚至 1/2 以上的續航力也可說是較競品略重換取的優勢,不過偏高的售價與先前機種部分在喚醒會遇到的 Bug ,可能是 XPS 13 當前較頭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