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 vs 雲端空間 vs 隨身硬碟,儲存方式大混戰怎麼選?

2018.10.16 08:00AM
Fire, Ice, Flame, Flame retardant, Water, Fire retardant, Jay-Z, Coldplay to Do New Year’s Eve Concert at Brooklyn’s Barclays Center, Heat, Loveland Fire and Ice Festival, , fire and ice, water, heat, flame, geological phenomenon, computer wallpaper, earth, darkness, smoke, fire, world

這個世代大家對於儲存空間的需求越來越大,無論是儲存家人生活、出遊的照片,或是自己珍藏的 4K 高畫質影片或 Hi-Res 高音質音樂,檔案容量都越來越大,需要消耗不少儲存空間,但是當電腦的硬碟空間用完之後,不外乎是透過 NAS雲端空間、隨身硬碟等方式擴充更多空間,但是他們彼此又有什麼優缺點呢?

 

實體儲存或雲端儲存

 

在遇到需要擴充空間的時候,大家第一個想到的方式應該是隨身硬碟或隨身碟吧。這種方式最大的好處是手續簡便,只要買來接上電腦就可以使用,但是如果忘記帶出門,可就沒辦法使用當中的資料,萬一不小心弄丟的話,甚至會失去重要的檔案。

現在因為網路已經相當普及,所以也有不少人開始使用雲端儲存的方式,比方將檔案上傳到 Google 雲端硬碟,或是透過 Dropbox 在多台電腦上同步檔案,也有人使用 NAS 來建立個人專屬功能的雲端空間。

Desktop Wallpaper, Tree, Green, Image, High-definition television, Display resolution, 4K resolution, Photograph, Plants, Download, green tree alone, sky, grassland, atmosphere, nature, green, field, grass, daytime, horizon, meadow

▲雲端儲存就像是把資料儲存在「雲」裡面一樣,資料上傳到雲端之後,就可以隨時隨地透過網路讀取。

 

實體儲存最直覺

 

實體儲存的優點就是使用起來最簡單,幾乎完全不需任何設定或裝設動作,只要把隨身硬碟或隨身碟插入電腦,電腦就會自動辨識新裝入的硬體,馬上就能擴充容量並開始存取檔案。

這類儲存方式的另一個好處就是傳輸速度通常比雲端儲存來的更快,有利於用來儲存好幾 GB 起跳的大型檔案

但是實體儲存卻有個無法解決的先天劣勢,那就是人類的糊塗。如果忘記帶出門的話,就無法讀取隨身硬碟或隨身碟裡面的資料,另外萬一不小心弄丟的話,不但會損失購買這些硬體的費用,裡面的資料也會付諸流水。

USB Flash Drives, File synchronization, USB, Hard Drives, Computer file, Stuxnet, Computer, Data storage, Data recovery, Computer Software, USB flash drive, electronic device, technology, product, electronics accessory, data storage device, gadget, usb flash drive, computer component, electronics, product

▲隨身硬碟與隨身碟雖然比較直覺,但是要提高警覺不要忘了帶回家喔。

 

另一方面因為隨身硬碟的內部多半採用傳統機械式硬碟,所以比較容易因為震動或碰撞造成損壞,如果沒有額外備份的話,可能就要花一大筆資料救援的費用。

Hard Drives, Disk storage, Data storage, Floppy disk, Computer data storage, Data recovery, Laptop, Computer, Computer hardware, Hard disk drive failure, hard disk, computer component, data storage device, record player, hard disk drive, technology, electronic device, electronics, product

▲隨身硬碟因為採用與傳統機械式硬碟,所以比較容易故障造成資料損壞。

 

雲端儲存更方便

 

雲端儲存則是透過網路存取檔案的意思,又可以依據資料存放的空間分為廠商提供的公有雲,以及用戶自行架設的私有雲

公有雲服務如 Google 雲端硬碟或是 Dropbox 等等,前者的主要功能可以讓大家把檔案上傳到網路上的空間,並在其他電腦把檔案抓回來,也可以搭配一些應用程式加強功能,而後者主要強調同步的功能,可以自動把丟進電腦裡 Dropbox 專用資料夾的所有檔案上傳到雲端,並自動下載到所有登入同一帳號的電腦。

這種公有雲方便的地方在於不需要自行準備任何硬體設備,只需申請免費帳號就能開始使用,但是廠商畢竟也不是吃素的,免費帳號只是廣告的一種手法,透過些許空間吸引使用者免費試用,當空間用罄後,就需要付費成為高級會員以取得更多空間。

而且公有雲的使用方式比較缺乏彈性,大多只能依照廠商規劃的功能使用,無法量身調整為最適合自己的使用方式。比方 Dropbox 是以同步為主,如果是用預設同步方式的話,所有檔案都會自動下載到所有電腦,等於會佔用所有電腦的儲存空間,而且當一台電腦中的檔案被刪除後,所有電腦中的同一個檔案也會被同步刪除,一不小心就會造成悲劇。

Google Drive, Cloud computing, , , Google One, Google, , , Service, Box, google, text, product, product, diagram, font, line, area, logo, screenshot, number, Google Photos

▲公有雲服務大多需要付費才有足夠的空間,長期下來也是一筆可觀的費用。

 

私有雲使用更輕鬆有彈性

私有雲則是自己架設網路儲存空間,聽起來可能會讓人覺得很複雜,在過去的確可能需要很多專業知識才能自行架設伺服器,但是現在市面上已經有很多為一般使用者設計的私有雲伺服器(俗稱NAS)

G.G.G. Venturini S.R.L., , Apple, MacBook Air, MacBook, Macintosh, iPod touch, Laptop, Touch ID, Computer, insten premium leather mouse pad with waterproof coating, non slip & elegant sti, laptop, netbook, electronic device, technology, computer hardware, personal computer, computer

▲無論是公有雲還是私有雲,都可以透過網路存取檔案,不用帶著一堆外接裝置更加方便。

 

NAS 使用更輕鬆有彈性

 

NAS(發音類似「納絲」)是網路附加儲存設備的縮寫,顧名思義就是可以透過網路存取資料的外接式硬碟盒,在廠商的努力研發之下,現在的 NAS 都很簡單使用,只要會使用 Google 雲端硬碟,大概就不會遇到技術上的問題,只需將硬碟裝入抽取匣,然後裝到 NAS 主機再插上網路線,最後打開電腦的瀏覽器,輸入 NAS 的設定網址,就能自動進行啟用設定。聽起來步驟可能很複雜,但現在NAS大多有提供安裝精靈,基本上只要一直按「下一步」或「確認」幾分鐘內就能架好,只要選到介面直覺簡單、功能符合你需求的NAS,不到幾分鐘就能架好你的私人伺服器了

Computer hardware, Computer Monitors, Personal computer, Desktop Computers, Laptop, Computer, Netbook, Multimedia, Product design, Display device, personal computer, laptop, technology, electronic device, personal computer, computer hardware, display device, product, desktop computer, computer, netbook

▲NAS的外觀看起來好像很專業,但操作起來並不會很複雜。

Data storage, Electronics, Product, Product design, Design, Gadget, Data, Computer data storage, electronics accessory, electronic device, product, electronics accessory, computer component, technology, product, electronics, gadget, data storage device

▲NAS 的硬碟槽大多採用抽取匣設計,所以安裝硬碟非常簡單快速。

 

雖然 NAS 的初期建置成本比較高,但是最大的好處就是它的費用屬於一次性,所以只要購買之後就能永久使用,長期下來還是比訂購 Google 雲端硬碟或是 Dropbox 的月費便宜,比方 10TB 容量的 Google 雲端硬碟每個月就需要 3,300 元的月費,這些錢拿來購買相同容量硬碟與 NAS,不到一年就可以回本了。

另外 NAS 也具有更大的使用彈性,可以選擇想要安裝的硬碟數量,自由擴充空間之外,也可以跟智慧型手機安裝 App 一樣,安裝各種軟體套件來強化 NAS 的功能,量身打造最適合自己的使用方式,比方說想要在雲端儲存各種檔案,在公司和家中的電腦之間同步檔案,串流播放影片與音樂,或是把生活的照片分享給親友、自動整理照片,甚至是自動備份電腦中的重要檔案,通通都可以透過軟體套件輕鬆達成。

Synology DiskStation DS418play 4-Bay NAS Enclosure, Computer program, Synology Inc., Razer Raiju, , Network Storage Systems, , , Computer, Computer Servers, web page, text, web page, technology, computer icon, product, screenshot, font, software, line, computer program

▲NAS 的使用非常簡單,可以跟智慧型手機安裝 App 一樣,安裝各種功能不同的軟體套件。

 

利用NAS 量身打造最合適的雲端儲存

 

因為現在網路已經相當普遍,走到哪裡幾乎都有Wi-Fi可以上網,不少雲端方案更提供 App,檔案可以離線存取,相較於傳統 USB,行動應用更加方便,所以大幅提高雲端儲存的方便性,使用者不再需要擔心沒有網路訊號而選擇隨身碟,而隨身硬碟的容量與價格比雖然最便宜,但方便性卻不如雲端儲存。

至於選擇雲端儲存的話,也需要小心安全性的問題,雖然說大廠商提供的公有雲已經相當安全了,但是如果你擔心資料隱私的話,自己架設私有雲就可以避免將資料交給別人管理,像是透過 Synology Drive 分享檔案時,還可以設定網址的有限期限和密碼保護,讓用戶更好掌握資料安全,在安全性上是比較理想的方案,如果擔心架設困難度的話,NAS是個不錯的選擇。

iPhone 6 Plus, Smartphone, Mobile app, Handheld Devices, iPhone 6S, iPhone SE, iOS, , IPhone 8, Apple, iphone mobile close up, mobile phone, gadget, electronic device, communication device, hand, technology, finger, product, close up, cellular network

▲雲端儲存方案可以透過 App 存取檔案,使用更加方便。

Line, Angle, Product, Font, number, text, yellow, font, line, product, area, number, angle

▲小編把各種儲存方式的特色整理成一覽表,這樣看起來就清楚多了。

 

以價格來說,一定是隨身硬碟與隨身碟最便宜,但是它們就沒有連網的能力,功能比較薄弱。同時考量價格和使用期間的話,NAS 雖然一開始要付比較多錢購買設備與硬碟,但是只需購買一次之後就能永久使用,長期看下來仍然相當划算,而且當容量不足時也可以隨時添購硬碟。

在使用的方便性來說,NAS 跟網路硬碟的使用都很方便,NAS 更是可以搭配軟體套件增加延伸功能,如使用智慧照片管家、個人影音中心來管理多媒體檔案。另一方面雲端空間也具有便利的檔案分享功能,可以直接把網址貼給分享對象,他們就能直接抓取檔案。

整體而言,NAS 跟網路硬碟都是相當不錯的選擇,但例如 Google 雲端硬碟只有提供 15GB 免費空間,如果足以使用的話,當然選擇免費的就好,如果不夠的話,自己架設 NAS 也不失為一個方法。雖說 NAS 建置初期需要進行一些設定,確實要花一些心力,不過設定好後,就能享受多元功能,小編會建議大家挑選介面直覺、操作簡單的 NAS 產品,才不會買回家遇到不會使用的窘境。

 

延伸閱讀

47 則回應

  • 沒OneDrive喔
    OneDrive 1TB還比較便宜而且還有正版Office
    2018-10-19
  • 怎麼沒有OneDrive?
    2018-10-19
  • Google雲端不是也可以同步嗎?
    2018-10-17
  • 「NAS 雖然一開始要付比較多錢購買設備與硬碟,但是只需購買一次之後就能『永久』使用」好像NAS完全甭考慮軟硬體出包的風險。看著角落的MO片與機,還有另一台當土炮NAS主機板卻掛點的PC,話不要說的那麼滿那麼絕對。
    當年MO也是號稱媒體百年不壞(但機器不到五年就修上千,現在還有誰能修?片子再不壞沒機器、用指頭當磁光頭讀取嗎?);土炮NAS主機板掛點前只顧慮硬碟GG所以搞了RAID1,幸好只是主機板掛點,若是PSU放煙火連環爆啥鬼RAID大概也沒機會。
    多年感想,重要資料多重異地備份才是保障。沒有單一就能全保的solution。
    2018-10-17
  • 私有資料我都放NAS,垃圾資料放雲端。
    2018-10-17
  • 我使用NAS已經5年多了吧,平均分攤下來雖然總價格還是高於隨身碟,但是再列入容量來計算的話CP比隨身碟高很多倍。
    隨身碟已經漸漸不用了說。
    2018-10-17
  • 論價格,得算上固網費用、電力費用、人力維護成本。

    論安全性…,前段時間一堆NAS機主被掛木馬綁架,廠商好像只提供更新檔就不處理了…,所以NAS安全??

    論資料存取性,可以直接在任何一台Windows安裝後,變成虛擬磁碟機的Google雲端竟然輸了…,可以自由在手機上存取檔案的Google輸了…,可以自由決定公開分享或限定分享檔案的Google輸了…

    只有擴充性方面,NAS估且可以作架站,有一點特殊用途吧

    說穿了,NAS唯一真正可勝出的,只有架個小網站或放地下分享資源之類的,其他完全輸掉。


    小編你這篇文章究竟收了NAS廠商多少錢,可以昧著良心寫這些內容出來?
    2018-10-16
  • 所以…高速固網會憑空生出來就是了??
    2018-10-16
  • 原本也想架個NAS,但除非資料量非常龐大,不然只是租個雲端硬碟就很夠了,而且這類服務價格也一直在往下降。

    常用檔案全都放雲端硬碟,手機、電腦隨時都可以取用,不常用的檔案就存到行動硬碟放家裡和辦公室,如果這樣就夠用,也不是非架NAS不可。
    2018-10-16
  • 可惡!想買~
    2018-10-16
  • Nas也是靠nas硬盘用的吧会比机械硬碟更加耐吗。不是很懂nas而且也是要靠上传速度,我的国家带宽比较.... 😥
    2018-10-16
    • 梦幻 nas因為一直開著,建議買專用的硬碟
      但你們的公網上傳速度真的少的可憐
      2018-10-16
  • Sue Csc
    2018-10-16
  • 重點是 現在高bay數的 CPU規格也會跟著上去 可是單純是存大量資料 CPU就不用很高 但是就沒有對應的NAS產品 JBOD櫃的產品又很多問題 最後滿觀望的
    2018-10-16
    • 一般人存RAID 1就好,不用想那麼多。
      2018-10-16
    • 王文岳 高bay數cpu負載本來就較重,不會有廠商做高bay卻跑不動的機器,但如果不需要那麼快
      就自組nas
      2018-10-16
  • 會有NAS的比較嗎
    2018-10-16
  • Chris Chow is good
    2018-10-16
  • 有學術版google雲端,但下載有點慢。換成NAS會比較快嗎?我有超多4K的影音資料。
    2018-10-16
    • Isla Wen google你嫌慢....
      你網路多快??
      2018-10-16
    • 除了比較快以外若檔案太大相對也會划算很多喔!
      2018-10-16
  • 雲端還有個好處,硬碟久了就是會壞,尤其是長時間開啟讀寫,而雲端比較有保障一點,我是有個2T的raid在放重要資料
    2018-10-16
    • 結果廠房燒掉
      2018-10-16
    • 雲段換算起來還是比較安全又划算的選擇
      2018-10-16
    • 癮科技 我需要錢QQ
      2018-10-16
    • 所以通常是建議搭配NAS碟再做RAID備份🙌
      2018-10-16
  • 都有就不苦惱了XD
    2018-10-16
  • 看完的心得
    2018-10-16
  • 學術版google雲端萬解
    2018-10-16
    • 但有些功能還是NAS比較完備囉
      2018-10-16
  • 我是二者都用,需要共用的,經常行動存取的就丟公有雲,比較私人的,存取頻次較低的,大量的就放NAS
    2018-10-16
  • 想請問有推薦的NAS嗎
    一直都想購入不過不知如何比較
    2018-10-16
  • 看完該架組NAS了
    2018-10-16
  • 最近一直在想買iCloud的升級來備份...
    2018-10-16
    • iCloud是蠻適合懶人用的啦🤣
      2018-10-16
  • 好難選 每件都想要
    2018-10-16
    • 樓下支援 我全都要.jpg
      2018-10-16
  • 沒容量真的很苦惱欸QQ
    2018-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