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ring /圖靈是繼首度導入 GPU 概念的 GeForce 256 之後第八世代 GPU 架構,而在今年 GDC 大會攜手微軟的 DXR 規範、所發表的 NVIDIA RTX 即時光線追蹤技術,可說是為此次 Turing /圖靈架構鋪路,在導入專門針對光線追蹤的 RT Core 後,結合 Tensor Core 的 AI 技術,終於能在單張 GPU 達成即時光線追蹤技術。
也如 SIGGRAPH 發表會一樣,這場活動再度從開始介紹光線追蹤技術的發展開始,畢竟 Turing /圖靈架構最大的特色,就是在 Volta 架構加入針對人工智慧的 Tensor Core 之後,加入支援即時光線追蹤的 RT Core ,為 GPU 發展歷史首度帶來即時的光線追蹤技術。
當然此次同樣也強調透過單張 GeForce 進行原本需要 4 張 Tesla V100 才能實現、基於 Unreal 4 Engine 的星際大戰展示:當然首批基於 Turing /圖靈架構的 GPU ,也如同其姊妹品 Quadro RTX 8000 / RTX 6000 有相同的性能,具備 14TFLOPS + 14TIPS 的性能,以及具備 110 TFLOPS FP16 的 Tensor Core 性能,還有最重要的 10 Giga Rays 的 RT Core 。
同時黃仁勳也為此次 Turing /圖靈架構的特性,表示業界對於性能需要有全新的定義,以一張圖表講解對於 Turing /圖靈架構而言, 1 Frame 需進行相當複雜的運算過程,包含光線追蹤、 FT32 與 INT32 Shading 、機器學習的流程,將這些程序統合提出名為 RTX-OPS 的效能計算單位,並指出 具備 78 RTX-OPS 的運算性能。
在介紹即時光線追蹤的最後,也不免俗的再度展示在今年 SIGGRAPH 亮相的 Project SOL 短片,並強調透過單卡達成此項技術展示。
介紹完即時光線追蹤後,黃仁勳將話鋒一轉,回到目前 NVIDIA 重點技術發展: AI 與深度學習領域,強調透過 AI 與深度學習技術,為近代影像應用帶來驚人的革新,包括為舊照片上色、應用在自動駕駛的機器視覺辨識、虛擬染髮、圖片解析升頻、將斷層變成 3D 模型等功能。
此時也帶出 Turing /圖靈所支援的新技術: DLSS / Deep Learning Super-Sampling,這是透過深度學習技術將其應用在動態影像提升品質的技術。同時提出全新的影像處理框架 NVIDIA NGX ,這是一項利用深度學習作為基礎的 AI 影像處理技術;而 DLSS 也將為遊戲與 CG 帶來更精細的影像,透過深度學習技術,為低解析度影像、鋸齒等狀況進行強化,使影像具備更細膩、逼真的細節。
同時,與 NVIDIA 此次與 Eidos 工作室深度合作的全新遊戲: Shadow of the Tomb Raider /古墓奇兵:暗影也將針對此次 Turing /圖靈的 RTX 技術進行深度整合,將在這款預計於九月上市的大作,針對可啟用 RTX 即時光線追蹤特效。在發表會也進行實機展示,讓觀眾比較 RTX 開啟前後光影特性的差異。
另一款預計會支援 RTX 技術的遊戲,則是將於 2019 年 2 月上市,由 4A Games 開發的 Metro Exodus 戰慄深邃:流亡,在展示中的高反差房間環境,個別以傳統直接光線、透過增加假光源以及使用 RTX 技術即時光線追蹤作為效果比較,感受在即時光線追蹤加持下更逼真的的自然光效果。
其它預計會導入 RTX 即時光線追蹤技術的遊戲,還有擬真係賽車遊戲 Asseto Corsa Competizone ,還有 EA 旗下 EA DICE 工作室開發的新一代 FPS 大作、與二戰作為時空背景的 Battlefield V /戰地風雲 5 ,而戰地風雲 5 的技術展示中,一旦關閉 RTX ,就會發現背景失去相當多光影的反射結果,同時宣布有多款新作以及幾款熱門大作如 Final Fantacy XV 、 PRBG 絕地求生將透過 Patch 支援 RTX 即時光線追蹤。
1 則回應